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什么?

2012-12-18 15:32:22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302

摘要:  虽然国家近期频繁出台政策,大力补贴国内光伏应用,但国内市场在全球占比较小,产业基本面恶化并不会因此缓解,明年上半年或将是行业最差的时期。另外,规范市场需要同步进行,落后的光伏企业绝不能死灰复燃,2013年至2014年,部分不具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将被自然淘汰。

关键字:  补贴光伏应用淘汰

2011年是光伏产业的转折年。从5月份开始,多晶硅价格急剧下降,从每吨70万元迅速下降到21万~25万元,跌幅近70%。产能过剩的恶果开始显现,当时光伏行业产能与需求比已经从2010年的41∶16.7上升到63∶21。企业盲目跟风上马,导致供需进一步失衡,价格持续下降,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一些企业甚至开始停产、半停产。但虽产能严重过剩,仍有大量投资者疯狂进入。

2012年中国光伏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进入2012年,光伏产业走地更加艰难。截至2012年12月,光伏组件的价格从2008年以前的每瓦3.8美元降至每瓦0.6美元。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称,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仍在生产的企业只有5家,但开机率也在下降。而与此同时,对于在寒风中飘摇的光伏产业,国家政策一直没有忘记,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2012年的中国光伏,到底经历了什么?

产能过剩食恶果

2012年光伏产业经历的一切,并不仅是这一年内发生的事情所产生的后果。早在2009年,多晶硅就被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由于当时的暴利和行业的红火,大量投资者疯狂进入,最终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在2010年后全国仍有100多家中小企业上马,这些企业目前多数亏损严重。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的需求量约为25G瓦,而仅中国的光伏组件产能就高达40G瓦。

正是由于前几年的疯狂发展,2012年,光伏产业要自食恶果。进入2012,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产值和销售额双双下降,中国光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断增长,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现金链断裂的风险,整个光伏产业深陷泥潭。数据显示,2012年多晶硅产业情况进一步恶化,产量出现负增长,停产企业数量达到近90%。专家预计在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行业回暖估计要到2014年。

从价格来看,截至12月初,国内多晶硅一级料主流成交价为110-115元/公斤,已跌破成本线。二、三级的多晶硅价格更低,三级多晶硅的售价甚至在100元/公斤以下。而国外多晶硅市场价格也在继续走跌,现货均价目前在每公斤17到18美元。粒状硅的报价甚至低于14美元/公斤。

伴随价格的跌跌不休,国内多晶硅行业的停产风暴愈演愈烈,已波及到国内的龙头企业。赛维自年中完全停产后,一直没有开工,其三季度报中就已没有硅料的销售额。11月份,大全、特变电工等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已基本停产,亚洲硅业和江苏中能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在50%左右。

究其原因,专家认为,主要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无序,对外依存度高,技术基础和创新不足,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迅速恶化。特别是产业制造能力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增长,严重的产能过剩打乱了产业发展的正常节奏。

[#page#]

贸易大棒频落下

在内忧的同时,2012年光伏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同样令人担忧。2011年10月,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Solar World要求对中国75家相关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当年美国即开始立案调查。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初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称,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主要是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31.14%至249.96%的高额反倾销税。

美国商务部的反倾销初裁结果刚刚公布两个月之后,德国 Solar World公司向欧盟正式提交申诉请求,要求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9月6日,欧盟正式发出通知,将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反倾销调查,范围包括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

在相继遭遇了美国和欧盟的“双反”之后,印度反倾销局也收到印度业界申请,将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对于光伏产业面临的严峻环境,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欧美市场出口受阻的情况下,从去年以来,我国光伏企业已经加快在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但受制于市场规模进展始终较慢,为此,部分企业又将眼光投向国内市场,也是困难重重。

专家也提醒,中国企业的再生,一方面需要继续开拓新兴市场,而更重要的是,国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企业的“回归”脚步需要加快。事实上,我国国内的需求已经在慢慢释放,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需要更多地将国内市场纳入其中,而不要一味地“走出去”。

业内人士也表示,不少企业正在利用内需开展光伏电站的建设。但光伏电站受地理条件限制,真正需要的是让光伏产品在国内应用起来,并选准推广市场。例如开辟太阳能的家用产品,向边远、缺电的农村山区推广,这比城市的市场大得多,只要算好这笔“经济账”,中国企业的“回归”步伐不会太慢。

利好政策频出台

面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凛冬,政府频频释放政策层面的温暖信号。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上调“十二五”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至21GW。9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进一步落实有关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政策,要求31个省市上报示范区名单。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对6MW以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免费并网服务,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可以自发自用、余量上网,解决了此前困扰多年的“并网难”问题。11月5日,商务部正式将欧盟光伏补贴歧视性措施诉至WTO。

数据显示,截至11月,国家发改委审批了约60个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合计100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0%。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为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中央财政日前还拨付70亿元资金,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应用示范3157兆瓦。加上年初拨付60亿元启动的1930兆瓦,2012年中央财政共拨付资金130亿元,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国内应用的总规模达到5200兆瓦。

[#page#]

面对频频发出的政策利好,有专家在欢迎的同时更加谨慎:利好消息既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也可能诱发盲目投资。在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必须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使产业发展和扩大市场应用同步进行,防止竞争力低下落后的产能死灰复燃。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一个重新洗牌和整合升级的阶段,而且只有通过整合升级,中国光伏产业才能走出“寒冬”,迎来春天。专家认为,现在整个行业面临困难,国外很多企业濒临破产,我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收购原来一些很难收购到的知名企业和先进技术,以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国家近期频繁出台政策,大力补贴国内光伏应用,但国内市场在全球占比较小,产业基本面恶化并不会因此缓解,明年上半年或将是行业最差的时期。另外,规范市场需要同步进行,落后的光伏企业绝不能死灰复燃,2013年至2014年,部分不具竞争力的光伏企业将被自然淘汰。

希望在政策扶持和企业自身的转变下,2013年的光伏产业能够升温。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