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华再次巨亏折射中国彩电悲歌
2007-08-29 09:14:57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中国彩电产业似乎又到转折的“生死门”,正在建设全球最大平板电视生产基地的厦华电子昨天发布半年报,继去年巨亏5.23亿元以后上半年公司又亏损1.77亿元人民币,而根据信息产业部昨天发布的最新监察数据,2007年1-7月,中国国内市场外资品牌的平板电视市场份额超过了50%,中国新一代电视产业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再次失利。那么,究竟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症结在哪里呢?技术?价格?人才?
厦华再巨亏:战略性?
厦华电子昨天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亏损1.77亿元,去年同期公司盈利4585万元,去年全年则亏损5.23亿元。报告显示,厦华电子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0.9亿元,同比下降9.43%。公司销售各类彩电173.56万台,同比增长13.59%;车载监视器5.95万台,同比增长42%。不过,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售价、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彩电毛利率只有5.52%,同比减少42.2%。销售方面,国内营业收入比去年减少了4.66%,国外营业收入则减少了13.45%。
对亏损原因,厦华电子品牌部负责人苏再泉昨天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造成厦华电子2006年度经营出现较大亏损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1、2006年第四季度平板电视激烈降价,显著影响公司利润;2、公司加大老产品库存的处理力度,以防范更大的市场风险;3、公司全面清理对国内及海外投资,出售和处理此类不良资产,形成投资损失;4、对公司财产进行全面清查,拟对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及应收帐款的坏帐进行核销,从而影响2006年度利润。而2007年上半年亏损原因是由于上半年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公司产品出口下降导致了主营业务毛利降低。
但《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此前康佳、海信、TCL、长虹等都已公布了2007年度中期财报,TCL在连续两年亏损之后迎来了首个赢利中报,康佳、长虹也分别获得4247万和1.9亿元的净利润,为什么独独厦华亏损呢,对此苏再泉认为,关于这个说法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是厦华在整个彩电制造行业中是唯一一家只做彩电不做其他产品的,而其他企业都是采取多样化经营的。所以这样是没有可比性的。苏再泉同时还就亏损问题补充3点背景:第一,2006年开始引入新的投资者中国台湾的中华映管,它是全球五大液晶面板厂商之一。那么在它注资厦华以后,我们为了更集中的用有限的资源做好彩电业务,就清理了一些历史性的多元化投资。这里面有个战略性亏损的安排。所以,这个是比较特殊的个案,不能按传统的会计财务做报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新的大股东股权结构的调整。但是,我可告诉大家厦华整个基本面还是利好的。第二,就是市场本身也存在问题。第三,管理方面,也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厦华电子的中报称,由于公司亏损,在下半年销售旺季到来时,公司将面临资金短缺局面,银行贷款过高,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对公司经营的负杠杆效应明显。并表示,彩电市场竞争激烈加剧,以及公司目前出口下降等因素给下半年的经营带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境外资金战胜境内资金:技术战?
对于中国彩电业存在的问题,信息产业部的监察报告指出,“国内彩电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彩电业行业格局的不断变化,竞争格局也随之出现新的变化。由于我国平板电视产业配套不健全,国产品牌缺乏产业链的配套支持,而外资品牌依托上游资源整合优势,加大对国内大屏幕平板电视市场的竞争力度,以超过国产品牌的频率和幅度发动价格战,最终是外资彩电市场份额的快速上升。2007年1-7月,外资品牌的平板电视市场份额超过了50%。”
上海易繁咨询公司的家电分析师认为,其实,厦华电子的情况折射出了中国彩电发展的悲歌,那就是技术的缺乏,在CRT时代,中国的彩电都是整套引进,基本上就成为海外企业的组装工厂,价格割喉战就成为唯一的策略。而到了平板时代以后,中国的企业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操作策略还是以价格为第一优先,如果现在不敲响警钟,再次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是早晚的事。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根本无法立足。此前,康佳、海信、TCL、长虹等都已公布了2007年度中期财报,TCL在连续两年亏损之后迎来了首个赢利中报,康佳、长虹也分别获得4247万和1.9亿元的净利润,但只要稍微留意下其中报数据,就可以看出,这些企业的出口基本上都是下降的,其幅度还非常大。据《中国电子报的报道》,海关总署统计数据发现,今年1-6月,我国内地累计出口彩电2255万台,同比下降了48.7%。
中国家电业资深观察分析师于清教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认为,关于亏损,厦华电子认为是去年第四季度液晶电视市场激烈的价格战“迫使”厦华不得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清理部分液晶电视,从而造成较大的资产损失。同时还有一些战略性亏损。表面看,厦华的亏损来源于价格战,来源于对存货的减值处理,降低市场风险。但从深层看并非如此。我认为,中国家电要摆脱核心技术缺失、利润与业绩的尴尬境地,绕过贸易壁垒,主导世界市场,是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于清教表示,对于厦华的继续巨亏,最深层的原因是与整个行业核心技术缺乏、价格战自杀式求生、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有关,而非厦华电子领头人郭则理所言是清除液晶库存导致。据中怡康时代统计,47英寸以上超大屏幕液晶电视市场增长迅猛,今年上半年47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零售量同比增长了429.38%,是液晶电视整体市场增幅的3倍多,超大屏幕平板电视市场将是今年下半年至明年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难道厦华的库存全是47英寸以下的产品?还是其它原因?若如此,厦华应在产品结构、市场策略等方面好好反思。
未来:中国家电企业走国际化是必然
于清教认为,中国家电企业走国际化是必然,早走晚走都得走,但如何克服障碍、规避风险是重中之重。从整个彩电行业现状来看,未来要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渠道,摸不准国际市场的渠道,把不准国际化的脉搏,我们只能继续迷茫;二是品牌,现在我们来料加工、OEM,说到底就是为人家打工,唯一的身份就是机器、厂房和廉价劳动力,贴上人家的牌子再返销给中国市场,中国彩电不从根本上解决核心专利技术,就永远要受制于人。三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储备明显匮乏;四是资源,国际化需要我们具有整合世界资源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的短板;五是环境,在关税和非贸易壁垒面前,在WTO贸易环境之下,中国企业还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认识和应对措施。
于清教表示,中国家电业必须明白,强大的制造能力并不能从根本上给中国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利润,在资源日渐匮乏和各种成本持续上升的今天,中国制造业要赢得未来,摆脱代工的尴尬命运,必须首先摆脱核心技术的“短腿走路”方式,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品牌溢价能力以及企业整体竞争力。一个总是靠模仿生存的企业或行业是没有希望的,创新与价值才是今后中国家电未来的唯一出路。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