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对等关税压顶,全球半导体企业还能“左右逢源”吗?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推行 “对等关税” 政策。
该政策规定,美国将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设定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部分国家还需面临更高税率。
其中,由于中国率先进行反制,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总额将提升至104%,新税率于4月9日12时01分正式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与首次主要针对中美贸易战不同,此次 “对等关税” 政策将范围扩大至全球,对全球半导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单边主义盛行及中美全面对抗的背景下,半导体 “中间地带” 正逐渐收缩,企业未来将面临更多艰难的抉择。
无人置身事外:
半导体豁免仍受热议
近期,特朗普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惊涛骇浪,全球资产市场随之大幅波动。
美股率先承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等主要股指连续下挫,日股、欧股也未能独善其身,纷纷陷入下跌泥沼。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关税风暴中,半导体行业得益于临时豁免,暂时躲过了一劫。
图/包图网
像三安光电、泰凌微、韦尔股份等一众国内企业,纷纷对外发布声明,明确表示现行政策对自身业务所造成的影响较为有限。
半导体企业这般表态,实则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撑。根据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撰文中引用的数据,2024年我国半导体产品对美国出口合计231.41亿元。仅占我国半导体产品出口总金额(1.5万亿元)的不足2%。
不过,看似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实则潜藏着隐忧。从半导体产业链的整体状况深入剖析,部分企业的订单已然无可避免地遭受了关税冲击。
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占据着独特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美国对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6276亿美元,其中美洲市场以44.8%的年增长率领跑全球,充分展现了美国市场的强劲拉动力。
然而,美国本土制造能力存在明显不足,大量半导体及终端产品依赖进口。这种特殊的供需结构使得"对等关税"政策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传导效应。
虽然半导体产品尚未被直接加征关税,但随着政策实施,美国下游市场需求萎缩必将导致全球半导体企业订单减少。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日前接受采访表示:半导体之后可能成为课税目标。
随着政策持续发酵,半导体行业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全球产业格局可能因此发生深刻变革。
对等关税落地,
谁才是最大 “受害者”?
“对等关税” 政策正给全球贸易格局带来剧烈冲击。
在这一政策框架下,中国面临着 34% 的高额关税加征,出口贸易增添了新的严峻挑战。而中国也采取了同样力度的反击举措。
4月9日12时01分,由于中国率先反制,美国在之前已征收的20%全面关税和34%对等关税基础上,额外征收50%的附加关税正式生效,这使得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总关税高达104%。
官方数据显示,2024 年中美贸易额约6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但如今,如此高强度的关税壁垒,无疑会对中美双边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可以说,当下中美对抗已然成为主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预料在一段时间内,中美半导体企业都需要承受巨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关税政策的覆盖范围远超预期。中国被加征高关税在预料之中,但全球性的大范围加征却令市场震惊:台湾地区32%、欧盟20%、日本24%、韩国25%。
更令人意外的是,东南亚国家成为重灾区,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的加征幅度,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半导体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美国对等关税征收情况(不完全统计)
这一政策转向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形成鲜明对比。此前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曾促使部分中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
以越南为例,消费电子、家电等行业的大规模迁移有力推动了当地半导体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越南已吸引174个半导体领域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116亿美元,形成了以封测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包括英伟达、三星、台积电等国际巨头均在当地有所布局。
然而,新出台的"对等关税"政策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作为东南亚出口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半导体产业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以外向型经济的越南为例,据了解,美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420亿美元,占越南GDP的30%。对等关税公布后,越南VN指数单日暴跌6.69%,创历史纪录。
这次冲击将导致东南亚半导体企业陷入"产业转移未稳、客户快速流失"的双重困境,恐将打击东南亚半导体产业格局。
对等关税的思考:
从效率迈向安全的战略考量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绝非单纯的贸易平衡工具,其战略意图直指制造业回流与美国全球产业竞争力的重塑。
这一政策导向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表态中得到明确印证,他直言要通过关税手段提升本土产能,甚至明确表示要将半导体制造从台湾地区迁回美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美国展现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高端制造领域:依托资本、技术、市场和地缘政治的综合优势,美国强势主导产业发展。台积电不惜成本赴美建厂的典型案例,生动体现了这种"技术霸权"的运作逻辑。
中低端制造领域:东南亚国家虽凭借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但因产业链配套不足、供应链脆弱及市场依赖等结构性缺陷,在政策博弈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越南在关税压力下,被迫承诺实施美国商品零关税并打击转口贸易,就是典型例证。
图/包图网
可以说,在单边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半导体的 “中间地带” 正不断收窄。
同样,“对等关税”的实施,反映出中美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军事与外交领域,而是全面蔓延至当下的关税制度、供应链控制以及资本技术流通等多个层面。这使得跨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变得尤为棘手。
以供应链为例,“对等关税” 规定对越南征收 46% 的关税,却对在美国本土成分占比高的产品,以及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降低甚至免除关税。
中国拥有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对廉价的原材料,而美国在资本运作、科技研发与金融体系方面占据着话语权。
在这种压力之下,地区国家及跨国企业被迫选边站队,其原本在全球供应链中享有的区域主动权逐渐丧失。全球供应链可能随之走向分化,供应优势逐渐独立发展,难以像以往那样高效协同。
图/包图网
“对等关税” 政策如同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极大地改变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
各国半导体企业在进行产业布局与生产决策时,不得不将 “安全” 置于前所未有的首要位置,不再单纯遵循 “效率优先” 的传统原则。
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企业未来将面临更多艰难的抉择。
活动预告
2025年5月23日,由 Big-Bit 商务网主办、《半导体器件应用》杂志承办的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华东)将在杭州盛大举行。
会议精心设计两大论坛,聚焦电机驱动与控制前沿技术与最新成果、伺服电机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创新方向等热门话题。届时,电机控制器、伺服电机电控、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知名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将齐聚杭州,共话电机产业发展未来。
报名二维码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