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可能不会倒下 施正荣注定要淡出

2013-03-07 09:31:35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038

摘要:  深陷资金和债务泥潭的尚德电力当前的燃眉之急是如何应对今年3月即将到期的5.41亿美元可转债危机。如果无法化解危机,这家昔日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企业很可能被推向破产或从美国退市的边缘。

关键字:  尚德光伏施正荣

深陷资金和债务泥潭的尚德电力当前的燃眉之急是如何应对今年3月即将到期的5.41亿美元可转债危机。如果无法化解危机,这家昔日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企业很可能被推向破产或从美国退市的边缘。

“从产能影响来看,如果尚德倒下,对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影响不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目前中国光伏制造的产能已达40GW,对比2012年的全球市场总安装量29GW来看,产能已经严重过剩。

“但我认为$尚德存在的意义应该是大于它的实际作用,”孟宪淦强调说,“特别是品牌效应,尚德是在全球光伏行业有着相当大影响力的企业,一个公司打造一个品牌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个人并不希望尚德倒下,即使从国家的尊严来说,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尽量帮助它继续活下去。”

“尚德在中国光伏企业中长期处于领军企业的位置,它在全球$光伏市场上的售价很有竞争力,中国如果损失这样一个品牌是很可惜的。”NDP Solarbuzz光伏行业高级分析师廉锐评价说,暗示低价竞争是中国大多数光伏企业的特色。

亚洲第一大光伏逆变器生产商阳光电源(300274)董事长曹仁贤认为: “像尚德这样的行业巨头在10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光伏行业的理解、技术路线的引领和创新,这些无形资产不是一个行业新进入者可以在一、两年内学会的。”

“如果尚德倒闭,会产生一系列对行业发展不利的连锁反应,对光伏行业从业者的信心也会有所打击。”尚德的同业竞争者之一晶科能源(NYSE:JKS)副总裁姚峰说。

2011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陷入困境。2010年全球光伏需求达到157%的同比增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继而的疯狂产能扩张却遭遇到了全球经济危机,尤其是全球光伏需求重地欧洲经济衰退的沉重打击。在宏观经济的压力下,欧洲民众开始怀疑对可持续能源的高昂补贴政策,政府随之大幅下调光伏补贴。当过剩的光伏产能遇到触及其生命线的政府补贴急转直下时,必然引发全行业的危机。据NDP Solarbuzz的统计,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急降到41%,而2012年仅为5%。

在欧洲,国家已经危机重重,政府自然已经无心顾及濒临灭顶之灾的光伏企业,而高度市场化的选择在欧美显得更受拥戴。2011年-2012年间,欧美的光伏巨头接连宣告破产,但这也为此后欧美对中国光伏厂商的“双反”调查埋下了伏笔。

中国并不是光伏发电的需求大国,但中国却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2010年中国光伏发电的新增容量还不到0.5GW,2012年增长到4.7GW(占全球市场的16%),但中国光伏产品的年出货量却占全球的2/3。

“光伏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新经济增长点,”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中国太阳能领域研究,并参与众多国家重要光伏项目审批的孟宪淦强调,“对于当前国内过剩的光伏产能,我们应对的办法有两方面:一是提升国内市场需求;二是让缺乏竞争力的产能淘汰。”与此同时,曹仁贤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一定会是保大放小。“当前所有光伏企业面临的本质问题是现金流问题。”曹仁贤说。

那么,谁来拯救危机中的尚德?

首先是政府。此前,有媒体消息传出,无锡市政府早已准备好了尚德的“救命资金”,国家开发银行也准备继续为尚德贷款。

“如果政府能够出手相救,对尚德来说可能是渡过难关的好事,”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认为政府出手是可行的选择,“通用汽车在经历破产风波时就由政府参股了一段时间,此后又陆续退出。”福布斯美国版记者Joann Muller曾经在《通用重生》一文中详细阐述这一模式。

但政府出手相救的前提是以$施正荣的个人全部财产作抵押,遭到施正荣的拒绝——施正荣由此变成了“忘恩负义”的贪婪富豪。“如果每个创业者创业都要以身家性命作担保,那么以后谁还敢去创业?”姚峰说。

另一重可能赛维LDK的解决之道。赛维LDK的负债率层一度高达90%以上,每月需要偿还的银行利息就达到1亿元人民币。然而,通过一系列资产出售、重组,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赛维董事长彭小峰高超的资本运作,赛维LDK似乎已经安然度过危机,CEO佟兴雪宣称2013年将实现扭亏为盈。

“无锡尚德的发展有太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孟宪淦说,“比如他们太倚重海外市场,结果导致在国外政策变化和‘双反’的冲击下,冲击巨大,在这一方面河北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的苗连生就做得比较好。”

然而,施正荣既不是彭小峰那样擅于资本运作的“高手”,也不是深谙中国经商之道的商人苗连生。“总的来说,施正荣还是一个学者,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孟宪淦如此评价道。

在去年秋天的一次光伏研讨会上,施正荣甚至与业内人事袒露心声:“早晓得不上市的。”虽然学术和技术一度成就了施正荣的辉煌,也让他积累了巨额财富,但学者的思维方式或许是根深蒂固的。

没有施正荣的尚德可能不会倒下,但现在的施正荣注定要走下神坛。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