二极管供不应求,Q3调涨10%
2018-06-20 17:47:49 来源:工商时报
【大比特导读】随着下半年传统旺季即将到来,不仅金氧半场效电晶体(MOSFET)供给吃紧,二极管(Diode)市场也同样出现全面供不应求盛况。
随着下半年传统旺季即将到来,不仅金氧半场效电晶体(MOSFET)供给吃紧,二极管(Diode)市场也同样出现全面供不应求盛况。
包括静电防护(ESD)、瞬态电压抑制(TVS)、桥式整流(Bridge Rectifier)、肖特基(Schottky)、齐纳(Zener)、小信号等二极管均传出缺货消息,除了交期普遍拉长,第三季价格将调涨约10%幅度。
法人表示,国际IDM厂近期通知客户,下半年分离式元件交期将全面拉长,包括肖特基、齐纳、小讯号等部份规格二极管的最长交期已达40周,代表第三季缺货情况十分明确,加上价格呈现全面调涨态势,包括敦南、晶火、强茂、台半、德微、虹扬-KY等二极管概念股将直接受惠。
随著电子产品功能愈发强大,设计上愈来愈精密,功耗及用电量也同步提高,为了将用电效能达到最佳化,同时有效降低功耗,并且避免在充电或放电时导致精密电路受损,电子产品搭载的二极管种类多元,如ESD或TVS二极管用来保护电路,齐纳二极管可达到稳压效果,肖特基二极管用来限制电流方向,採用数量也愈来愈多。
过去几年二极管市场主要掌握在安森美、意法半导体、威世(Vishay)、达尔(Diodes)、安世半导体(Nexperia)等国际大厂手中,但近年来随著电动车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汽车电子、强调变频及物联网功能数位家电等新市场兴起,吃掉多数二极管产能,但国际大厂并没有因此大幅扩产,反而是将低毛利的产能移转生产高毛利的汽车电子或物联网二极管。
也就是说,在需求不断成长,但国际大厂并未扩产的情况下,二极管市场开始供不应求。二极管业者虽然向晶圆代工厂争取产能,但因二极管晶圆利润不高,晶圆代工厂的产能调拨自然以毛利较高的类比IC或MOSFET等优先,加上今年以来硅晶圆及晶圆代工价格持续调涨,所以,第三季二极管市场不仅出现缺货及交期拉长情况,供应商也以反应成本为由,全面调涨价格约10%幅度。
根据业界消息,第三季的各类型二极管市场中,ESD及TVS二极管需求最为强劲,平均交期将拉长到20周。
桥式整流、开关、肖特基等二极管供给吃紧,预期交期将拉长到24~26周;齐纳二极管及小讯号MOSFET缺货明显,交期将拉长至30~40周。至于压敏电阻(Varistor)及通用二极管的供应则维持正常。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根据韩国媒体报道,在三星供应商向中国京东方(BOE)出售OLED屏幕技术之后,韩国政府计划限制向中国出口OLED屏幕生产设备。据介绍,韩国政府将限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设备的出口。计划将OLED设备指定为“国家核心技术”,需由政府批准出口。
意法半导体的MDmesh™ DM6 600V MOSFET含有一个快速恢复体二极管,将该公司最新的超结(super-junction)技术的性能优势引入到全桥和半桥拓扑、零电压开关(ZVS)相移转换器等通常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二极管来处理动态dV/dt的应用和拓扑结构里。
美国马萨诸塞州洛厄尔 –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 (“MACOM”) 今日宣布推出两款全新的负电压驱动器,能够无缝兼容MACOM全系列AlGaAs和HMIC PIN二极管开关产品。
据外媒报道,欧司朗光电半导体公司(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发布了两款红外线发光二极管(infrared LEDs,IREDs),新产品可被用于汽车行业的生物识别应用。
作为第四代绿色光源,LED(Light-EmittingDiode)具有发光效率高、体积小、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自1998年世界第一支实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问世以来,它已经应用于照明、液晶显示、户外显示等领域。
二极管(Q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在高端电视市场相互竞争,明年将变得更加激烈。 QLED电视尺寸将从70英寸以上扩展到80英寸以上,而OLED电视将增加其销量,同时其主流尺寸还是55英寸到65英寸。预计2018年全球OLED电视销量将首次超过QLED电视。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