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欲建面板生产线 等离子加速向中国转移

2009-07-31 09:23:59 来源: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科技时代_合肥欲建面板生产线 等离子加速向中国转移

等离子加速向中国转移

作者:胡洪森

  液晶和等离子,原本是平板时代互相抗衡的两大技术,却因为等离子技术过度垄断而导致市场完全向液晶倾斜。不过反省过来的等离子阵营成员,也逐渐意识到垄断带来的弊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等离子阵营成员心态越来越开放,同时加大了相互合作。特别是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大趋势下,前不久淡化等离子市场的日立,也意识到中国大陆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中心,于近日和合肥市政府谈判,意欲将其等离子项目落户合肥。

  日立等离子项目落户合肥

  年初就传出“合肥欲建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消息,近日该事终于“瓜熟蒂落”。7月21日,合肥市市长孙金龙就引进日立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一事和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社长由木几夫、DAPTECH股份有限公司社长高濑猛举行会谈。会谈后,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公司与日立等离子公司及DAPTECH公司举行了签约仪式。

  根据合作协议,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日立等离子产品技术、制造技术及生产线设备,并承接日立等离子30年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团队,同时获得专利许可,建设一条年产能为150万片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产品规格覆盖42英寸、50英寸、60英寸、85英寸等未来主流大尺寸。

  此次日立出售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于2007年2月投产,设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采用业界成熟的工艺技术,一直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为承接这一项目,合肥市专门在新站综合试验开发区平板显示产业基地规划出专用土地,规划建筑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预计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1年3月正式投产。据了解,这一项目达产后,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个,有望每年拉动上下游产业链新增产值100亿元。

  日立等离子社长由木几夫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充当了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角色,日立看好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前景。日立等离子生产线转入中国,对合作双方来讲都是一件好事。

  记者了解到,这条生产线与京东方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毗邻,使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生产的地区,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基地之一。

  中国已成平板产业最佳土壤

  “按照42英寸计算,合肥等离子项目正式量产后,加上长虹200多万片的生产能力,等离子面板在中国市场的产量将突破400万片,这将占据42英寸以上市场更多的份额。”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主任阳昔杨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北京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晓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7英寸及以上尺寸平板电视的市场规模大概1000万台,后年可能会达到1500万台。抛开37英寸销量,40英寸及以上市场的规模将有1400万台左右。如此算来,如果长虹等离子项目和合肥等离子项目顺利量产的话,那么后年等离子电视在42英寸量级上将占到30%左右的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相比液晶面板迟迟不能落户中国大陆市场而言,等离子面板产业在中国市场优势明显:长虹投资近60亿元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于今年五一前正式量产,今年年底将迎来百万量级的产量;7月21日,交涉半年多的日立等离子面板生产线项目落户合肥一事也圆满解决。

  在这两大面板生产企业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成都、绵阳等离子产业集群和合肥为核心的正在打造的华东等离子产业集群。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等离子产业各环节配套的企业不断向这两地集中,这些都暗示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最适合等离子电视生存的土壤。

  “面板实现在大陆生产后,未来在成本这块将有大幅度降低,有助于等离子电视的推广。特别是在液晶面板紧缺的情况下,能够自主生产面板的等离子产业,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阳昔杨表示。

  等离子自主技术有待提升

  日立等离子面板项目落户合肥后,将由DAPTECH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而在去年,日立已经弱化本品牌面板生产,转而向松下采购面板。所以消息一出,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合作并不会引进到日立在等离子方面的核心技术。

  此事和长虹如出一辙,当年长虹通过曲线收购韩国欧丽安公司的时候,也有很多业内人士担心长虹得不到核心技术。事实证明,长虹在购买其他公司技术之后,投入了更多研发力量做等离子研发,目前长虹自主等离子面板的正式量产,也说明了是对技术持续投入的结果。

  “这两年等离子在技术上获得了长足进步。目前长虹与日韩等离子企业的技术相比,虽然在基础研发方面,整体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差距已经不明显。”四川世纪显示双虹器件有限公司北京PDP(等离子)研发中心技术总监符赞宣博士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技术研发是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的,不能仅凭一次收购就能买到所有核心技术。”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都有意识地推动了等离子产业链国产化的步伐,比如给予国内一些做银电极材料、荧光粉材料、氧化镁保护膜材料、低玻粉材料、滤光膜等配套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基金,让他们参与到等离子电视配套产业的研发中。目前国家对等离子产业扶持的政策和项目越来越多,也不断有一些新企业参与进来。

  “当然,购买别人的设备后,我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去研发,让技术时刻保持领先,就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不断改善和提高。”符赞宣最后表示。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