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平板时代“盈利拐点”是否存在
2007-02-05 11:48:18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说,最大软肋就是没有核心技术,而这次没有核心技术绝不是CRT时代那么简单。中国彩电产业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理念下,完成了整个产业的布局和架构的,但完成最彻底的是引进,其余三项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最终被弱化掉。这也是在今天全球彩电业呈现多元显示技术的趋势下,中国彩电产业依然缺少核心技术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凭借Made in china,为人“做嫁衣”换取微薄的OEM加工费。
看看多元显示时代全球的彩电巨头都在干什么。索尼,当其意识到在等离子电视机技术上没有核心技术时,采取果断措施放弃了等离子电视机的市场参与和竞争,转而与韩国的三星合作在液晶电视机技术上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重新确立其在液晶电视机产业和市场的竞争地位,短短的一年时间,索尼以其BRAVIA技术再次上演了CRT时代“特丽珑”的神话。
索尼的产业战略架构非常值得中国彩电企业认真研究和学习,尤其是在取舍之间如何扬长避短。索尼台湾创新研发中心总经理山口二男的话耐人寻味“液晶电视,这不是一项可以支撑产业长久发展的产品。原因很简单,液晶无法自行发光,需要另外的背光设计,这对环境、能源的负荷都太高。此外,面板尺寸很快地也将遭遇大型化的瓶颈,这些因素都将使液晶电视无法长久发展。过去索尼开发出许多引以为豪的电子产品,除了功能创新外,其实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索尼自行掌握了关键零组件的技术与来源。自行掌握关键零组件是我们重要的策略。”
松下作为全球等离子电视技术的领军企业,紧紧抓住等离子技术进行深入研发,将等离子屏的制造规模和市场需求节奏牢牢控制在其手中,并没有被液晶电视阵营发动的“等离子电视不如液晶电视”的口水击退,反而在近期加大了在等离子屏上的投资,继续推进等离子在全球市场的需求。日立也同样如此,而这两家日本企业在手中掌握着等离子屏的制造技术的同时,在液晶电视技术和市场上同样拿到了利润。
夏普,尽管在液晶电视市场上的风头正劲还只是一两年之间的事,但是夏普自1990年代中期转型到液晶电视之后,立足于液晶电视基础技术的研发,一直以技术引领着液晶电视制造技术需求的先河。从夜晶屏从8代到9代,很快将进入到10代,那一次不是在夏普的引领下完成的?
三星和LG这两家韩国的企业,在液晶和等离子上展开的双线投资战略,使其牢牢地控制着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三星也在紧紧地盯着OLED技术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
纵观这些全球的彩电巨头,绝不仅仅是因为其掌握了单一的液晶屏和等离子屏的制造技术而在产业界引领多元显示技术的趋势和潮流的,而是其在全球多元显示技术时代的基础技术战略为其奠定了核心竞争力。
当液晶和等离子90%以上的成本被关键组件占去之后,对不掌握液晶和等离子关键组件任何一环的中国彩电企业来说,在10%的空间内可以压缩的成本只有廉价的劳动力了。
在液晶和等离子领域,中国彩电企业投资了吗?
即使是今天投资,还能获得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吗?
在未来的多元显示技术上,中国哪家彩电企业参与其中了?
在关键组件技术和材料上哪家中国彩电企业投入资源了呢?
没有投入就想获得核心技术可能吗?
人们也看到一线曙光,那就是长虹开始自己投资建设等离子屏的生产制造基地,这对一直缺失核心技术的中国彩电业来说也是一项填补空白之举。
可是当一个产业的绝大多数制造商都将自己的利润建立在上游制造商的降价基础和空间上时,这个产业的生存能力就很值得怀疑了。中国彩电产业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呓语着2007年将实现“盈利拐点”。此为疑问之二。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