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与晶硅 光伏企业路线有点迷茫

2012-12-06 08:48:42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摘要:  光伏目前有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一直在进行成本与转化率的竞赛。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坚持走薄膜太阳能路线。

关键字:  光伏晶硅薄膜太阳能发电汉能控股

光伏目前有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一直在进行成本与转化率的竞赛。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坚持走薄膜太阳能路线。

此前,外界曾质疑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应用成本高、转化率低,李河君给予了否定。

据之前媒体报道,太阳能薄膜组件一度成本略低,但在尚德、英利等中国企业大扩产能后,晶硅光伏组件价格大幅降低,如果单计算光伏电站的设备成本,太阳能薄膜组件价格如今已比晶硅光伏组件高出20%以上,加之使用太阳能薄膜组件需要更大面积来吸收太阳能,因此增加了土地成本,统算成本更高。同样做太阳能薄膜的 First Solar曾是全球第一大光伏组件生产厂商,如今已在走下坡路。

李河君说,很多人认为薄膜太阳能度电成本高,那已经是三五年前的事,现在与晶硅太阳能不相上下。在转化率方面,汉能的薄膜光伏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5%。

李河君进一步表示,薄膜电池发电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因为薄膜电池的理论转化率是30%,比晶硅电池的转化率高,后者理论转化率只有29%。

谈到两者的区别,李河君说,晶硅电池是一代产品,而薄膜电池是二代、三代产品,前者相当于黑白电视机,后者相当于液晶彩电。在他看来,薄膜电池的生产没有污染,没有高能耗,应该成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主流,晶硅太阳能很难替代薄膜太阳能。

“薄膜化、柔性化是世界太阳能发展的整体趋势。”李河君分析,国内选择薄膜路线的光伏企业不多,主要是受限于规模和核心技术。薄膜不似晶硅,不是单纯购买设备即可以生产,而是需要持续的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同时要做到如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 Solar)那样超过2GW的产能规模,才有可能降低成本。

他说,汉能一向高度重视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发和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并购,已拥有非晶硅锗、纳米硅及铜铟镓硒等七项薄膜太阳能产品技术。今年6月,汉能并购了德国光伏巨头Q-Cells旗下全资子公司Solibro,其薄膜产品量产转化率超过15%,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汉能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北京,现有员工逾5000人。在国内多个省份以及北美、欧洲、亚太等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横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的民营清洁能源企业。 目前,汉能水电项目权益总装机容量超过6GW(600 万千瓦)风电总装机131MW(13.1万千瓦),同时,光伏总产能达到3GW(300万千瓦),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光伏企业。

自2009年正式进军薄膜太阳能产业以来,其迄今已在广东河源、四川双流、海南海口、山东禹城、浙江长兴、江苏武进等地投资建设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目前总投资约270亿元人民币。

关于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李河君表示,目前全球光伏应用市场,仍以每年近30%的速度在增长,同时,薄膜和晶硅的应用市场并不完全相同,薄膜的市场不但没有过剩,反而是刚刚开始。

李河君认为,薄膜太阳能的发展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到2035年,清洁能源将替代全世界50%的传统化石能源,能源危机将解决。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