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5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春季)4 广告 第21届(顺德)家电电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华东)4 广告

家电以旧换新回收处理企业难破亏损困局

2009-07-23 09:18:4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6月1日,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展开。试点开展近两月,各种促销如火如荼,但废旧家电回收后的流向却没有引起太大关注。《每日经济新闻》日前调查发现,由于无米下锅,国内主要的废旧电子产品分解处理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家电“以旧换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未来怎么发展,国家政策的走向是关键。

  试点企业长期亏损

   6月1日,浙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家电“以旧换新”的试点省份,但是作为浙江本土规模较大的废旧家电处理企业,杭州大地环保仍然门庭冷落。业务负责人陈女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浙江省废旧家电现在主要还是流向个体商贩,来到大地环保的还是很少很少。”

   在正式运营的4年间,大地环保一直在亏损,陈女士很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次‘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中,国家的补贴政策主要是针对销售和回收环节的企业,没有涉及分解处置企业,所以我们感觉有些迷茫。”

   陈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渠道不顺畅,我们能拿到的废旧家电很少。另外,我们处理一台旧家电,少则亏损几十块钱,多则上百。如果花钱去回收旧家电,亏得会更厉害。所以,我们废旧家电处理生产线的利用率非常低。”

   像大地环保一样,全国四个试点分解处理企业中其余三家——北京华星、天津和昌、青岛新天地也同样处于亏损中。

   7月12日,青岛新天地公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废弃家电根本收不上来,有时一周收一台或者两台,有时一个月收不上一台。公司几千万的生产线白白闲置。而且即便3年里已经亏损了2000万元,处理厂还不能停。

   青岛新天地提供的资料显示,公司废旧家电回收拆解项目投资达到1.3亿元,目前只回收到10万余台废旧家电,不足生产能力的1/3,11条生产线连年亏损。

   据了解,全国四个家电回收分解试点企业多是民营资本,正是因为对环保产业和国家政策走向的看好,才全力介入,但在弥补国家该项产业空白的同时,他们却无一例外遭遇了长期亏损的尴尬。

  回收体系待规范

   虽然四川省未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家电“以旧换新”的试点省份,但已建有CRT电视回收处理生产线的长虹正在打造中国西部最大家电回收处理基地。长虹集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潘晓勇告诉记者,中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的发展,关键要看国家相关政策的走向。

   让潘晓勇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废旧家电的流向。他告诉记者,家电以旧换新,首先国家要对回收体系进行规范,切断废旧家电流向个体回收商贩的渠道。“如果回收体系不规范,我连货都拿不到,一切都无从谈起。”

   7月8日,北京公布家电销售和回收企业招标公告,公告规定回收企业必须 “在北京地区注册三年以上或去年在京纳税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以及“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这些硬性规定将许多家电生产企业挡在外面,只有国美、苏宁、大中等卖场企业才能达标。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北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由少数卖场销售和回收,有利于废旧家电流向的统一管理,否则各行其事就乱套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走访北京国美电器和大中电器卖场时,每个厂商的销售人员都告诉记者可以进行以旧换新。在国美电器劲松店二层销售大厅中悬挂着旧家电价格折算表,还印有旧家电上门回收负责人的姓名和手机。记者从卖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国美内部还有专门部门在负责家电回收。

   即便是保证了家电回收环节,但高昂的分解处理成本还是让人感到头疼。潘晓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国家不补贴,企业根本无法运营,生产越多亏损也越多,因为中国还不可能像欧洲和日本那样,企业可以无偿得到废旧家电。”

  将建废旧产品处理基金

   2009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于2011年实施的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简例》),提出国家将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

   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钟斌处长日前透露说,《条例》的一个重要制度就是要建立基金,基金主要向生产者征收,用于扶持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企业,让他们可以与小商小贩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最终用市场手段切断非法拆解的产业链条。

   但据记者了解,具体的补贴政策目前并没有出台。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说,今年年初《条例》出台后,国家财政部即成立了电子产品分析处理基金,关于家电处理企业处理一台家电可以得到多少补贴的细节,也已由国家发改委初步制定完成,但是目前还没有颁布实施。

   潘晓勇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相关政策的制定,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如果按照国家初步测算的补贴标准,我们还是有信心盈利的,但是最终的政策会不会执行这个标准还不知道。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