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工业机器人公司面临技术底子薄

2012-11-22 14:55:10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501

摘要:  日前,第十四届高交会工业机器人与工厂自动化论坛座无虚席,多数人从中看到了工业机器人蕴藏的巨大商机。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事业二部总经理常海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节点已经到来。目前,汽车行业是机器人订单最大的行业,食品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熟,电子行业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快的行业。工业机器人正在改变着中国制造业的人力生态

关键字: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制造业

日前,第十四届高交会工业机器人与工厂自动化论坛座无虚席,多数人从中看到了工业机器人蕴藏的巨大商机。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事业二部总经理常海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节点已经到来。目前,汽车行业是机器人订单最大的行业,食品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熟,电子行业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快的行业。工业机器人正在改变着中国制造业的人力生态。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图

人口红利消失

“欧洲、美国、日本的生产线自动化比中国超前很多,日本每一万个工人中有400个是工业机器人,欧盟每一万个中有250个,而中国只有20个,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前景巨大。”ABB(中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迟永琳在论坛上给出这样一组数据。

ABB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提供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全球500强企业,因为看到中国工业自动化的潜力,他们早已在上海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

同样看好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还有中国本土公司,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依托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研发能力发展壮大。

新松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表示,2011年中国使用工业机器人22600台,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公司三季报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47.95%。

业内普遍认为,2014年将成为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拐点。这与中国即将经历的“刘易斯拐点”相关,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

很多专家预测,中国在2014年前后会进入刘易斯拐点,其中的显著影响是,人口红利的消失会使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机械的需求会在今后几年大规模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使加工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招工难问题在沿海地区显现。

一位在苹果生产线上的富士康员工曾对本报记者说,因为赶订单,他的加班时间每月达到80个小时,月工资超过4000元,这样的工资水平显然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工业机器人也成为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看好的下一个产业。2011年,郭台铭曾表示,未来将用30万台机器人代替100万名工人,用来取代生产线上具有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等特性的工作。富士康研发出的首批机器人从2010年起已在山西晋城园区投产,2011年该园区的机器人产能将达到一万台。

论坛上,一位富士康PCEBG系统咨询处员工拒绝向本报透露富士康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进展。但近期有媒体报道,进展并不如预计的顺利,现在富士康上马的机器人数量不到30万台的1/20。

与之对应,近年来,为了缓解人力成本压力,富士康逐渐将生产线转移到郑州、成都、烟台、衡阳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地城市。

本土公司底子薄

深圳骏腾发自动焊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主管陈芳给本报算了一笔账,一台机器人焊接系统可以替代三个工人,成本一般20万元左右,使用期可达到五年以上,人工成本按照每人4万元计算,两年就能收回成本。

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需要几个条件。迟永琳说,首先是降低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同时工业机器人要适应制造自动化基本架构,生产线上还要有与工业机器人相适应的物流技术发展。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较晚,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喷漆、搬运等工业机器人样机;90年代起,在一些行业有所应用;到了21世纪后,中国本土的一些机器人公司成立。

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表示,本土机器人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技术底子比较薄弱,核心技术与欧美差距较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很少。

据机器人(300024.SZ)公告显示,11月1日、9月26日,该公司分别获得政府补助资金100万元和274万元,7月26日,获得财政支持1750万元。可见,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正成为受政府财政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