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08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仍以32寸为主力
2008-01-10 09:32:36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资策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MIC)针对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LCD TV)市场发表研究报告表示,
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约79.4万台,比2006年增长73%,其中32寸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占整体的53.8%。预计2008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可达到98万台,32寸仍然是主要出货产品,而37、40以及42寸等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出货比例也将持续增加,预期在业者以降价引发市场需求的效应带动下,整体出货量也会超越2007年。
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降价引发需求以及进口品牌推出平价机种的双重效应。MIC预计,2008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在北京奥运以及家庭添购第二台液晶电视的效应带动下,液晶电视出货量将稳定增长至98万台,其中32寸占整体液晶电视出货的47.2%,仍是主力产品,而大尺寸液晶电视则在持续降价引发市场需求的情形下,37、40以及42寸的出货比例分别为16.8%、6.1%、13.4%,均比2007年微幅增长。
MIC产业分析师姜汉仪表示,台湾液晶电视市场于2008年仍是增长期,未来将逐步迈入成熟期市场,此时,大型连锁卖场的量贩低价销售特性将驱动原厂的出货比例,而原厂经营渠道及大型连锁卖场之间的互动拉锯,将会影响台湾未来液晶电视市场的分销走向。
从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出货市占率观察品牌消费趋势,国际性品牌占37%、家电品牌占34%、IT以及新兴品牌则占29%,MIC预计,2008年台湾液晶电视出货市占率仍然如2007年的三分天下局面,但是在国际性品牌陆续推出平价机种、IT品牌与连锁3C渠道的密切合作或跨入传统渠道经营,以及新兴品牌的低价促销等效应交互影响下,国际性品牌及IT与新兴品牌,在未来将有出货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
从销售渠道观察,传统家电经销商仍然是国际性品牌及家电品牌的重要渠道,2007年国际性品牌在传统渠道的出货比例为45.2%、家电品牌则为41.9%、而IT与新兴品牌则较依赖传统渠道、3C卖场及量贩店出货,IT与新兴品牌在3C卖场的出货比例为29.3%,在传统家电经销商的出货比例为28.8%,而在量贩店也有23.6%的出货比例。
从消费者购买意愿观察,根据MIC对台湾液晶电视消费需求所进行的调查显示,选择传统渠道购买液晶电视的考虑点在于售后服务与维修方便;选择3C卖场的原因则在于品牌齐全可多样选择及离家近且交通方便,而寻找更为低价的产品则是普遍性的消费需求。
此外,消费者需求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在购买液晶电视时的心理需求,与选购中高价位家电的心理需求类似。姜汉仪表示,节省空间仍然是消费者主要的购买动机,品牌可靠度及画面质量为共同的购买考虑因素,多数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购买比较信息是来自卖场服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将成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重要参考信息。
姜汉仪并指出,多数消费者对于减少画面噪声及色彩层次分明的偏好需求相当明显,且42寸以上的消费族群对于液晶电视的数字生活应用功能的偏好也较高,例如直接使用液晶电视上网的功能等,未来业者可依大尺寸液晶电视购买者的需求,从42寸以上的产品开始建构此一消费族群的数字生活需求。
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约79.4万台,比2006年增长73%,其中32寸液晶电视的出货量占整体的53.8%。预计2008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出货量可达到98万台,32寸仍然是主要出货产品,而37、40以及42寸等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出货比例也将持续增加,预期在业者以降价引发市场需求的效应带动下,整体出货量也会超越2007年。
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降价引发需求以及进口品牌推出平价机种的双重效应。MIC预计,2008年台湾液晶电视市场在北京奥运以及家庭添购第二台液晶电视的效应带动下,液晶电视出货量将稳定增长至98万台,其中32寸占整体液晶电视出货的47.2%,仍是主力产品,而大尺寸液晶电视则在持续降价引发市场需求的情形下,37、40以及42寸的出货比例分别为16.8%、6.1%、13.4%,均比2007年微幅增长。
MIC产业分析师姜汉仪表示,台湾液晶电视市场于2008年仍是增长期,未来将逐步迈入成熟期市场,此时,大型连锁卖场的量贩低价销售特性将驱动原厂的出货比例,而原厂经营渠道及大型连锁卖场之间的互动拉锯,将会影响台湾未来液晶电视市场的分销走向。
从2007年台湾液晶电视出货市占率观察品牌消费趋势,国际性品牌占37%、家电品牌占34%、IT以及新兴品牌则占29%,MIC预计,2008年台湾液晶电视出货市占率仍然如2007年的三分天下局面,但是在国际性品牌陆续推出平价机种、IT品牌与连锁3C渠道的密切合作或跨入传统渠道经营,以及新兴品牌的低价促销等效应交互影响下,国际性品牌及IT与新兴品牌,在未来将有出货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
从销售渠道观察,传统家电经销商仍然是国际性品牌及家电品牌的重要渠道,2007年国际性品牌在传统渠道的出货比例为45.2%、家电品牌则为41.9%、而IT与新兴品牌则较依赖传统渠道、3C卖场及量贩店出货,IT与新兴品牌在3C卖场的出货比例为29.3%,在传统家电经销商的出货比例为28.8%,而在量贩店也有23.6%的出货比例。
从消费者购买意愿观察,根据MIC对台湾液晶电视消费需求所进行的调查显示,选择传统渠道购买液晶电视的考虑点在于售后服务与维修方便;选择3C卖场的原因则在于品牌齐全可多样选择及离家近且交通方便,而寻找更为低价的产品则是普遍性的消费需求。
此外,消费者需求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在购买液晶电视时的心理需求,与选购中高价位家电的心理需求类似。姜汉仪表示,节省空间仍然是消费者主要的购买动机,品牌可靠度及画面质量为共同的购买考虑因素,多数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购买比较信息是来自卖场服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将成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重要参考信息。
姜汉仪并指出,多数消费者对于减少画面噪声及色彩层次分明的偏好需求相当明显,且42寸以上的消费族群对于液晶电视的数字生活应用功能的偏好也较高,例如直接使用液晶电视上网的功能等,未来业者可依大尺寸液晶电视购买者的需求,从42寸以上的产品开始建构此一消费族群的数字生活需求。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