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抢占等离子高地 转型升级迈出大步伐
四川长虹投入6.75亿美元建设等离子模组生产线,在目前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所占份额低于液晶电视的情况下,是否是超越现实状况的冒险?长虹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撑?项目建成后如何抵御市场风险?带着这些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记者走进四川长虹,探寻答案。
日前,首批10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虹欧宝丽系列等离子(PDP)电视在四川长虹问世,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最新一代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正式进入量产阶段。
站在以液晶屏和等离子技术为主导的平板电视时代回眸过往,我们似乎很难忘记中国彩电业30多年走过的风雨,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前几年间所创造的CRT显赫声名。
在辉煌的CRT时代,长虹、TCL、创维、康佳等众多本土品牌电视机,不仅在国内彩电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1.1%。国际市场方面,中国彩电也享有“全球产量最大”、“全球市场份额最多”、“全球竞争力最强”等众多美誉。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和等离子技术被应用于电视,CRT的竞争优势一夜之间消失了。中国彩电业很快面临双重窘境:一方面,外资品牌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大幅降价,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份额。以市场统计数据为例,当时大城市外资品牌彩电远远高于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70%。另一方面,平板电视上游屏的主要制造厂家集中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而屏占到平板电视整机生产成本的60%至80%,从而使得我国平板电视企业在技术方面能增值的空间非常小,行业利润非常微薄。
在这样一个彩电产业向平板转型的过程中,摆脱以往外国企业垄断与控制平板市场的局面,我国企业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以赢得未来市场的主动权。
作为制约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器件,新型平板显示屏的研制已成为国家振兴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彩电工业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为实现这一重大战略,长虹多方筹资6.75亿美元,于2007年4月正式启动等离子屏及模组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首条国际最新一代“八面取”等离子屏及模组生产线,主要量产42英寸、50英寸及以上等离子显示屏,预计年产等离子屏200万片以上。
另一方面,长虹通过收购韩国ORION PDP(欧丽安)公司获得等离子关键技术,而这正是突破以往液晶困局的关键之一。
按照长虹等离子屏项目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一期技改扩能和二期后续项目建设,2011年将具备年产能600万片(以42英寸计)以上的新型等离子显示屏及模组制造能力,预计市场占有率达到17%,进入全球行业前3名。
等离子屏及模组项目使长虹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长虹在电视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使我国彩电企业建立平板电视产业链综合竞争力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正因此,作为平板时代主要显示技术之一,等离子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内一些重点科研院所、产业企业已经开始参与到项目配套产业链建设中来,按照该项目的战略路线图,将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量产,在量产的基础上以等离子屏及模组为龙头产品,整合国内外科研与产业资源,构筑科研和产业配套平台,并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等离子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长虹等离子项目已经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开始了6个方面的技术研发。长虹将借鉴韩国以产品带动产业的现代工业发展模式,带动国内的平板产业链全面发展。
“长虹涉足等离子屏及模组还具有重要的产业意义,这对于调整我国彩电企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
等离子项目只是长虹在核心部件领域的重要举措之一。2007年6月,长虹集团参股了彩虹集团的液晶玻璃基板项目,去年4月28日,长虹OLED显示屏生产线项目在成都破土动工,将建成一条完整的OLED显示屏生产线,该项目一期总投资7.05亿元,规划年产能达到1200万片(以1英寸计)。
长虹还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方面大力投入自主研发。其自主研发的数字音视频处理S o C 芯片(阿波罗一号)已经于去年10月份宣布研制成功,S o C是长虹在产业价值链上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布局。
在长虹看来,长虹在技术创新方面不遗余力地大力投入,是为顺应这样的大势: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即力争不再“承接”发达国家的转移型产业,而是直接“替代”发达国家的有关产业。
平板显示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完善并不像整机那样决胜于终端,而取决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国家在科技、产业、财税和金融政策上都对平板显示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平板显示产业已经成为必须大力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发展应当紧扣国家战略,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都在长虹等离子屏及模组项目中得到深刻实践。”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这样评价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及模组项目。
银河证券研究员朱力军认为,随着公司在平板电视产业链上进行快速垂直整合,四川长虹彩电销售有望逐步增加,盈利能力也将得到加强。
显然,曾经在CRT时代率先以规模化生产拉动我国彩电工业崛起的长虹,又将在新的平板时代引领未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