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制造三大公司“合并” 新公司将赴海外上市
2007-03-26 09:07:46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2006年12月底,中国国内3家液晶面板生产集团——京东方、上广电电子、上广电信息同时发布公告称,三家将“联合”组建一家公司,统一运营旗下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以下简称“TFT-LCD”)业务。2007年3月14日,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广电)总裁顾培柱对记者表示“整合进展比预期要快,目前股权比例已经基本敲定,合并后的新公司将赴海外上市”。这是顾培柱在该重组计划宣布后的首次公开表态。 中国液晶三巨头合并的消息已被证实,此举揭开了三大液晶巨头重组的序幕。
顾培柱同时还透露,根据中国信产部关于“面板要相对集中”的要求,上广电关于打造上海国家级平板显示基地的申请报告,最近已经正式由上海市政府提交给了国家有关部门。
股权比例确定 将赴海外上市
据悉,三方股权分配比例已经敲定:上广电、京东方及龙腾光电分别持有30%、27%及7%,其余36%由政府控股。合并后的新公司暂定名为中国光电显示总公司,负责三条5代生产线的整合采购、研发和销售工作,同时会在产品线分工、资金调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划。此外,新公司成立后还有另一项重要计划,便是筹资建立一条新的TFT-LCD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拥有月产TFT-LCD 20万台的能力。整合优势一旦显现,将对全球尤其是台湾面板厂商产生冲击。关于三家公司的整合,目前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已经明确表示支持态度,但是还需要落实支持的具体内容。
据悉,新公司将采用控股公司方式运作,由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但三大集团公司又将在新公司的管理下,保持高度“自治”。据悉,京东方、龙腾光电和上广电分别拥有中国国内仅有的三条5代TFT-LCD生产线。
顾培柱称,京东方和龙腾光电现各有的一条五代生产线将注入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后者是上广电集团、广电电子、广电信息的联合控股企业,广电电子和广电信息分别持有其18.75%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TFT-LCD投资事业,目前持有其与日本NEC公司合资的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75%的股权。
就整合事宜,三家公司共同聘请了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内的几家专业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资质调查、组织架构设计等工作。计划在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有关整合事项达成一致,签署整合后的专业化公司合同、章程。“资产注入后,我们希望能够把TFT-LCD事业拿到海外整体上市,已经在做计划。”顾培柱对记者表示。
三大企业为何“合并”?
三大企业为何“合并”?业界分析认为,资金缺口、规模不足以及盈利压力是促使三企业走向“合并”的主因。京东方截至去年三季度债务总额高达126.27亿元。而已在5代生产线上投入约6.99亿美金的龙腾光电,还有5亿美元的资金缺口。据悉,2005、2006年京东方的总亏损接近37亿元,其上市公司将在今年4月接到退市风险提示。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的合并,将对台湾面板企业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不光是投资第6、7代线的资金实力,而且还有争取客户支持的能力。”而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面板厂商已意识到三家大陆业者整合将对台湾二线面板厂商造成冲击。
合并后谁是龙头?
液晶产业链由上游厂商提供生产设备、供应玻璃基板等原材料,中游面板制造商供应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用面板,下游后段模块厂、显示器生产商、彩电厂商等生产整机产品。目前全球液晶面板生产,韩国位居第一,中国台湾第二,日本第三。中国大陆正在成为全球第四个TFT-LCD的生产中心。业界人士认为,在双方股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谁将获取主导权取决于未来谁拥有更强大的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资源的能力。而上广电此时提出建立国家级平板显示基地的申请,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
对于成本至关重要的产业配套率,日本已达176%,韩国为82%,台湾为85%,而中国内地的产业配套率仅11%。产业链配套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同类产品的成本普遍高于日韩厂商5%以上。 液晶制造业人士很早就认识到了产业链配套完善带来的好处,包括上广电和京东方在内的很多企业都一直在为此努力。
据悉,此前上广电已与日本住友金属合资成立了TFT-LCD专用印刷线路板公司,与美国Cadence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光电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与日本电气硝子公司成立了玻璃基板(后工序)合资工厂。最新消息显示,其与日本富士胶片公司合资成立的彩色滤光片生产线近日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如果上述国家级平板显示基地获批,上广电将能够发挥龙头企业效应,吸引更多厂商进驻。上广电也将从此中获益,巩固和强化自己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