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机械工业逆势强劲增长
2009-03-18 11:12:29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全国机械工业增速明显下滑,但湖南省机械工业依然强劲增长,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
湖南机械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机械行业1791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1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45.62%;工业增加值6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9%;主营业务收入1980.89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出口交货值1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61.78%;实现利税199.81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我国机械工业增速下滑。但记者发现,湖南机械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不但没有放缓,反而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速2.5和3.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20个百分点。那么湖南机械工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黄东红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是调整中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推动着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结构
近几年,湖南机械工业加大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先后建起了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南车株机、株洲车辆、南方航动、湘电股份、江麓机械、江南机器、益阳橡机等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有6家企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初步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大大加快了新产品开发的步伐。2008年规模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63.88亿元,比上年增长44.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了26.66%,一些重点领域的产品研发相继取得突破。中联重科研制成功世界输送强度最高的C100混凝土输送泵,三一重工研制成功世界最长臂架(76米)混凝土泵车,湘电集团研制成功我国首台220吨电动轮自卸车,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六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我国首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车辆在南车株机成功下线,山河科技研制的首批三种型号的轻型飞机试飞成功,衡变公司承担的用于我国“首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4台百万伏级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一次性研制成功。一大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新产品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集群发展提升组织结构
发展过程中,湖南机械工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设备和汽车四个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在招商引资、园区规划和政策资金安排中重点引导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衡阳和湘潭为中心的电工电器产业集群,以株洲为中心的轨道交通装备集群,以长沙、湘潭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在全省机械工业13个分行业中,2008年上述四大优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已分别占全行业的68.77%、82.01%、68.33%、69.22%、70.12%。其中工程机械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集群的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不断增强。中联集团、三一集团在2007年成为湖南机械首批百亿元企业的基础上,2008年两家企业的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都超过了200亿元;长丰集团和株洲电力机车的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过30亿元的企业还有湘电集团、衡阳特变电工、福田长沙汽车厂等一批企业。
外向发展提升市场结构
为改变湖南机械工业外向度低、过分依赖国内市场的局面,近几年该省重点推进机械工业国际化发展战略。2008年,行业对外扩张进一步加速,中联重科年内一口气收购了陕西新黄工、湖南车桥、华泰重工、信诚液压和世界混凝土机械前三强之一的意大利CIFA公司,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2008年5月,三一的德国公司正式开业,决定在德国投资1亿欧元购地建厂;南车时代电气出资1亿元收购世界著名半导体企业英国Dynex(丹尼斯)公司;山河智能也注资1亿元切入煤炭装备制造业。从2008年7月开始,湖南机械工业进出口首次出现顺差。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0.83%,实现贸易顺差1.77亿美元。
着力建设“一体两翼”新构架
2009年,湖南将机械工业的调控目标确定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8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5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利税总额20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5%。湖南省机械办主任黄东红告诉记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湖南今年将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和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等六项工作。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着力建设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基础零部件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新构架,瞄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装备制造基地”目标,努力把湖南机械工业打造成低消耗、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业,为“两型社会”建设和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湖南机械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全省机械行业1791家规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1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45.62%;工业增加值6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9%;主营业务收入1980.89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出口交货值1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0.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9亿元,比上年增长61.78%;实现利税199.81亿元,同比增长12.1%。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8年我国机械工业增速下滑。但记者发现,湖南机械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不但没有放缓,反而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速2.5和3.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近20个百分点。那么湖南机械工业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黄东红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是调整中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推动着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结构
近几年,湖南机械工业加大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先后建起了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南车株机、株洲车辆、南方航动、湘电股份、江麓机械、江南机器、益阳橡机等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有6家企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初步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大大加快了新产品开发的步伐。2008年规模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563.88亿元,比上年增长44.3%,新产品产值率达到了26.66%,一些重点领域的产品研发相继取得突破。中联重科研制成功世界输送强度最高的C100混凝土输送泵,三一重工研制成功世界最长臂架(76米)混凝土泵车,湘电集团研制成功我国首台220吨电动轮自卸车,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六轴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和我国首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车辆在南车株机成功下线,山河科技研制的首批三种型号的轻型飞机试飞成功,衡变公司承担的用于我国“首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4台百万伏级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一次性研制成功。一大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新产品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集群发展提升组织结构
发展过程中,湖南机械工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工程机械、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设备和汽车四个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在招商引资、园区规划和政策资金安排中重点引导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长沙为中心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衡阳和湘潭为中心的电工电器产业集群,以株洲为中心的轨道交通装备集群,以长沙、湘潭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在全省机械工业13个分行业中,2008年上述四大优势产业的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已分别占全行业的68.77%、82.01%、68.33%、69.22%、70.12%。其中工程机械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在全国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集群的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也不断增强。中联集团、三一集团在2007年成为湖南机械首批百亿元企业的基础上,2008年两家企业的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都超过了200亿元;长丰集团和株洲电力机车的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过30亿元的企业还有湘电集团、衡阳特变电工、福田长沙汽车厂等一批企业。
外向发展提升市场结构
为改变湖南机械工业外向度低、过分依赖国内市场的局面,近几年该省重点推进机械工业国际化发展战略。2008年,行业对外扩张进一步加速,中联重科年内一口气收购了陕西新黄工、湖南车桥、华泰重工、信诚液压和世界混凝土机械前三强之一的意大利CIFA公司,从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2008年5月,三一的德国公司正式开业,决定在德国投资1亿欧元购地建厂;南车时代电气出资1亿元收购世界著名半导体企业英国Dynex(丹尼斯)公司;山河智能也注资1亿元切入煤炭装备制造业。从2008年7月开始,湖南机械工业进出口首次出现顺差。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16.4亿美元,同比增长70.83%,实现贸易顺差1.77亿美元。
着力建设“一体两翼”新构架
2009年,湖南将机械工业的调控目标确定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5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工业增加值80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50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利税总额20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5%。湖南省机械办主任黄东红告诉记者,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湖南今年将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和推进重大装备自主化等六项工作。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着力建设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基础零部件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新构架,瞄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装备制造基地”目标,努力把湖南机械工业打造成低消耗、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业,为“两型社会”建设和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