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太阳能产业发展纪实
全年日照时数2757小时,使威海成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城市。
而威海人也并没有辜负“阳光”的这份“眷顾”。如今,“太阳能”正走进威海市民的生活。
华联公交站点的太阳能站牌,夜晚为乘车的市民点亮一盏灯;新威路与昆明路交叉路口的太阳能智能化信号灯,可代替交警指挥;悦海公园的太阳能发电绿色长廊,集环保和休闲于一体;乳山永达建筑有限公司在办公楼屋面上安装了约30平方米的光伏电池板,可基本满足厂区路灯照明需求;正在建设的市民文化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光伏屋面工程……
威海的太阳能产业在崛起。正在顺利推进的太阳能示范工程———联电乳山1万千瓦光伏发电站项目是山东境内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示范作用和拉动效应巨大;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
威海大步向“阳光城市”迈进。
从“补充”到“替代”,太阳能成长为支柱型绿色能源
4月28日下午,一直致力于太阳能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在扬州科技创新报告会上坚定地说:“保护环境需要可再生能源。从科学原理角度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之一,将逐步成为中国能源的绿色支柱,从补充能源成长为替代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可再生环保能源的渴求越来越迫切。凭借可再生和环保等特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太阳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
据了解,安装100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每年可发电12万KWH。按照目前中国火电厂煤耗,可节省标准煤43.2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19.6吨/年,减排二氧化硫3.6吨/年。
发展太阳能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大部分欧洲国家政府对太阳能发电也都有利好的政策推动和税收优惠。以德国为例,它在购电价格方面规定,实施光伏项目的居民或者企业,向国家电网高价出售电量,而以普通电价来支付电费,可以从中获利,带动了太阳能光伏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近年来,中国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了国内太阳能产业快速良性的发展。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累计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29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1188兆瓦,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为加快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有条件地对部分光伏建筑进行每瓦最多20元的补贴。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形成了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讨论稿,很多省市在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意见中,也纷纷对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点和保障措施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划计划。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这一连串的利好消息,使太阳能发电的经济吸引力日渐明显,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也更加光明。
资源优势+政策扶持,威海太阳能产业蓄势待发
威海“绿色环保”的城市品牌已享誉全球,人居、生态、旅游的城市发展格局已形成特色。随着城市的发展,巩固和提升威海“绿色环保”城市品牌特有的优势,显得极为重要。
“威海太阳能资源丰富,又是一座环保城市,从威海的光照强度和城市发展来看,适宜发展太阳能应用。这对于威海继续擦亮人居城市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实现环保、节能等效果。”6月12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来威参加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现场技术交流会时说。
据了解,威海全年日照时数为2757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每平方米5040兆焦耳,太阳能年总辐射值相当于731亿吨标准煤,仅次于日照最丰富的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属于次丰富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威海拥有了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丰富的资源基础。
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科科长程剑说,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发展太阳能发电将会使威海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商机。
“这是全球最大的非晶硅光伏屋面工程,环保、节能。”7月8日,市民王项指着已经落成的市民文化中心光伏屋面工程骄傲地向来威旅游的朋友介绍。
市民文化中心光伏屋顶项目采用的是由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研发的“用于建筑的大型光伏构件”。6月11日,省建设厅邀请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龙文志等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该科研项目进行科学鉴定。大家一致认定:这项工程技术性能高,可满足建筑幕墙、屋顶等场合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我市太阳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得到快速发展。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等市领导对我市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应用非常关心,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指导。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王培廷提出了《中国应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山东省威海市为试验生产试点城市的建议》。今年6月份,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基地和光电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产业招商的新亮点。
政策方面,我市在《自主创新规划(2008-2012)》中提出,新能源方面,着重开发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新型光伏发电系统、潮汐发电等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威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中提出,在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加快培植延伸风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新能源产业链条,逐步建立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体系;积极发展未来具有巨大潜力、近期又有一定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技术。既要重视近期适宜应用的风电、核电和太阳能热利用,也要重视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液体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目前,我市光伏企业已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山东省科研项目:2007年12月,“并网光伏电站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2008年7月,“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项目列入住建部产业化基地;2008年12月,“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列入住建部、科技部“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近日,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预计年底投入生产,届时可实现装机容量12兆瓦。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革新,二期工程中将实现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降低。近年来,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几年时间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达1400万左右。目前,中玻光电有限公司的非晶硅薄膜电池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
位于乳山的山东蓝红光电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一期工程将于7月下旬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美元,规划建设66条非晶硅玻璃电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产非晶硅玻璃电砖330兆瓦,销售收入可达到8亿美元,利税3亿美元。
一向看好太阳能利用的威海福长太阳能公司,也在进行照明系列的光电产品的生产。该公司负责人毕复长说,20多年前,他们就看好了这一阳光产业。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光电照明产品生产、销售和安装的一条龙服务,市区很多地方的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路灯都是福长的产品,市民评价也不错。
目前,以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威海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具备从设计、施工、产品供应、系统集成为一体的一条龙行业服务的能力,为威海下一步发展太阳能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了大项目的聚集。由台湾联华电子有限公司在乳山投资的1万千瓦光伏发电站项目正在进行土地预审手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作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该项目主要利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一期投资3.983亿元。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1200万度,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达 10476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约达33.6吨。该项目将成为山东境内首座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示范作用和拉动效应将非常大。
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热”也在威海大地蔓延。乳山永达建筑公司投资8万元,在办公大楼屋面上安装了约30平方米的光伏电池板,发电功率为 1000瓦,基本可以满足厂区路灯照明需求;文登的英特曼并网电站,光电面积366平方米,发电功率达到18.48KW;在荣成苏山岛上,已经建起了独立供电系统;威海市悦海公园绿色长廊光电面积270平方米,可满足周围部分灯的照明。此外,在市区、在乳山,都能看到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站牌的影子。“太阳能”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抢滩光伏发电产业,推进配套产业发展
市委书记王培廷认为威海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优势明显。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的《中国应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山东省威海市为试验生产试点城市的建议》中提出,威海市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自然和人文条件、研发条件和产业基础,建议把威海市作为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试点城市。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此建议给予答复:在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规模,以太阳能光伏屋顶及幕墙等为重点,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设计和施工指南等工作中,我们将采纳您建议的有关内容。
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科科长程剑说,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前景非常光明。目前,我市正在下大力气推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研发及制造产业的发展,将充分发挥乳山1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示范作用和拉动效应,推进光伏发电配套产业发展。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思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合理开发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地制宜推进光伏发电的试验性开发,重点发展光伏电池板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突出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全力拓展延伸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条。着力支持企业进一步加大前期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现有光伏电池板生产技术为切入点,全力攻关,争创核心技术优势,抢滩国内外光伏电池板市场,推动产业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认为,威海适宜发展太阳能光伏建筑。因为威海地处东部沿海,土地资源紧张,但大量房顶闲置,可利用现有的和将来建设的房屋屋面,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组组长龙文志在威参加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现场技术交流会时表示,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他说,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和成本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太阳能光伏电能将替代传统火力电能,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所以我们要把发展太阳能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把发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提高到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位置。这也是未来最大的历史性机遇与社会发展方向。
对于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威海中玻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军充满信心,但他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都是政策性行业,必须依靠大量的政府补贴或法规的支持,才能进入商业化应用。吴军希望,市政府能参照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制定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设立专项扶持基金,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的搭建、载体打造和企业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的引导、应用示范工程补助等。同时,研究制定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企业税费优惠政策,相关部门全力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针对目前存在的光伏发展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赵玉文说,国家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政策,预计下半年中国将推出“金太阳计划”,启动上网电价,这对于光伏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企业还是要着力提升光伏制造技术水平和光伏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保持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