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迫使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入转型期
摘要: 在当今全球能源短缺,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加紧了发展光伏的步伐。
一、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美国提出“太阳能先导计划”意在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使其在2015年达到商业竞争的水平,近期美国投资5600万美元兴建聚光太阳能项目,旨在进行技术储备为将来项目的建设开发奠定基础。美国本次大手笔投入是美国太阳能策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有助于美国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欧洲光伏协会也提出了“setfor2020”规划,希望在2020年让光伏发电做到商业化竞争。
2011年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发布的《2015年全球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中对全球及主要市场到2015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未来情景分析中,EPIA的研究运用了两种情景假设,即适度发展情景和政策驱动情景:在适度发展情景下,预计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度新增装机量约为13.33GW,2015年这一数字为23.93GW;在政策驱动情景中,2011年和2015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度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达到21.15GW和43.90GW。
据世界能源组织(IEA)、欧洲联合研究中心、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1%,到2040年光伏发电将占全球发电量的20%,按此推算,未来数十年全球光伏产业的增长率将高达25%-30%,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据报道,意大利政府在考虑变更最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点补贴计划,其中包括提供光伏补贴的限额,根据草案意大利光伏发电量补贴限额可能将从之前的5亿欧元提高至7.59亿欧元。印度预计到2017年目标装机量达到30GW,到2020年15%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二、欧债危机对光伏产业产生阶段性负面影响,长期前景依然广阔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迅速蔓延。欧洲各国为了更有效控制债务问题,执行严格财政紧缩计划,力图尽可能降低财政赤字。在此背景下,依靠政府补贴生存的光伏发电成了减赤目标之一;同时,欧洲各国银行贷款收紧,也使新增光伏电站融资变得困难。欧洲市场的变化影响了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随着欧洲各国的财政结构化改革,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光伏行业的阶段性负面影响,将通过经济周期、政策调整、心理预期等途径逐步消除。同时,由于欧洲国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与技术革新意识,光伏行业作为新兴清洁能源主要供给途径之一,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消除而持续走强。因此从长期来看光伏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自2009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2001年出台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中,再次明确提出将太阳能发电发热、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已经进入商业化进程,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将成为未来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自2002年以来,我国太阳电池产量均以10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2010年产量8.7GW,占到世界总产量的50%,连续四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通过光伏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带动国内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进程和技术进步。2011年国内累计光伏装机达到3GW,500k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并网光伏系统开始商业化推广,光伏微网技术开发与国际基本同步。预计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据悉,目前我国在建100万千瓦,要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未来5年,每年将以100万-200万千瓦的速度增加撞击,到“十二五”期末,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扩大十倍。
但同时,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正进入转型期。这种冲击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一是欧洲市场不振,光伏组件市场需求锐减,价格猛跌;二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国生产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国内来看,政府采取了积极政策来消减这些冲击,包括扩大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等,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国内的太阳能发电市场将稳步扩大。这一系列的冲击使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开始进入一个痛苦的转型期。
虽然整个太阳能产业的平均增长并不会一下子就猛增,未来可能维持在20%~30%左右。虽然未来2-3年太阳能增长的速度并不会太快,但在整个大方向上还是增长的,这是能源替代的一个潮流。中国的光伏企业将开始进入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电站建设和运维管理等多个环节的垂直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活跃时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