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流星划过宇宙 企业玩不下去了

2012-11-14 08:56:54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4869

摘要:  光伏辉煌十年,高速发展在近一年戛然而止,引无数英雄在此折腰。这些光伏企业象是宇宙中的流星,划过苍穹,闪了一下,就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扎堆现象呢?

关键字:  光伏扎堆现象Solon

光伏辉煌十年,高速发展在近一年戛然而止,引无数英雄在此折腰。这些光伏企业象是宇宙中的流星,划过苍穹,闪了一下,就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引发如此大规模的扎堆现象呢?

光伏流星

光伏流星划过宇宙 企业玩不下去了

德国第一家上市的破产光伏企业——Solon

2011年12月,德国太阳能技术公司Solon宣布,由于无法跟银行、投资者达成友好协议,该公司已正式申请破产,成为德国首家申请破产的太阳能上市企业。

Solon在公开声明中表示,过去几个月里,Solon一直在试图进行财务重组,并与投资人、金融机构以及担保人进行多次谈判,但最后都失败了。该公司必须在12月底以前偿还2.75亿欧元贷款给8家银行。

Solon曾是全球顶尖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并在1998年成为德国第一家上市挂牌的太阳能企业。该公司的股价曾在德国光伏产业繁荣时期达到过89欧元的高点;但在过去1年,Solon的股价却遭受了78.73%的暴跌。

Solon破产的背后,是整个德国甚至全球光伏业“残破”的现状。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太阳能分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德国光伏企业对内遭逢政府下调补贴标准的严酷现实,对外又面临着中国企业的低价竞争,该国光伏企业或将步入前所未有的困难阶段,且未来会有一些著名的光伏企业步其后尘。

“2010年,中国的光伏企业每发一度电,政府就要补贴8毛7分钱,即光伏发电的度电价格等于水电度电价格的4~5倍,但即使如此,也没有德国的补贴额度高。”孟宪淦说,“德国最早是度电补贴53欧分,后来虽然降到十几欧分,也要比中国多很多。”然而,补贴的骤降和债务危机还是给德国企业以致命打击。

“其实Solon在光伏方面的技术是不错的,其组件转换率比中国企业的要高出2~3个百分点,这已经算有代差了。”业内人士说。

他表示,目前国内还有相当部分企业在多晶硅纯度上做不到5个“9”,即:99%的小数点后5个9。而德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大都能达到小数点后七八个9的纯度。可见技术上还有相当差距。

尽管如此,来自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竞争仍是除补贴下降及经济疲软外的一大主要冲击。

[#page#]

国内多晶硅行业第一家申请破产企业——协成硅业

2011年底,平湖市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法院于2011年12月23日裁定受理了申请人(债务人)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协成硅业,成了国内多晶硅行业中第一家申请破产的企业。

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公司于2008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2.5亿元,地处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园区、杭州湾大桥北侧。是一家开发、生产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一期投资8.5亿元建成的多晶硅项目,已于2010年底顺利投产。2011年将继续完成年产3300吨多晶硅和4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项目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总投资将达到50亿元。

光伏产业是投入很大的产业,往往一条生产线就过亿。

“一般来说年产量都要在5000吨以上,它的年产量才3000多吨。”在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看来,协成硅业的规模还停留在小企业阶段,通常情况下,一个较大规模的多晶硅项目投资至少要几十个亿,而协成硅业的一期投资仅有8.5亿元。

而记者试图联系浙江协成硅业,但是,“对不起,我们不方便接受采访”、“现在正在走程序,你们采访要有法院的批准”……从公司老总到行政人员,每个人的语气都十分无奈。

不过,从一些业内人士的分析中,记者依稀看到了协成走上不归路的路线图。

协成成立的2008年,正是光伏产业的“神话”达到顶峰的时刻。

“那是个拥硅为王的时代。”沈福鑫告诉记者,2005年前后,国内只有四川新光硅业、河南洛阳中硅、辽宁凌海金华、宁夏石嘴山四家企业拿到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的建设牌照。由于原料紧缺,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最高时突破500美元/公斤,那时它的生产成本不过是40美元/公斤。

[#page#]

这是整个光伏产业暴利的一个缩影。

订单主要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虽然以当时的技术,太阳能所发的电价比传统的火电水电价格高好多,但是,由于德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国家对居民使用太阳能发电都有减税等实质上的高额补贴,所以太阳能发电设备的使用推广很快。

“逃跑”玩不下去的光伏企业——信泰集团

2011年9月21日,一则关于温州最大眼镜企业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欠款20多亿出逃美国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其后一段时间,温州老板“跑路”消息不断传出。直到10月10日胡福林回来,才峰回路转。

然而,据记者调查,信泰集团董事长的逃跑与投资光伏有很大关系。

2008年,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于是,很多企业开始了扩张计划,胡福林就是在这个时间将目光投向了光伏产业。

与如今光伏产业低迷,利润率大大降低相比,业内人士称,2006年和2007年可谓是光伏产业的第一轮爆发期,行业普遍利润高达200%。

而即使是在做得最好的时期,眼镜这一行的利润率也只有20%左右,最低的时候仅有5%或2%。

巨大的利润差以及为了尽早摆脱贴牌的日子,让胡福林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光伏。

为了让光伏成为继眼镜产业之后新的增长支柱,胡福林投下了3亿多元人民币,其中一半是自有资金,一半则是向朋友筹集的。据报道,这种信心来自当时一家国有银行的承诺:在看到产出后,将会给他4亿的长期贷款。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国家在新能源产业上的政策调整,却使得银行的贷款承诺无法兑现,而事实上光伏行业的运行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

胡福林带领信泰集团进军光伏产业领域后,设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其旗下包括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硅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太阳能单晶硅、太阳能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系统、太阳能系统工程等光伏产品。但由于涉猎业务过多、扩张过快,信泰数亿元的产值根本无法满足其扩张的需求,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绝境”。

盲目,是业内人士对胡福林转型做太阳能的评价。太阳能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政策一旦收紧,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时,铺开的摊子只能依靠民间借贷维持,而借贷成本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事实上,早在2010年光伏行业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市场萎靡预兆了。”浙江大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裁朱国英认为,国内光伏企业盲目扩张是导致目前国内产能过剩,库存量过多,中小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的重要因素。

[#page#]

资金紧张是中国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环境的确让许多企业备感压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太阳能企业不应盲目扩张和盲目多元化经营,如果企业能一直保持主业经营,这在紧缩环境里是能够继续维持的,所受影响也不会太大。未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太阳能企业最艰难的时刻尚未到来,可以预见2012年还会有一些支持不住的太阳能企业倒下,但太阳能热利用依然是一个有机会的行业,能够渡过危机的企业一定是有生命力的企业。

德国最大的破产光伏企业——Q-cells

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德国Q-Cells于4月3号向Dessau一家法院提交破产申请。去年,Q-Cells的经营之路就已是艰难。2011年该公司全年亏损额达8.46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产品跌价与销售不畅使得入不敷的Q-Cells步履维艰。

由于去年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下跌近75%,不少非一线的光伏企业难以支撑,走向破产之路。但作为昔日行业内巨头之一的Q-Cells,它的消亡意味着行业“重新洗牌”,即西方光伏企业的主导地位正被大型高整合的中国光伏企业(比如尚德、英利以及天合)所取代。

Q-Cells以及其它西方同行的失败原因并不复杂,就是“成本”二字。过去3、4年,由于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下跌,高成本的光伏制造商赢利遭到重创。尽管每一家多晶硅垂直一体化企业的价格并不一样,但组件的平均销售价格从2008年的每瓦4美元下降至2011年末每瓦1美元。随着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直至低于制造成本,很多原先在组件业务方面赢利的光伏企业出现不利状况。尽管大型企业Q-Cells比那些较小型同行“生命”延续了久一点,但依然逃脱不了濒临破产的宿命。去年,价格下跌低于绝对最低限额给Q-Cells致命一击。

与大部分光伏企业类似,2011年Q-Cells以亏损告终。但相比于中国三大顶级光伏企业(尚德、英利及天合),该企业的亏损细节显示出其处于更为严峻的位置。对于2012年严峻的市场环境预期所导致的减值费用达3.985亿欧元,几乎占净亏损(8.458亿欧元)的一半。Q-Cells2011年营收10.23亿欧元,扣除非经常性费用,其净利率为-43.7%。

更值得指出的是,该公司的毛利率为负值,这与中国大型光伏企业形成鲜明对比。2011年,Q-Cells的毛利为3300万欧元,总减值/偿付费用为9720万欧元,那么年度毛利率即为-6%。而中国光伏企业尚德、英利以及天合的年度毛利率分别为12.3%、16.7%以及16.2%。2011年平均ASP下跌25%-35%,Q-Cells的年度平均毛利率转为负值。在过去几个月里,市场定价很可能已经下降并低于Q-cells的最低成本门槛。

鉴于此,企业开始生产产品就意味公司将亏损更多,这也是为何当市场开始全面复苏之时,一些企业反而关门大吉。过去一些年,那些在资产负债表上有压力的企业无法熬过长期停产而走向破产之路就是明证。除了一些其它因素,这些动态因素也导致了Q-Cells走向消亡。

被寄予建设“中国北方光伏产业城”希望的破产企业——黑龙江宝利光伏科技

5月16日,绥化市宝利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被当地法院查封,这家曾经被视为典型的企业凋谢在光伏行业的寒冬之中。

[#page#]

早在几个月之前,该企业还曾经被认为是未来重点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12年1月,该市经信委召开会议,提出着力打造“中国北方光伏产业城”的计划,并提出了颇具勇气的光伏产业规划。

《绥化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在2011年至2015年间,绥化市将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及政策优势,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至2015年年底,建成光伏产业及其配套类项目10个,投资总额6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实现利润146 亿元。

并明确提出了“鼓励支持以宝利新能源集团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发展,扶持企业扩大产能”。4个月之后,该市中级法院的一纸查封通告,宣告了梦想很难按时实现。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绥化是后来者,却不乏冲刺的勇气。

2009年3月,黑龙江省工业信息产业化委员会确定绥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为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2010年《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确定了以绥化、黑河硅业园区为依托的硅基材料基地规划。绥化新安硅材料公司10万吨/年化学硅项目入选“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项目”。

规划之外,具体成绩需要大型企业来实现,这其中宝利和新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绥化新安停产之前,宝利光伏已在破产的边缘徘徊良久。国际市场光伏价格下降,国内市场难以启动的背景下,众多百亿级行业巨头已然焦头烂额之下,宝利光伏这样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据介绍,宝利光伏由多家企业合资成立,各方股权结构错综复杂,管理层之间争执不断,直至走向没落,三年时间内,昙花一现。

“宝利、中晶、龙晶都是一起的,互相之间有很多关联,其实是一家企业。”知情人介绍。“现在宝利出问题了,整个体系就都受到牵连。”

查看该公司网站显示,“绥化宝利新能源集团公司以绥化宝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绥化龙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绥化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绥化宝利太阳能材料经销公司、绥化宝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绥化中晶新能源有限公司、绥化中晶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绥化中材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绥化龙江金太阳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绥化华能线缆有限公司等多家光伏行业有关企业为成员单位。”

“其实就是几个不同地区的投资方都拿出几千万,然后就没了下文,都负责又都负不了责。”

企业已经黄了,都已经停产好几个月了,现在领导都不在,只有几个留守人员在。“我们的工资都两个月没有发了,现在就等着破产处理结果呢。”

[#page#]

笔者获得的2012绥中法民立保第9号公告显示,5月16日查封宝利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以及设备,在查封期内,任何人不得对企业财产进行转移。

“前段时间,工大高新曾经表示了收购意向,后来没了下文,前几天有辽宁营口企业来看过,和开发区谈过之后也没了消息。”知情人士介绍说。

事实上,宝利的危机并非始自今日,早在2011年7月,黑龙江省环保厅已经对该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了处罚。“说是造成水污染,大家都知道这个厂子有污染的。”

2011年8月11日,依据《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黑龙江省环保厅对该企业处以三十万元罚款,并要求其年产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停止生产。

“这是宝利最核心的部分,被要求停产影响肯定很大。”

最初宝利进入绥化经济开发区之时被寄予厚望,知情人介绍:“当时政府给了碧桂园的一套别墅和一辆奥迪车作为奖励。”

绥化市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表示,至2015年年底,绥化市建成光伏产业及其配套类项目10个,投资总额6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实现“中国北方光伏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现在两个最主要的企业都出现了问题,目标靠什么实现?”

被光伏“逼死”跳楼的破产企业——浙江诚兴光伏

2012年8月3日下午4点37分,浙江诚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诚兴光伏”)董事长、44岁的李飞从四楼办公室走到六楼,纵身跃下,直到5点25分,他才在办公楼的背面被员工发现,在二楼工作的李飞妻子当场昏厥。

但3天后,8月6日,一份《诚兴光伏老板跳楼中硅难辞其咎》的声讨书在网上流传,其中指出李飞的死,是为浙江中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硅公司”)提供担保所致,而中硅公司正是隶属于此前因老板胡福林跑路事件被广为关注的温州信泰集团。2000万能把老李逼死?”诚兴光伏一名员工对此断然否认。

外界曾经推测,这名光伏企业老板的跳楼身亡,是光伏行业一片哀鸿的又一个案例。尤其是在频遭美国、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冲击下,不少光伏企业濒临破产边缘。但这些或许并不能作为诚兴光伏经营状况的参考。

和尚德、赛维LDK等大型光伏企业不同,年销售额2个多亿的诚兴光伏的主营产品主要是小组件和一些光伏应用产品,销往非洲、东南亚、中东,以及我国西藏、北方等市场,而不是欧美这一主流市场。企业订单已经接到9月,也保持着与全国各地经销商的生意往来。

[#page#]

诚兴光伏也曾考虑过扩张国内市场。去年李飞曾到河北、河南、安徽等地考察,和当地政府交流,准备投资1亿元,想让对方多给点工程项目,但最终因为一些政策原因和条件谈不拢,为人处事一贯稳当的老板娘拍板否决了。

此外,作为8名浦江老板组建的浙江众毅集团中的一名股东,李飞最近还分到了1亿~2亿集团投资于石家庄和浦江房地产项目的分红。众毅集团年产值50亿元,旗下企业包括钢铁、金矿、水晶、物业、建筑等。

记者得知,当时是胡福林和浦江的另外一家企业联合投资中硅公司,这“另外一家”企业的股东出面和诚兴光伏谈合作贷款。“我和老板当时去的时候,老板还说,连(胡福林)面都没见过,就保一块儿了。”

中硅公司的总经理曾表示,中硅公司去年的确因资金紧张出现过一些状况,但随着政府稳定了情况,目前经营较为正常。他们也正在积极和诚兴光伏进行脱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