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及中国绿色照明的发展趋势
日本于1998年在世界率先实施“21世纪照明”计划,旨在通过使用长寿命、更薄更轻的GaN高效蓝光和紫外LED技术使得照明的能量效率提高为传统荧光灯的两倍,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并在2006年完成用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替代50%的传统照明。该计划由日本金属研发中心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发起和组织,参与机构包括4所大学、13家公司和一个协会。整个计划的财政预算为60亿日元。从1998-2002年,是投资50亿日元的第一期目标,目前已经完成。现在,日本正在实施第二期计划,计划到2010年,LED的发光效率达到120lm/W。
美国“半导体照明国家研究项目”由美国能源部制定,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5亿美元开发半导体照明,参加者包括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司和大学。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美国在未来照明光源市场竞争中,领先于日本、欧洲及韩国等竞争者。计划的时间节点是,2002年20lm/W,2007年75lm/W,2012年150lm/W。从2000年到2020年,美国半导体照明计划预计将取得如下成绩:累计的功效和节约潜力将减少2.58亿吨碳污染物的排出;少建133座新的电站;预计到2010年,55%的白炽灯和荧光灯被半导体灯取代;到2025年,固态照明光源的使用将使照明用电减少一半,每年节电额达350亿美元;累计节约财政开支1150亿美元;形成一个每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市场;带来高质量的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的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现在我们的气侯变化这方面的压力也很大,所以说节能减排的措施也是应对气侯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回顾"九五"初期,我国电力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电力供应紧张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为电网高峰缺电严重。在我国,照明用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0%以上,由于照明用电属于峰荷,所以用高效的照明产品替代传统的以白炽灯为主的低效照明产品,有仅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影响大的节电措施,而且被国际社会公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正是这个背景下,国家经贸委会等13个部门,单位在1996年联合发起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印发了《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从"九五"的实施效果看,照明节电不仅具有节约电量,节约电力的双重作用,而且与电力开发相比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显著特点,成为终端用电设备中节电率和发电污染物减排率较高,成本效益好的一种节电技术措施,照明节电不仅有利于推动照明电器行业技术进步、加快照明电器产品的结构优化,而且不断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照明质量,照明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计委,科技部,建设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3个部门,在“九五”期间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节约电能,保护环境,改善照明质量的重点节能示范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国高效照明电器产品的发展,提高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优质照明电器产品的市场份额;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照明节电意识和对高效照明产品的认识,增进产品的市场消费,逐步建立一个健康的高效照明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国家经贸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共同组织开发的“SETC/UNDP/GEF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于2001年9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经贸委资源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组织实施,并成立了SETC/UNDP/GEF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办公室。
绿色照明是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环境浪潮而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的绿色运动的组成部分。实施绿色照明工程,符合我国提出的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的奋斗目标,符合国际照明发展的总趋势。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