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2024电机评选 广告 2024秋季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iPhone掠夺巨额利润 国内厂商反击无力

2011-12-02 14:33:56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摘要:  近期有篇消息令人瞠目:一份由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称,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可获得其中利润的58.5%;利润第二高的是原物料供应国,占21.9%;而中国大陆作为iPhone主要组装地,仅能获得1.8%的利润。

关键字:  iPhone,  苹果公司,  IT产业,  智能手机

近期有篇消息令人瞠目:一份由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作撰写的研究报告称,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可获得其中利润的58.5%;利润第二高的是原物料供应国,占21.9%;而中国大陆作为iPhone主要组装地,仅能获得1.8%的利润。

此报告一出,立即引起了众人的讨论。有网友对此感慨道,“(国内分享苹果利润最少)是当然的了,谁让咱们没有能力创造呢?”“大家都觊觎那最高的利润,但是你得有实力才可以”。

有分析认为,苹果公司的变革力会持续影响全球经济,这对其他IT产业链的考验是严峻的,尤其是刚刚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IT业。从这个报告中明显可以感受到,中国目前仅处于苹果利润塔的最底部,只能分享最低的利润,这是国内IT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iPhone掠夺巨额利润 国内厂商反击无力前景堪忧

iPhone掠夺巨额利润 国内厂商反击无力前景堪忧

对于苹果的高额利润,有资深业内人士称,每个手机厂商能够从自己产品中分得50%利润的情况较为少见,更何况高于这个数字。所以说苹果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一般厂商。

对于很多手机厂商依赖的电信运营商,苹果也并不巴结他们。有联通人士曾诉苦说,公司主要借助iPhone吸引高端用户,由于给予其高额补贴,因此销售iPhone并不能给联通带来客观收益。而且国外运营商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有业内人士对此也表示,每一代iPhone在上市时都会出现粉丝排队购机的场面,但运营商实际上并未捞到好处,为了销售iPhone,运营商需要对其进行高额的补贴来捆绑合约,而从用户手中拿到的钱还不够话费补贴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于苹果在渠道和定价上实行严格控制,渠道商从iPhone上也无法获利太多。

来自IDC的数据显示,自从2007年苹果推出首款iPhone之后,使得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急速增长。

iPhone在成为“神机”的情况下,也成为了包括国内企业在内的众多手机厂商竞相模仿的对象:在iPhone推出后,许多厂商纷纷同样推出与其有相似“长相”的智能手机产品,并且,苹果的“饥饿营销”模式,也被手机厂商借鉴。

有媒体在总结iPhone有哪些策略可供学习时写道,例如苹果应用商店给第三方开发者带来很多收益,这和苹果率先实现这种模式有很大关系。随着用户群和开发者团队的逐渐增多,带来的从众效应和财富示范效应,让苹果模式反复得到认可,从而刺激更多的开发者选择在iOS系统下进行开发。

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如何在借鉴苹果这一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产经观察家曾高飞对IT商业新闻网表示这很困难。“由于苹果品牌号召力巨大,能吸引很多发烧友前去,而中国企业不具备;其次,苹果的APPStore平台已成规模,而且这种规模是跨国界的,全球的,能吸引全球的开发者精英投奔。中国企业不具备。第三,苹果内部就人才济济,既能做好开发的抛砖工作,又能做好引玉工作。国内企业,没有这个人才基础和成功基础。即使是集全国之力,都达不到这一点”。

通信专家马振贵也对IT商业新闻网记者表示,首先,苹果的模式是不是可以复制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其一、iPhone抑或iPad的产品优越性和成本控制,国内企业本身的产能不大,在这方面不可能超越。其二、单纯从模式来说,因为APPStore的先入为主,大量的第三方开发者注入其中,使苹果的应用模式非常广泛,虽然不可否认的会有大量的沉淀和垃圾堆积,也很容易被埋没,但是因为本身的基数大,和下载量大,更容易得到开发者的认同。其三、模式的借鉴可以,但更主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产品定位是哪里,并有针对性地针对自己的定位进行相应的服务延伸。而这恰恰是国产手机的软肋。

有分析认为,对手机厂商和运营商来说,模式带来的平台效应很重要。目前国内手机企业均采用谷歌Android系统,这是一个开源的系统,但是这个平台并未形成合力,这就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技术人才在这个平台下淘金。

曾高飞对记者表示,自己对于这种现状的改变比较悲观,因为即使国内有这种意识,也都是以抄袭为主,目前很少有创新的,而形成创新共识和氛围,又受到很多限制。

也有观点表示,苹果独有的饥饿营销模式很难学,因为这是苹果品牌优势带来的一种市场追逐。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其实并不需要学习这种模式,而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细分市场,推出新型的个性化产品。

对此,马振贵认为,国内手机企业根本玩不了饥饿营销,吸引开发者到自己的平台也很难做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开发,或者自己出钱,有偿笼络开发者,积攒起人气再说。

曾高飞则对记者表示,国内企业本身的产品是没有资格玩饥饿营销的,即使有,也只是暂时的,经不起市场考验。如果这样玩,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但很多企业采用Android系统,倒是可以动员本企业的科研力量,为Android系统的应用软件的开发添砖加瓦。“目前来看,国内很多手机企业只有一种自残式玩法,就是把XX作为超越对象,动用媒体资源,使劲吹嘘,在消费者中形成强烈的期盼效应,然后谎称推限量版,短暂性地欺骗一下消费者”,曾高飞说。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