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煤顶牛难达价格协议 五大电企希望政府干预
在刚刚过去的煤炭订货会上,煤企与电力公司在短兵相接后冷落收场。五大电力集团并未签下一份实至名归的合同,电煤谈判的供需双方陷入胶着状态。
胶着归胶着,日子还得过。正如中煤能源(6.60,-0.04,-0.60%,吧)证券部的工作人员所说的一样:“这么大个国家,难道谈不拢了,煤炭企业就卖不出去煤,电力公司就不发电了么?”
而就煤电企业谈判失利之后,电企寄希望于政府出面干预,但是煤企却希望政府不要插手,进一步推动煤炭的市场化。
煤企市场化大势所趋
在煤炭订货会前,一位国家发改委的官员曾表示,政府绝不插手干预。我们只能呼吁,双方尽量要合理定价。
在价格谈崩后,记者致电多家上市电企,不是无人接听,就是一直繁忙。晋煤集团、大同煤业等公司的董秘纷纷表示:“公司已派专人参与该会,但结果还未发回,尚不清楚。”
中电联新闻处也表示:“现在是敏感时期,我们不清楚后续发展,也不方便发表什么评论。你们还是咨询发改委能源局有何动向吧。”
平安证券煤炭行业高级分析师陈亮表示,关注“价格谈判”没有实际意思,市场供需才是关键。就像2008年初签订的合同一样,随着价格的一再上涨,实际上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执行。
“如果政府不出面干涉,2009年电煤价格随行就市的话,既可以更好地理清煤炭的市场价,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煤炭的市场化。”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坦言。
对于煤企期望电煤的市场化,还是采取政府干预,中煤能源的证券部并没有给与正面回应。但该部门表示:“国家目前提倡的还是市场化。我们当然希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了。”
上述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亦表示:“煤炭跟电力不同,煤价最好就是市场化,将价格完全放开,而电力因为是公共用品需求刚性,所以不能放开。最好就是政府根据电企采购市场煤的价格,以某种方式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
电企寄希望政府出手
“市场煤、计划电”由来已久,但政府出面干预电煤也不是没有先例。在2004年年底的全国煤炭订货会上,由于最终“谈崩”,造成合同的“有量无价”。国家发改委于次年的4月发文,确定了8%的价格涨幅。
由此可见,当时政府介入后还是站在了市场的这一边。但即使如此,本次价格谈崩后,电力方面仍寄希望于政府出手。
据报道,一家发电厂权威人士,希望国家能及时出手,像前年那样,煤电双方实在谈不下去了,最后强行规定双方签合同。
2008年12月29日,五大发电集团之首——华能集团新闻处也在电话里向《证券日报》证实:“目前,公司赴会的人尚未回来,具体情况还未明确。但还是签订下合同更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而目前,火电企业的成本高企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仅五大电力集团就亏损了268.36亿元。其中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分别亏损34.07亿元、59.65亿元、60.71亿元、65.46亿元、48.47亿元。
因此,东方证券一位电力分析师认为:“短期看来,暂时无法就价格达成协议。但长期看来,在政府的出面协调下肯定会达成一个协定的。”
此外,终端销售电价的需求和调整也给发电企业压力不小。“从用电结构来看,长期而言居民用电是便宜的,应该上调,但居民用电其实只占15%左右;用电大头还是工业用电,占比高达75%,但在目前宏观经济走下坡的情况下,已经有部分省市调低了工业用电的价格了。如果再往上游传导的话,发电企业确实吃不消。”上述电力分析师分析道。
因此,“电煤价格想要完全市场化是不太可能的,政府应该会出面协调。”上述分析师或许也能说明五大电力集团迟迟不肯签订合同,寄希望于政府来分配各方利益的原因所在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