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总动员 传六大六小名单已圈定

2012-11-19 15:45:41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030

摘要:  美国光伏大门已难敲开,欧洲市场大门也正在关闭,在光伏组件商的最危急时刻,国家能源局的连续出手,拉开了中国拯救光伏的序幕。据初步估计,拯救光伏将涉及40万人就业。

关键字:  光伏能源局拯救光伏就业

美国光伏大门已难敲开,欧洲市场大门也正在关闭,在光伏组件商的最危急时刻,国家能源局的连续出手,拉开了中国拯救光伏的序幕。据初步估计,拯救光伏将涉及40万人就业。

光伏行业总动员 传六大六小名单已圈定

光伏行业总动员 传六大六小名单已圈定

今年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其中规定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21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截至2011年底,这一数据仅为3.6吉瓦。

两天后,国家能源局向各省发改委发出《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要求各省上报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其中规定“每个省申报的数量不超过三个,原则上总量不超过50万千瓦”。

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三份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文件。此前,国网一直被指责在分布式能源发展问题上态度消极,是国内光伏市场开启的重要阻碍之一。

光伏因其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强、商业化储存困难的特性,最适合采用分布式发电方式,欧美等光伏装机大国也是通过此路径来推动光伏市场发展。

所谓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利用分散式资源,装机规模较小的、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一般接入低于35千伏或更低电压等级的电网。

目前国家能源局和财政部正在紧急制定相应补贴方案,支持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另据了解,中央决策层亦对光伏问题有直接批示,要求尽快制定措施,开启国内市场,拯救光伏企业。

然而组件商们最期待的拯救措施,并不是开启市场的长远之道,而是输血救命的应急之策。

依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诸多光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渠道已经断绝;而商业银行方面亦视光伏产业如烫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

雷霆救兵

情况仍在恶化。

继美欧双反后,印度反倾销局三季度末亦收到了印度企业的申请,有可能对原产于中国、马来西亚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相对于“重中之重”的欧洲市场,印度去年只进口了不足350兆瓦(1兆瓦=1000千瓦)的中国光伏产品,涉及极少数企业。但业界担心,此举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

遭遇群殴的中国光伏企业开始奋起反击。

11月1日,应中能硅业、赛维LDK等光伏企业申请,中国商务部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该调查还将今年7月20日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韩国的进口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了合并。

[#page#]

同时,中国光伏业界越来越达成共识:不改变“两头在外”的畸形产业结构,中国光伏产业注定走不出寒冬。

商务部网站显示,2011年,中国光伏电池对欧洲出口达204亿美元,约占同期该产品出口总额的73%;而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总值超过31亿美元,占到了中国光伏产能的10%以上。当欧美市场大门关闭时,中国光伏组件商寄希望这部分产能由国内市场填补。

中国高层亦关注到国内光伏产业正面临生死存亡。多名业界人士告知记者,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副总理专门就此事作出了批示。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其中提出“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吉瓦以上;其中,光伏分布式发电占据10吉瓦”。

此前,为了完成2020年的节能减排国际承诺,中国曾对“十二五”光伏装机规划目标一调再调,从最初的5吉瓦,一直飙升到21吉瓦。

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省紧急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通知称:“首批示范区在若干城市相对集中安排。每个省(区、市)申报支持的数量不超过3个,申报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万千瓦。”

按全国31个省(区、市)计算,此轮政策驱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总量最高将达到15吉瓦,远超“十二五”规划中的“光伏分布式发电占据10吉瓦”目标。

15吉瓦的装机量,总投资额将超过2000亿元,全球业界为之侧目。

业内诸多人士指出,国家能源局官员一直力推分布式电源和西北部荒漠大规模风光电站“并行发展”的思路;但分布式电源却一直遭遇“并网难”的困惑,风电和光伏亦被电网人士称为“垃圾电”。

10月26日,国网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的工作意见》。此次会议,国网同时开通了1176个电视电话、网络视频分会场,超过2.1万名国网中层骨干参加了会议。光伏业界一时受宠若惊。

记者注意到,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被列为该规划的七个重点任务之一。

国网松口

业界对中国光伏行业“两头在外”的批评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10月美国“双反”之前,打开国内市场的呼声就已十分强烈。特别是在欧盟发起“双反”之后,这种呼声更是空前高涨。

[#page#]

2011年5月开始,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和光伏行业协会密集开会,研讨光伏组件商如何走出困境,光伏组件商和国网也多次参会。

据参会人员回忆,历次会议均集中讨论三个话题:光伏企业自救办法、补贴的力度和方式、电网该如何配合。

分布式被认为是最适合光伏自身特点的发电形式。截至2011年底,德国光伏发电总装机量达到24.7吉瓦,其中分布式占比近80%,主要应用形式为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单个发电系统平均容量仅为20千瓦。

在国内,截至2011年底3.6吉瓦光伏发电装机中,分布式只有0.2吉瓦。

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国网对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态度消极,是造成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网也自有其做事的逻辑,自发自用的分布式能源冲击了国网低买高卖吃差价的商业模式,“自发自用一度电,国网就少输一度电、少挣一度电的钱”。

光伏组件商到了最危急时刻,国网终于松口。在国家能源局抛出拯救光伏具体方案之后一个月,国网召开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新闻发布会,意在为国内光伏市场启动提供硬件。

事实上,国网对分布式发电的趋势已有预案。早在2011年3月,国网发展策划部已着手进行分布式电源的专题研究,形成了五本“砖头厚”的研究报告。

今年7月15日,国网的年中工作会议决定,以上述报告为基础编制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会议要求将“支持新能源规范有序发展列为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

国网高层对此表态“支持、欢迎、服务”。国网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领衔了文件起草工作,除国网总部八大部门外,11家省公司和22家地市公司,也参与其中。

10月26日新闻发布会后,国网又密集出台了十个附属文件,具体涉及接入方案、技术操作规范,以及申请分布式光伏并网的各项表格与合同样本等。

张正陵称,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规范地市级公司的操作,保证新政落到实处。“基层电网公司对政策的理解可能差别很大,如果没有统一规范,很可能最后执行起来五花八门。”

合肥供电公司发展规划部主管赵锋介绍称,目前对地市级电网公司而言,新政涉及的绝对工作量还不大,但“对管理流程和工作方法产生了影响”,“原来发电项目的并网审批权在省级公司,现在权力下放到地方,我们需要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

张正陵认为,分布式发电与常规电源在政策取向、技术要求、管理流程等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对国网原有模式造成冲击。

[#page#]

记者发现,国网的新政中有多项条款与之前政府部门发布的规定有所冲突。

比如,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电监会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差别电价及自备电厂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电[2004]159号),其中第六条规定,“与电网连接的所有企业自备电厂(含综合资源利用、热电联产电厂)均应向接网的电网公司支付系统备用费。”

据此,各地发改委均出台了征收办法细则,其中北京市发改委规定“系统备用费的征收标准为15元/千瓦/月”。

这意味着,若在北京地区建设1兆瓦的屋顶光伏项目,每年需向电网缴纳系统备用费18万元。

但国网承诺,此次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申请受理、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合同和协议签署、并网验收和并网调试全过程服务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新政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也有类似冲突。张正陵称,国网内部讨论后认为,分布式光伏与常规电源不同,不能以既有思路管理,包括系统设计和调度管理上都应该尽量简化,提高效率,有所创新和突破。

尽管国网做了很大让步,但质疑依然存在。比如规定“以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一位光伏业内人士批评说:“既然要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为什么又要限制电压等级和项目规模?”

国网下属的中国电科院(20.750,-0.15,-0.72%)新能源研究所分布式新能源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何国庆回应称,“这种说法是一种误解。”

何国庆表示,分布式光伏的特点是“就地平衡,就地利用,自发自用”,这就决定了电压等级不会超过10千伏,“即便是工商业用户,在用户侧的电压等级也不会高于10千伏”,“只有远距离传输的电力才需要升压至10千伏以上”。

他还解释称,10千伏的单回路电路能够承载的电量为5兆瓦-8兆瓦。而6兆瓦以下的发电项目不纳入国家统计局对发电设备装机量的统计范围,不作为常规电源管理。

张正陵认为6兆瓦以下发电项目不纳入国家统计局对发电设备装机量的统计范围,可理解为有别于常规电源管理,除能回避与既有法规政策冲突外,也可简化接入方案的设计和调度操作程序。

他同时表示,6兆瓦的定量规定不会对整个项目规模产生限制,“6兆瓦是针对单个并网点而言,如果项目规模超过6兆瓦,可以使用多个接入点”。

国网在光伏新政中,使用“6兆瓦”和“10千伏”两个定量规定,基本上杜绝了分布式光伏项目远距离传输电量的可能。

[#page#]

有人指出,分布式光伏项目事实上等同于小型自备电厂,国网担心现在的免费接入和免收系统备用费的政策,会导致日后再出现脱离国网主系统的自发电且对外供电的现象,于是设置电压等级限制。

张正陵认为,光伏项目远距离输电,与发展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就地平衡、就地消化的初衷相背离,理应防止以分布式为名搞大规模电站、远距离电力传输的情况出现。

此外,国网光伏新政中还使用多项条款,将其效力限于“分布式光伏”范围。按“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国内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0吉瓦。截至今年10月,全国发电设备总装机量为1006吉瓦 (未将单机容量6兆瓦以下的发电设备统计在内),10吉瓦分布式光伏占比不到1%,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会更低。

另据记者了解,在天然气和风电等其他分布式发电形式上,国网尚无复制光伏新政的打算;但国网回应称“已在研究”。

此前,业内呼吁发展分布式能源的背后诉求十分明显,即想通过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电网体制改革。但目前看来,新政或能加速开启国内光伏市场,但无法对电网体制产生实质影响。

尽管如此,针对国网的光伏新政,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肯定。“我们欢迎国网的光伏新政,这将大大加速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对记者说。

但他同时提醒,政策的落实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英利和天合光能在内的多家组件生产商,亦有类似表态。

补贴尚无着落

国网率先作出姿态后,业内关注的焦点自然转向了分布式光伏的补贴资金能否足额并及时到位。

记者侧面了解到,国家能源局力荐分布式光伏项目采取“度电补贴”模式,放弃此前“金太阳”工程采取的“投资补贴”方式。对于自发自用部分,将执行按销售电价补贴的方式,度电补贴为0.4元-0.6元,而余量上网的部分则将执行每度1元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

“投资补贴”在实践中出现很多弊端。度电补贴模式可基本杜绝这一情况,并“将极大刺激屋顶光伏项目的投资”。一位来自能源决策机构的人士称。

问题在于,补贴钱从何来?根据记者粗略测算,按照《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的21吉瓦装机目标,按照平均发电小时数1000个计算,预计需要补贴110亿元。而同属新能源但装机总量远超光伏的风电,预计到2015年将需要至少500亿元补贴资金。

新能源发电的专项补贴资金,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其从2006年的每度1厘,一直涨至今年的每度8厘,但始终寅吃卯粮,缺口巨大。同时电价附加征收率通常只能达到40%-50%,2011年,补贴缺口达90亿元,而且到位很不及时。迄今,补贴才结算到2011年4月。

[#page#]

“规划有了,并网条件也具备,但是补贴资金不能到位,一切都无从谈起。”一位光伏行业的业主高管表示。

目前,国网光伏新政发布已有半月,“来咨询的人比较多,但是真正决定投资的还是很少”。发改委能源局和财政部正在制定具体补贴方案,但如何筹措补贴成为难题。

另外,屋顶光伏项目的审批流程并非是电网一家把持。2011年初,国网麾下一研究机构曾计划在北京城北的办公楼顶部搭建分布式光伏系统供实验使用,但因审批流程极为复杂,“跑了一年也没把手续跑全”。

一位业内人士称,他曾建设了一个光伏电站,从申请立项到最后并网发电,中间要经过项目核准(路条)、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规划、并网、国土、安监、验收等各个关键环节,至少涉及9个部门(含电网),要盖48个公章,可谓长路漫漫。而潜规则就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

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1789.HK)亦有同感。2011年,该公司在江苏省共建设了五个屋顶光伏项目,涉及的审批单位主要包括规划部门、省级发改委、环保部门,甚至还有无线电委员会或军方。但大唐新能源对整套审批流程较为熟悉。

“我们有前期的专业人员专门跑审批,如果是毫无经验的工厂希望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首先在前期审批上就会面临麻烦。”一位来自大唐新能源规划部的项目主管认为。

北京市民任先生在国网新政发布的第二天,就到北京市供电局递交了申请。他计划在自家别墅安装3千瓦光伏面板,成为国内首个申请者。11月13日上午,北京市供电局已派人到其家进行了实地勘测。

任先生所在的外资企业,是行业著名的光伏设备经销商。作为业内人士,他已详细测算了投入和产出:3千瓦需要投入3万元,每天可发电12度,按照每度1元的光伏上网电价,八年就可以收回本钱。

但张正陵告诉记者,如果普通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想领到1元的补贴电价,需要得到“有关部门审批”,“没有审批的,只能先按照当地火电脱硫标杆电价进行结算”。如此计算,任先生的家庭分布式光伏,需要20年以上才可收回成本。

任先生有些疑惑:“我自己到发改委、财政部去审批,人家理我吗?”

此外,国内建筑的屋顶结构,决定了家庭用户没有发展分布式光伏的空间,绝大多数使用者将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工商业用户。一般而言,1.2万平方米的厂房屋顶可以安装1兆瓦光伏电池板——这意味着,未来单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规模将比较小。

上述大唐新能源人士称,2012年起,江苏等东部省份调低了光伏上网电价,因此大型发电企业对小规模屋顶光伏项目失去了兴趣。“形不成规模效应,我们的主要投资方向,还是西部的大型光伏电站。”

[#page#]

而一些体量较小的新能源企业将分食屋顶光伏市场。6兆瓦的屋顶光伏项目,造价大约在6000万元左右,其中资本金在30%左右。“投资能力在1500万元至2000万元的新能源企业很多,而且系统造价还将不断下降,利润空间将会拓展。”上述大唐新能源人士称“只要补贴到位,国内市场一定会打开。”

远水不解近渴

国内市场即将开启的利好,却不能让光伏组件商兴奋起来。

记者在江苏、河北、江西等光伏组件大省了解到,资金断流是光伏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所在。从现金流和短期偿债能力看,不少企业甚至等不到国内市场启动就将倒闭。

国内主要光伏企业多在美国上市,但它们在美国资本市场已基本失去融资能力。到11月12日收盘,赛维LDK (NYSE:LDK)股价为1.08美元,尚德电力 (NYSE:STP)股价为0.952美元,天合光能 (NYSE:TSL)为3.65美元,英利绿色能源 (NYSE:YGE)为1.68美元,阿特斯太阳能 (NASDAQ:CSIQ)为2.65美元。

这些中国领头光伏企业的股价,从资本热捧的2007年,到内外交困的2012年,至少下跌了90%。赛维LDK和尚德电力,分别从最高点的70美元和90美元,跌落至现在的1美元左右,面临退市之虞。

光伏企业在债市上的斩获也有限。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2.73,-0.02,-0.73%)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数家光伏企业进行现场调查,个别光伏企业未能按期披露相关信息,加上光伏行业本身的经营困境,使得光伏企业的债券发行利率走高,融资越发困难。

今年以来,除了英利通过子公司英利中国在5月发过15亿元的中期票据,鲜有光伏企业在国内的债市上融到资。原本计划在二季度发行中期票据的赛维并未能如期发债。

股市干涸、债市堵死,光伏企业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银行贷款。多位受访的光伏企业高管坦言,现阶段大家早已不在股市和债市上动脑筋,公关重点就是银行。

近期,英利绿色能源的资金管理总监王君一直马不停蹄,“就谈一件事——贷款”。但其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银行抽贷、收贷的倾向非常明显,“一句话来概括,政策性银行在行动,一些银行在试探,更多银行在观望。”

汉能控股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水电企业,水电资产每年为集团贡献40亿元左右的净现金流。尽管有此后盾,但汉能的光伏业务也屡遭商业银行冷遇。

贷款的续借率下降、新增贷款成本加大,正蔓延在整个光伏行业。

建设银行(4.13,-0.07,-1.67%)江苏分行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内不会对尚德再有新增贷款业务。“这是针对尚德目前的经营状况所作出的决定。”

[#page#]

另一家江苏省的商业银行也有类似的表态,“商业银行的行为是市场决定,给一个资产状况如此糟糕的企业再输血,已无可能。”

尚德的糟糕表现,已被视为整个光伏组件商的缩影。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银行业人士表示,尽管国家近期出台了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新政,“我们非常期待政策能够推进产业发展,但具体执行力和效果如何,还要再等等看”。

据了解,目前尚德主要靠地方政府和部分政策性银行的输血维持正常运转。江苏其他光伏企业,如常州天合光能、苏州阿特斯等,想要从商业银行融资,亦几无可能。

“以前的一级审批,现在都变二级、三级审批,绿色通道也逐渐关闭。”与数年前相比,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的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了不少。在王君看来,国外“双反”带来的市场压力和产能过剩,让银行对光伏行业的风险评估非常负面。

在政策鼓励国内市场开启的背景下,组件商们最希望能从银行方面先听到利好消息。

10月25日,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和多家银行在河北保定召开封闭会议,探讨解决光伏行业的困局。一位与会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次会议让相关产业部委和银行坐在了一起,让银行倾听部委对光伏行业救市政策的阐述。“国家相关部委已经从产业层面给出了具体政策,我们也希望银行层面能够对行业有一点信心,来缓解企业燃眉之急。”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有关人士透露,国开行最近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目前已上报国家发改委。

该建议明确,将继续加强对国内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光伏企业的信贷支持,确保年初制定的贷款资金计划落实到位,并将重点确保行业内“六大六小”12家优势企业的授信额度。

此前有消息传出,国开行曾圈定了重点确保授信额度的“六大六小”企业名单,“六大”即赛维LDK、中能、尚德电力、英利、天合光能和晶澳,“六小”是阿特斯、晶科、阳光电源(7.500,0.09,1.21%)、中电光伏、新奥和昱辉阳光。

入围企业此前大都与国开行有过深度合作。国开行表示,此名单会根据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有动态变化。

国开行较早关注光伏行业。不少业内企业认为国开行对光伏行业了解较深,并愿着眼3年-5年的长远投资。今年8月中旬,国开行在云南昆明海埂宾馆举办了战略性成长型客户洽谈会,全国有51家企业被国开行划入战略性成长型客户,新能源领域中的光伏和风电均有代表参加。

资料显示,已经入围“六大”名单的企业中,尚德此前获得国开行授信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英利为360亿元人民币,天合光能为300亿元人民币,晶澳为300亿元人民币,赛维LDK600亿元人民币,保利协鑫江苏中能曾获得国开行62亿美元及人民币25.3亿元的贷款。

[#page#]

“六小”名单中,阿特斯曾与国开行签署了五年期约合938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中电光伏曾获得国开行1.6亿美元的信贷支持。

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开行的表态或将影响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一位英利集团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拯救光伏业,仅靠政策性银行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商业银行的加入。

据英利方面最新消息:此前一直犹豫观望的河北银行出现转变,提供给英利2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授信。这会是河北的特例,还是更多银行行动的先声呢?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