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筹划赴港上市 光伏帝国版图逐渐成型
摘要: 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全球最大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透露,公司目前正筹划赴香港上市。短短3年多时间内,汉能控股在光伏太阳能基地项目拟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其光伏帝国版图正在逐渐成型。
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全球最大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透露,公司目前正筹划赴香港上市。短短3年多时间内,汉能控股在光伏太阳能基地项目拟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其光伏帝国版图正在逐渐成型。
不过,李河君并未详细透露IPO具体时间、募集资金投向何处,以及采用对控股子公司注资还是单独上市等市场关注的问题。业内人士预计,汉能集团可能会向上市公司汉能太阳能注入资产,整体IPO的方式存在一定难度。
押注薄膜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与非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是太阳能产业上两条不同的路线。由于多晶硅光伏组件价格大幅下跌,走多晶硅电池的路线的企业目前整体已经陷入困境,即便是之前光伏行业龙头的尚德电力也被迫破产重组。而薄膜电池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使得汉能控股逆势巨资加码薄膜电池产业,其是否具有扭转光伏行业萎靡局面的魔力?对此,记者采访了数家机构的光伏领域研究人员。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记者,采用多晶硅电池生产路线是目前光伏领域的主流,其市场占有率高达80%,非多晶硅薄膜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不到两成,剩下部分被其他新型电池所占有。从技术角度看,多晶硅电池技术比较成熟,而薄膜电池生产成本较高,研发投入也较高,一般企业做不起来。此外,多晶硅的良品率相对比较高,薄膜技术生产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多的次品,会造成资源浪费。
招商证券(香港)新能源行业的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薄膜电池与晶硅电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转换效率、衰减、占地面积、柔性等。根据太阳能报价机构PVinsights的最新报价,目前薄膜组件的价格0.623$/w,仅比晶硅组件低8%;考虑到转换效率不同,薄膜组件至少要便宜20%以上才有竞争力。
去年年底,在光伏产业严重过剩的背景下,汉能逆市投入270亿元建成全球最大薄膜太阳能组件。据媒体报道,李河君表示,也许薄膜电池也会出现多晶硅目前的状况,但10年内问题并不大。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分析道,10年是一个相对比较乐观的说法,主要是从市场份额来说的。预计在光伏电池界会出现多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齐头并进的局面。由于目前薄膜电池市场份额不到20%,这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所以未来10年不会出现产能过剩,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的。但是汉能控股薄膜电池生产线上得比较快,近年来上了7、8条。这就会给后续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压力,尤其是资金这一块。
发展模式成关键
对于已经陷入泥沼的中国光伏行业来说,招商证券(香港)新能源行业的分析师认为,国内光伏发展模式可参考海外上市的一些公司,有三种模式可作为借鉴:第一种是技术导向,以FirstSolar为例,高技术门槛、很强的研发能力。
第二种是成本导向,以保利协鑫(03800,HK)为例,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并自主革新,通过技改、产能优势持续降低成本,适合国企或者有国企背景的民营企业。
第三种是选择利基市场(nichemarket,细分市场),以卡姆丹克(00712,HK)和兴业太阳能(00750,HK)为例,卡姆丹克选择进入高端的N型单晶硅片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和较高的进入门槛,因市场相对不大,竞争相对缓和,而兴业太阳能选择进入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横跨建筑和光伏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
[#page#]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指出,国内光伏行业面临着两大障碍,即市场障碍与技术障碍。光伏生产技术已经处于落后地位,没有先发优势。像薄膜电池这一块,以前生产电池的薄膜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汉能控股做薄膜电池后,让国内的薄膜技术提高了很多,国有化程度大幅向前迈进。
任浩宁着重指出,国内光伏企业一定要把产能控制好,这是一个关键。因为目前产能严重过剩,而且整个结构正在转型与调整,产能控制不好,追逐技术与市场相对来说就属于无稽之谈。
整体上市或存障碍
资料显示,国内光伏企业已经有数家从A股的IPO大军中撤离,其中包括已经成功过会的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汉能控股为何舍近求远?除了受国内光伏行业低迷影响,市场对光伏企业不太认可以及IPO开闸时间表无定期之外,汉能控股拥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汉能太阳能(00566,HK,原名铂阳太阳能)或许是促使其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称,汉能控股赴港上市将给国内光伏企业提供信心。这表明,虽然行业整体环境不好,但还是有像汉能控股这样的企业,能生存下去且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不过,任浩宁认为这也可能会诱导一些光伏企业往薄膜电池生产方向转移。如果出现大量的多晶硅企业转移,薄膜电池领域产能过剩会很快出现。一般的行业经历一个小的经济周期都是5年左右,虽然汉能控股现在表现不错,但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能很快得到解决。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汉能控股所做的非晶硅薄膜电池海外市场前景目前不大,通过自己建电站来消耗库存的方法也不可持续,因为成本较晶硅更高,而且国家针对薄膜技术没有特别的优惠政策。
就可能采取IPO的方式,该人士分析认为,汉能集团可能会向上市公司汉能太阳能注入资产,整体IPO的方式存在一定难度,高负债、透明度不高,还有在各地搁浅的投资项目怎么处理是个问题。
更重要的是,目前香港资本市场对于光伏已经审美疲劳,非晶硅薄膜可能会受冷落。除非汉能消化并购来的技术,能量产具有更高转换效率、成本够低的薄膜电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