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业沦为“打工者”危险增大
2007-10-18 09:52:21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正在“液晶化”的中国电视机、电脑等产业沦为海外企业“打工者”的危险越来越大。记者调研发现,我国的液晶产业布局散、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在与上游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导致产业自身难以实现突破,也令下游产业的“技术本土化”、“利润本土化”难以为继。
有关专家指出,海外企业在我国设立的液晶工厂偏重于组装,技术、人才及集聚度不高。我国要在这一新兴信息产业获得话语权,必须加快整合、联合做大。
液晶产业“三足分立”弊端尽显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是液晶产业链的主导环节,产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视、PDA等。去年开始,国家信息产业部就积极推动国内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三家企业联合成立“中国光电”,并签署了框架性协议。但由于种种原因,合作进展缓慢。
专家指出,国际液晶产业竞争已不容许国内TFT-LCD继续维持三足分立、重复建设的现状。由于存在技术落差,中国汽车、电视机、手机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自己生产,别人赚钱”的痛苦经历,而当前正蓬勃兴起的液晶产业沦为“洋打工”的危险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液晶产业界风云变幻。台湾联友和达基电子合并成立友达光电得以扭亏为盈,之后友达合并广辉电子,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液晶显示面板生产商。今年,友达营业额连创新高。此外,台湾奇美、中华映管、翰宇彩晶等企业也在商谈合并事宜。
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国和消费市场,预计到2009年,我国液晶电视市场需求将超过传统彩色显像管电视,一旦本土企业不能掌握液晶产业话语权,DVD专利费的产业悲剧又将重演。目前,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液晶面板产量居世界前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严格控制项目和技术、人才输出。我国液晶面板98%依赖进口,加快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TFT-LCD已成当务之急。
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是我国仅有的三家TFT-LCD五代生产商。其中,京东方和上广电各有两条月产三万片的五代生产线,昆山龙腾光电有一条月产四万片的生产线。
记者了解到,这种“孤筏单舟”式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没有谈判能力,三家仅采购成本就比台湾企业高10%以上。而从国际经验看,四到五条五代或以上生产线是实现盈利的最小经济规模。
联合将产生三大效应
记者采访专家发现,联合至少产生三大效应。
一是通过联合采购降低成本。据测算,三家企业整合将大大增强对上游供货商的谈判能力,仅采购成本就可节省4%约八亿元,毛利可提升4.9%,近10亿元。
二是集中科研力量,技术共享,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开发。目前,三家企业初步形成了独立技术研发平台,但技术瓶颈依然明显。业内人士透露,上广电五代线的技术和专利全部从NEC引进,技术上高度依赖其工程师,受制于人的格局非常明显。京东方聘用韩国管理、技术团队,使产品良品率稳定在90%以上。昆山龙腾光电的技术团队被业界认为是内地最有实力的,其产品合格率达到93%,在国内处于最高水平,其总经理桥本孝久曾先后担任台湾奇美、日本IDT的技术负责人;更关键的是,龙腾光电买断了日方技术,我方对技术研发拥有绝对控制权。目前,龙腾光电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功能结构的形成方法”等十余项技术已分别在国内及欧盟、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专利。
第三,增强对上下游企业的凝聚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据介绍,TFT-LCD面板的原料组件包括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片、背光模组、驱动IC等,我国基本依赖进口,仅搬运成本就非常高。目前,京东方和昆山龙腾都有了配套的彩色滤光片生产线,LG化学已经在北京建立偏光片生产线为京东方供货。原昆山开发区主任宣炳龙表示,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生产商美国康宁有意落户昆山,但其要求非常苛刻,必须保证行业低谷期也不让生产线闲置。业界评估只有TFT-LCD月产能超过九万片,才能达到康宁的成本控制线。
“规模不仅意味着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也是吸引零组件厂商靠拢、配套的前提条件。”宣炳龙说,一旦液晶面板形成生产规模,就能随之发展电子制芯和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目前国内生产液晶面板的机械设备都依赖进口,一条生产线的价格超过五亿美元。
以利益纽带推动整合
记者了解到,除玻璃基板外,TFT-LCD上游组配件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集中垄断在日本企业手中,我国液晶企业原材料进口成本占比高达50%以上。为了打压新兴企业,日本夏普、韩国三星、LG等厂商大幅压低价格,使国内企业亏损加剧。
中国光电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孙政民说,五代线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日韩企业已经开始上马十代线。中国企业不能陷入引进——追赶——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必须加大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自主研发,尤其要摆脱上游依赖。
“要打破国际垄断,联合做强是大势所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徐端颐说。他认为,合并做大是中国光电产业较为现实的一条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考虑到合并的复杂性。可以通过对技术创新、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实施奖励、增加投入等方式,扶持优势企业做强做大,最终以企业意志实现联合重组,打造中国光电航母。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