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车规级7nm芯片发布!88亿个晶体管,87层电路
2021-11-02 17:44:22 来源:互联网乱侃秀
【哔哥哔特导读】众所周知,因为缺芯的影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众多的车企就因此而停产减产。像丰田、大众、通用等这些巨头都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因为缺芯的影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众多的车企就因此而停产减产。像丰田、大众、通用等这些巨头都受到影响。
而国内比亚迪受影响却较小,同时像特斯拉受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原因在于比亚迪、特斯拉能够自研很多芯片,这样供应就没有这么紧缺。
所以说,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得自己研发芯片,掌握核心科技。
这不,近日国内又有一家汽车企业开始自研芯片了,那就是吉利。在10月31日的时候,吉利在“智能吉利2025活动”中宣布,吉利自研首枚 7 纳米制程车规级 SoC“智能座舱芯片”芯片即将量产。
当然,说是吉利自研,似乎也不太对,事实上是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不过因为它是吉利旗下的公司,所以说是吉利的也可以。
这颗芯片是一颗智能座舱芯片,采用7nm工艺,面积为83平方毫米,比华为麒麟990 5G要小一些,所以晶体管也少些,只有88亿个,不过电路非常复杂,据称有87层。
吉利表示,这是中国第一颗7纳米制程的车规级SoC芯片,预计将于2022年量产,然后使用在吉利旗下的汽车上。
不仅如此,吉利还有更宏伟的芯片计划,还打算接下来要自 研自动驾驶等等芯片,最终实现智能汽车的“全栈自研”。
正如前面所言,目前汽车“缺芯”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公认难题,持续掣肘汽车厂家的产能。所以在这波缺芯潮开始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了自研芯片,大家对于芯片这种核心级东西,有了更多的、更清醒的认识。
但不可否认的是,造芯并不容易,造一颗芯片也许很容易,但造很多芯片,并且能够应用到自己汽车上,需要的不仅仅是芯片本身的能力,还需要车的销量上去,这样才有市场化的价值,所以未来车企们造芯能持续多久,又有什么样的新故事,只能交给时间来证明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近日,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披露其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高瓴创投、盈富泰克联合投资,深启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至今,这家专注于高端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功率器件研发、生产、营销和系统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一年半已累计融资过2亿。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氮化镓功率芯片新产品
在近期举办的活动中,ASMedia表示其USB 4和PD主控芯片已获得了USB-IF的认证,这也是业内首个得到该认证的USB 4主控芯片。
“V853可以说是我们与客户一起定义的芯片。”全志科技 智能视觉产品总监 陈智翔 介绍到:“在产品规划初期,我们与40多家主流客户进行了深入的需求探讨,经过了多次的交流沟通,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V853。”
在电路系统设计中,总是离不开电源芯片的使用,林林总总的电源芯片非常多,比如传统的线性稳压器7805、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开关型降压稳压器(Buck DCDC)等,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Excelpoint世健的工程师Wolfe Yu在此对各种降压型稳压芯片的原理进行了科普。
2019年5月19日,中国 -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和世界排名前列的电信、工业、国防和数据中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MACOM技术解决方案控股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TSI,以下简称“MACOM”) 宣布,射频硅基氮化镓(RF GaN-on-Si)原型芯
富奥星携微波雷达芯片亮相智能照明研讨会。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哔哥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哔哥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