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7届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2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高速发展的光伏市场戛然而止

2012-10-11 08:49:38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076

摘要:  中国高速发展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戛然而止就如同今年的中秋国庆黄金周高速公路上的车况,令人心寒不已。

关键字:  太阳能光伏高速公路

中国高速发展的太阳能光伏市场戛然而止就如同今年的中秋国庆黄金周高速公路上的车况,令人心寒不已。

困在高速公路上的车流

十一期间,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1325万元。简单算来,黄金周8天长假,平均每天就有8553次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99.25人,血的事实再次拷问中国的节日黄金周制度。光伏产业的前车之鉴,政府不能健忘。国庆假期全国高速路这场堵车闹剧,政府政策难辞其咎,免费政策如同光伏产业的补贴,好心办了坏事。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方面没有做好长远的考虑和规划。

拥堵是谁惹的祸?

从经济学家到不少车主,纷纷抱怨“都是免费惹的祸”,顿生“早知今日拥堵,何必当初免费”之类的感慨。面对那些兴味盎然出游却饱受拥堵之苦的人们,其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把板子全都打在“免费”身上,既不公允,也无助于破解长假拥堵难题。

逢假必堵,已经成了交通运输的一种常态。对于这种病态,有关部门能否有所反思?光伏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至2009年,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60%。然而,随着大家出行的一拥而至,便形成了10月1日全国性的高速公路大拥堵。在政策的推手下不断涌现的光伏企业,导致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继而发生欧美双反调查事件。如今的光伏企业如同堵在高速公路上的小车,骑虎难下。

政策推动神话 企业骑虎难下

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曾是我国第一位以从事新能源而成为首富之人,他也素有“光伏教父”之称。而此后无锡尚德崛起的模式也更如星星之火般点燃了中国各地对光伏制造的狂热。

2000年,施正荣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回到江苏省无锡市准备创办太阳能公司,但缺少资金。为此在无锡政府的支持下,拥有国资背景的无锡当地知名企业纷纷出手相助,这其中包括了小天鹅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山禾制药等8家国企,施正荣共融资600万美元。之后他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尚德在美国上市,占股75%的国资全盘退出。

[#page#]

从中不难发现无锡尚德的成功背后的政府隐形之手,如无政府的支持,难有尚德今日之成就。

自2011年以来,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加上欧美“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及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等一系列事件,已让这家国内光伏龙头企业债台高筑。这一年中,尚德也经历多次“生死”危局,从2011年的诈捐门、传言申请破产到如今陷入反担保骗局、濒临破产,似乎这一次危机来得更加猛烈。

而对于尚德掌门人施正荣而言,2011年无疑是悲剧性的一年。扑面而来的危机此起彼伏,几乎让他无暇喘歇,凄惨的行业现实,已让这个光伏界的标杆式人物彻底“沦陷”,也一次次地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施博士也由此辞去了尚德CEO职务。

另一位新能源首富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的崛起也同样缘于地方政府之手。2005年7月,在苏州从事劳保用品生产的彭小峰华丽转身,在江西新余市成立赛维,从事太阳能硅片生产和高纯度多晶硅和太阳能组件制造。2007年赛维在美国上市,彭小峰成为国内新一任新能源行业首富。

据了解,当时把赛维建在江西省新余,也同样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当时,彭小峰设立赛维面临融资困境,财政年收入仅为18亿元的新余市就给彭小峰提供了2亿元的贷款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然而好运不久,污染传闻开始、欠款堵门事件、裁员风波、巨亏黑洞等事件频发,巨头赛维近年来可谓麻烦不断、厄运连连。加之美国和欧盟相继双反,风光无限的赛维面临最艰难的一“堵”。

巨头遭困,堵在收费站门口,尚德和赛维未来的路又将在哪里?

尚德与赛维的成功,让地方政府看到了光伏造富的机会与美好的前景,各地开始纷纷仿效上马光伏产业。江苏、河北、浙江、河南、安徽等多地政府都在力推光伏,全国建立了几十个光伏产业园,在政府的推动下,一些地方老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也开始纷纷转型光伏制造,整个行业一片热浪滚滚。

仅江苏省而言,在无锡的尚德成功之后,苏州、南通、扬州、南京等地区纷纷涌现了各种光伏企业,但多数是电池组件的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项目居多。而其他省份也大多如此,这也为以后的过剩埋下了隐患。

[#page#]

一位江苏的国有空调企业表示,他们在经营遇到困难时曾向政府要求救助,但政府相关负责人却表示,空调属落后产业,无法进行拨款,并建议该企业朝光伏产业转型,而后该企业增加了光伏业务,果然顺利获得贷款,但此后由于缺乏光伏生产技术和经验,该公司产品滞销严重,公司反而陷入亏损泥潭。

从2007年开始,各个地方政府都开始打造光伏产业大省,标榜新能源概念,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内从几十家光伏企业飙升至近千家光伏企业,但鱼目混珠者甚多,真正成功的不多。

许多光伏企业都大呼“堵不起”,以后这样集中投资的时候还是要慎之又慎。当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其实已经失去了商机。

如何疏散“车流”?

需求即市场。当每个人都知道十一出游必定会陷于茫茫人海,却依旧在无可奈何中选择出游,足以说明在目前的情形下,带有强制性质的法定长假还是不可替代的。在需求越来越旺盛的时候,堵疏之争也浮出水面。事实证明,堵不是办法,就像故宫提出的8万人次限流从未实现过。

在此情况下,增加供给才是根本之道。知名旅游专家、黄金周存废之争“代表性人物”刘思敏博士给出的建议是,在进一步切实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法定假日,通过前挪后借双休日,增设一个春夏黄金周或一个避暑黄金周,或者将春节黄金周延长到10至14天。

打开开国内市场消化过剩的产能,是解光伏高速之困的良方,此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也表示,对于产能过剩,应该通过行业整合以及兼并重组来解决。然而说归说,推出有实效价值的政策才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