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与益茂 施正荣与陈恒龙双生兄弟共拓新能源路

2012-12-30 11:00:05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5243

摘要:  施正荣,尚德电力创始人,曾经的中国首富,2008年的《财富》杂志评选施正荣为亚洲年度经济人物代表,并以“太阳神”相称。陈恒龙,益茂电动汽车董事长,谁能想到这两海归博士竟是孪生兄弟,命运使他们分开,却又让他们共同走上新能源之路。

关键字:  施正荣尚德电力陈恒龙益茂电动汽车新能源

施正荣,尚德电力创始人,曾经的中国首富,2008年的《财富》杂志评选施正荣为亚洲年度经济人物代表,并以“太阳神”相称。陈恒龙,益茂电动汽车董事长,谁能想到这两海归博士竟是孪生兄弟,命运使他们分开,却又让他们共同走上新能源之路。

施正荣原本不姓施,而姓陈。1963年,施正荣出生在江苏扬中的偏僻乡下,出生后就与自己的双胞胎兄弟即陈恒龙分开,被送给一户姓施的人家。为了让他能够读大学,他的父亲施贯林让他另外3个孩子全都退了学。

施正荣与陈恒龙

图为: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左)和双胞胎哥哥益茂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恒龙

而施家这个唯一完成学业的孩子也果然争气。在长春读完本科后,他到上海读了研究生,然后又取得了公费赴澳大利亚留学的资格,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并于1991年获博士学位。学业结束后他就已经成为家庭的骄傲,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取得了澳大利亚公民的身份,成为当地的太平洋太阳能电气公司的研发团队负责人。

但是这还不够,他需要的是一个更大的成功。2000年,他携带着自己的妻子张唯和两个在澳大利亚出生的男孩返回中国内地,四处寻找创业机会。他一度被人讥笑为骗子,而终于在现在的公司所在地无锡找到了知音,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施正荣或许没有料到,当其回国到了无锡发展,在引入了8个国有股东并成功让这些股东于尚德电力上市之前退出股份之后,尚德进入了高速的发展阶段。2005年年底上市后,施正荣在2006年成为了坐拥150亿元资产的纸上富豪,创造出“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江苏光伏看无锡,无锡光伏看尚德”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神话。

[#page#]

与施正荣同样具有创富神话的还有一个人,他有着与施正荣一样的勤奋、一样的执着、一样的商业天分,甚至,有着难与施正荣分辨的容貌,施正荣的孪生兄弟陈恒龙。

陈恒龙

陈恒龙

2009年太湖博览会于9月18日在无锡举行,在太博会的九大活动之——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上,各大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招徕客户。其中,国内太阳能产业“老大”尚德电力气势恢宏的红色主题特装展台特别引人注目,就在斜对面,蓝色基调的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展间也因那辆红色小巧的电动汽车备受关注。

一红一蓝,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这两家企业的当家人却是渊源匪浅,原来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正是施正荣博士的孪生胞兄陈恒龙博士。

陈恒龙,生于扬中,从小聪慧过人,学习成绩出众。1988年,他成功留学美国,经过几年努力顺利完成学业,并加入了美国杜邦公司。对于普通人来说,陈恒龙已经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但是骨子里那种天生的不安分以及对自己苛刻的要求,使得陈恒龙在杜邦仅仅工作了半年便毅然辞职,走上了一条自主创业的道路。

创业是艰难的,身在异国创业更是难上加难。仅凭着勤劳和智慧,经过几年打拼,陈恒龙的“美国麦恩斯制药集团”已如日中天。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2006年,突然萌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终于有一天,再也按捺不住的陈恒龙迅速得在半年内安排好了一切,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作为在美国研究了20多年动力电池的专家,2008年,陈恒龙经中科院广东分院介绍,来到常州市成立了江苏益茂,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研发及制造。

陈恒龙的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坐落在常州武进高新区,注册资金一亿港币,一期投资一亿人民币,已建成的高能动力电池厂,一期工程车间面积2万平方米,共装机9条生产线,拥有近3000万Ah/年的生产能力。该公司是国内有限的几家从事纯电动力汽车研发、生产的企业,目前电动汽车已实现产业化,年产量可达1000辆左右电动大巴,已经成长为长三角地区动力锂电规模最大的企业。

施正荣的尚德电力在无锡乃至全球都赫赫有名,陈恒龙的电动汽车却是个新概念。谈起电动汽车,陈恒龙兴致勃勃,“相比混合动力的过渡性产品,我们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一步到位,绝对的零污染。”据介绍,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利用电网的电充进特制的锂电池,安装上汽车就可以安全行驶了。而且这种纯电动汽车行驶成本低廉,100公里只需耗10度电,“跑起来成本相当于燃油的十分之一!在传统能源价格日涨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未来新宠。”

在陈恒龙看来,发展电动车要尊重国情,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要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必须根据电动汽车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去定位技术和市场,这样才可能拿出成熟的产品。什么是中国国情?其中之一就是人均收入不高,那么多使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家庭,其实都盼望开上汽车,微型电动汽车可以满足他们交通工具升级的需求。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page#]

政策不能阻碍市场的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对微型电动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一直都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虽然业内有人喊出,不能把微型电动车的发展“妖魔化”,它是否存在市场的需求是判断能否发展微型电动车的根本依据。但相关部门至今也未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很多企业到目前也未获得生产许可,产品没有进入公告目录管理。

目前国家政策对于低速电动汽车采取不利于其发展的战略路线,而江苏益茂目前却正在扩大建厂,准备投入低速电动汽车的生产。

政府管理部门对相对低速短里程的电动车一直采取遏制态度,不发牌照、限制运行,工信部等主管部门也未制定低速电动车标准。针对政策的不落地,陈恒龙表示,目前的市场和政策尚处在博弈的阶段。市场与政策是不相悖的,市场不会因为政策的打压而减少其应有的需求。低速电动汽车符合电动汽车发展的客观规律,更符合中国的市场特色和规律。作为企业,要做的是怎么去适应市场的发展。

陈恒龙说:“我们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技术、市场和社会发展规律,制定出符合中国电动汽车发展规律的政策。同时企业也要加大低速车的投入,低速不是低技术、低标准,应该按照乘用车的标准来设计和生产,建立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让消费者放心,也让政府放心”。

陈恒龙还透露,实际上工信部已经在着手对低速电动车的检测和规划,有条件准入一批企业发展低速电动车。据记者了解,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允许低速电动车发展的。

据记者了解,低速电动汽车市场其实很广泛,主要是在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以及在国外等区域都有一定市场。二三线城市交通不是很拥堵,消费层次相对也要薄弱一些,所以低速电动汽车在这些地区发展的话既减轻了当地人的交通压力,也顺应了当地的发展需求。据陈恒龙介绍,益茂目前的微型电动汽车以及低速电动汽车的厂房正在建设中,计划今年年底开始投入生产,明年低速电动车的销售目标是2万台。

针对纯电动汽车的“蹩足”,在陈恒龙看来这只是一个发展阶段。纯电动汽车应该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市场上也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目前就市场的情况而言,纯电动汽车还唱不了主角,成熟度也不高,只能承担一些短距离的点对点的运行、以及短距离的低速运行。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据记者了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四个方面:

第一,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还不够高,无法满足汽车长距离的运行。

第二,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隐忧,也是动力汽车发展过程中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安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第三,高速度下的控制技术有待完善,由于发展速度太快,导致很多企业在技术控制方面过不了关。

第四,目前锂离子电池成本很高,还满足不了商业运营的要求。

陈恒龙说:“如果能够把这四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动力汽车可以说是上了很高的一个台阶”。

由于纯电动技术的电池技术还不太成熟,虽然行业未来的终极目标是纯电动,但是目前不能完全主导整个市场。而混合动力作为过渡产品,是很好的节能减排的车种。相对而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较为成熟,节能效果显着,所以目前占据主导市场。

[#page#]

做锂电池是基于掌握核心技术与降低成本

目前,中国很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尤其是电动汽车企业都选择自己开发锂电池。益茂最大的两块业务就就是电池和客车,各占益茂50%的份额。益茂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年产量目前是3000万安时,有20%的产品是自己在使用,另外的80%用于外销。中低速以及微型汽车目前还处在厂房建设中,在不久的时间里将投入量产。

在陈恒龙看来,动力汽车的核心就是电池,主机厂自己开发锂离子电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希望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想受制于人,规避燃油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电池在动力汽车的成本占据大壁江山,如果外购,成本自然上升。

益茂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有上述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锂电的核心技术,所以想在这一领域大展拳脚。

大凡一家特色鲜明的企业,必有一位个性洋溢的传奇创始人,其人必有独到的市场判断和经营理念。在年轻的电动汽车产业更是如此。

江苏益茂成立不过短短几年,在电动汽车业算是“小字辈”,然而近年来却频频推出电动汽车新品大客、中客、商务车、微轿,明年就将量产;不断“开疆拓土”建设生产基地常州、张家港……据悉,江苏益茂集团近期又将正式成立。作为这一切的策划者和实际推动者,董事长陈恒龙不久前接受了记者专访。对于益茂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业的现实和未来,超越与滞缓,这位从事了20余年电池研究的“海归”博士直言不讳。他的目光中有忧虑,但更多的是一如既往的执著。

一样的容貌,一样的不安分,一样的野心勃勃。谁又能料到,当初穷困潦倒的陈家,竟会出两个博士,给新能源行业注入如此生机与活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