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7届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2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Microchip CEO拒绝ARM,采纳MIPS内核发展32位MCU

2010-03-10 12:58:30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经过15年的奋斗,Microchip(美国微芯科技公司)在全球8位MCU市场的排名从1991年第23上升到2006年的第一,业绩超过NEC、飞思卡尔、ST、Atmel、瑞萨、NXP、富士通、东芝、索尼、Cypress、松下、三星和Silicon Labs,充分证明了该公司在MCU市场的实力。Microchip CEO Steve Sanghi先生最近在深圳表示:“尽管面临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MCU供应商的低价竞争,但我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不错,我们在8位和16位MCU的总体市场份额也位居第一。”

尽管ARM广泛宣传其Cortex-M系列32位MCU内核的成本已接近8位MCU内核,并据此推断8位和16位MCU未来的生存空间将逐渐让位给32位MCU,但Steve Sanghi严正驳斥了这一说法。他说:“那些认为8位和16位MCU市场将逐渐消失的公司实际上自己从来没有做过8位和16位MCU,我们的8位和16位MCU的业务增长一直非常强劲。事实上,MCU内核的成本只占整个MCU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成本来自外围器件和接口。”


在保持并巩固8位和16位MCU领先地位的基础上,Microchip从去年11月起又开始全面扩充32位MCU产品,而且出手就不凡。Steve Sanghi透露:“与3Q09相比,我们32位MCU在4Q09 的营收增长了44%。”


Microchip在发展32位MCU产品时,首次放弃了基于自己内核架构发展的策略。不过,Microchip并没有选用目前业内非常流行的ARM Cortex-M系列32位MCU内核,而是选择了比较冷门的MIPS内核。


Microchip的战略考虑是做出差异化的32位MCU产品供业界选择,不过,Steve Sanghi也坦率地说:“我们考虑过ARM的内核,我们不是没有钱购买,但如果我们认为ARM内核不能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我们当然就不会购买。而且,ARM Cortex-M系列内核的性能在业内并不是最好的,它的业务模式也不是很灵活,很多因素促使我们最终下决心选择MIPS架构。”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