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7届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2 广告 产品库2024A3 广告

访光伏人赵磊:抓住高层居民建筑商机

2013-04-18 13:59:24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261

摘要:  赵磊,先后创办苏州艾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艾索”)和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欧姆尼克”),两家公司均选择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小功率光伏逆变器。

关键字:  赵磊光伏技术分布式发电光伏电站

赵磊,先后创办苏州艾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艾索”)和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欧姆尼克”),两家公司均选择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小功率光伏逆变器。

访光伏人赵磊:抓住高层居民建筑商机

光伏人赵磊:抓住高层居民建筑商机

赵磊曾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接连攻读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专攻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专业方向的赵磊,对光伏技术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光伏发电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其更适合分布式发展。基于对德国光伏应用模式的了解,赵磊认为,光伏发电在国内的规划化推广,同样只有大力发展户用分布式发电才有可能。不过,熟知国情的他也明白,国内多为高层建筑的居住形态,并不适合照搬德国户用光伏系统的推广模式。

经过对国内建筑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思考,赵磊发现了高层居民建筑的阳台这一新的“阵地”。

利用阳台发电一举多得

在德国数年,赵磊亲眼见证了这个国家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高潮,特别是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推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磊相信,光伏发电在国内的推广,也只有与普通百姓的建筑与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规模化发展。

随着光伏行业过剩形势日益严峻,加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发展缓慢,他更加坚定了这一认识。

创业生活是紧张而杂乱的,但这并不妨碍赵磊思考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模式。工作之余,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一问题上,并深入市场做了许多调研。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概念在国内逐渐兴起,但更多的人认为,国内的分布式光伏利用,只适合建设在工商业建筑屋顶以及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屋顶上。

赵磊同样困惑于国内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的结合模式,甚至也一度认同上述看法。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发现,在工业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的方式也有很多待解难题。比如,中国企业的寿命普遍较短,无法保障光伏系统长达20 年的收益。

于是,赵磊将关注的焦点,再次拉回到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居民建筑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磊看见一户高层居民将热水器的集热板安装在了阳台外立面上,这一下子激发了他的灵感:光伏电池板是否也能安装在阳台外立面上呢?

想到就干,赵磊立刻开始查阅关于国内建筑阳台的相关资料,包括阳台的设计规范和数据,并结合光伏电池组件和逆变器的功率数据以及外形尺寸等数据进行推算。同时,安排专人着手相关的设计和试验。

经过计算,赵磊得出了令自己也很惊喜的数据。

[#page#]

按照他的计算,一个5 米宽的居民住宅阳台的外立面,可以安装的光伏系统容量约为1kWp,即使在苏州这样光照资源并不算好的地区,年发电量也能达到1200~1500 度左右。这对于许多用电比较节俭的的国内老百姓来说,甚至已足够约半年的家庭用电量。

随着2012 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多份关于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文件,赵磊认为在国内推广阳台光伏发电的时机已经成熟。为此,他设计、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安装方案。

在赵磊看来,对于大多居住在高层建筑里的国内老百姓来讲,最具有自主权也最容易实施光伏系统安装的,只有阳台的外立面。他认为,推广阳台光伏发电,无疑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模式。

首先,实现了自发自用,发电端与用电终端几乎零距离,大大降低了电力传输的成本和损耗;其次,并不影响采光等建筑基本功能,在夏天还能起到隔热的作用;第三,承建成本较低,安装非常简单,就像装空调室外机一样,很容易推广普及;第四,由此可以将光伏发电带入一个巨量的消费市场,完全可以解决中国光伏制造业严峻的过剩难题;第五,直接针对大众消费者的B2C销售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现金流循环,并有望促进企业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而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也因此小了很多,所要做的只是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和市场规范,并拿出少部分资金来补贴,居民光伏发电的广阔市场就有可能被激活。

赵磊说,这是最为经济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模式。“在苏州这样的地区,每千瓦光伏系统的年发电量约为1200-1500 度,而项目投资只需大约8000 元左右,如果电价为1 元,甚至不到十年即可收回投资。如果国家对阳台发电的初装进行部分补贴,将安装成本降下来的话,一定会有很多老百姓愿意干。”赵磊的计算显示,如果每户补贴2000 元,一千万个阳台的安装量大概只需要200 亿元人民币的补贴总额,但激发出来的却是一个几乎相当于三峡电站发电量的市场。

经过调研,赵磊认为,根据国内的建筑情况,利用阳台的外立面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可能是一种更为现实的光伏应用模式。“只要通过一定份额的补贴来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这个市场的安装热情就会被有效激发,完全有可能在一两年内就不再需要政府补贴。”他对阳台发电的推广前景很乐观。

德国光伏成功的秘诀是管理

年近不惑,赵磊对自己过去这些年经历的总结是:不安分。这种不安分,源于其内心的一个困惑。

在德国求学期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只有8000 多万人口、面积只有中国河南省大小的国家,为什么却创造了比拥有13 亿人口、国土面积也大得多、资源也丰富得多的中国更多的GDP?

这个困惑,带给赵磊一种紧迫感。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课程,本来需要六年时间,他只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他希望能早一点进入德国企业工作,以解决心中的困惑。

从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后,赵磊在德国的第一份工作是从事技术研发。同许多人的看法一样,他也以为,中国企业落后于德国的地方,可能是技术方面。不过,他没有从这份工作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随后,他换了一家公司做销售,希望从市场中找到答案,但结果同样是失望。

真正给予赵磊解惑的,是在德国博世集团的管理经历。

经历了短暂的研发和销售工作后,赵磊成为了德国博世集团的管理层成员,同时也是这家全球百强企业管理层中屈指可数的华裔。此时,距离他从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不过才仅仅三年。

博世集团当时正打算收购一家中国企业,身兼翻译的赵磊为此接受了非常详尽的德国企业管理流程学习,几乎把德国式的管理体系从头至尾都学习了一遍。

正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赵磊找到了答案。他发现,德国企业的真正优势,是管理,是对整体工作的细节化、流程化设计,是完善、细化的流程管理及其一丝不苟的执行。他认为,无论是德国光伏应用的发展,还是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竞争力,皆源于此。

两厢比较,赵磊发现,中国不少企业甚至根本不懂得现代企业怎么管理。“中国企业总在做售价10 块钱而成本9.8 元的东西,总在打价格战。其实,中国企业在技术、人员素质方面根本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中国人很勤劳,也很聪明,对企业的责任感也要远远强于欧洲人,但为什么竞争力总做不上去?因为在企业管理和运营能力方面差得很远。”

包括汽车、光伏产品在内的很多中国产品,在外观上与德国产品并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细节上却相差很远,在使用过程中也总是在细节上出问题。其中的原因,在赵磊看来,正是管理模式和管理能力的差异造成的。

认识到了这一点,只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后,赵磊便在博世集团待不住了。

2009 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德国领导的多次挽留,赵磊坚决辞掉了这个待遇丰厚令人羡慕的工作,心急火燎地回到国内,准备创业。

“我要回国亲自做一家企业来实践在德国学到的管理和运营知识,把德国的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德国企业的核心优势引入到中国来。”离开德国时,赵磊暗下决心。

流程管理帮助创业成功

经常出差的赵磊,除了随身的行李箱外,常常还会带着一个银色的拉杆箱。拉着两个拉杆箱的赵磊,让人充满好奇。

在一个无人的角落,赵磊为笔者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page#]

当他打开箱子,展现在笔者眼前的,是一台制作精美的光伏逆变器“内脏”模型,除了电子元器件外,其中所有阻挡视线的支板,全部换成了透明的有机玻璃,让人可以清晰地看见几乎所有元器件。其完美的系统构造和创造性设计,足令观者震撼。

赵磊说,这套他专门为销售人员设计的既是模型也是实物产品的随身光伏逆变器系统,几乎每次向客户展示时,都收到了令客户吃惊的效果,甚至有不少客户希望购买一套作为艺术品收藏。

在苏州欧姆尼克,类似的对细节重视的例子不胜枚举。不过,在赵磊自己看来,真正帮助他创业成功的,还是德国式的流程化管理体系。

2011年,在光伏行业已经明显供过于求的市况下,初始投资只有仅仅500多万元人民币的欧姆尼克,不仅在创办当年就实现了数百万元的销售收入,第二年更是创下了接近7000 万元的营收,利润甚至覆盖了初始投资。

对于投资建设周期普遍较长的光伏行业,这并不多见。

赵磊认为,这次创业在“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占的情况下能取得如此佳绩,除了对市场的清醒认识外,更多应得益于在德国学到的管理知识。

回国之初,对国内光伏行业毫无了解的赵磊,与同为慕尼黑工业大学同专业毕业的夫人一起,先创办了一家光伏行业网站——“希萌光伏网”。通过这个在当时颇有影响力的行业网站,赵磊结识了一批国内光伏行业的优秀人才,这在他随后与朋友合作创办苏州艾索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州艾索创办之初,不少团队骨干都来自于这个渠道,这正是苏州艾索在成立当年就快速打开了市场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这个一心梦想将德国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移植到中国来的乐观主义者,很快就遭遇到了中国式经营理念的残酷冲击。

基于对光伏技术的理解,赵磊相信分布式发电才是光伏利用规模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回国后的第一次创业中,尽管合作伙伴数次要求上马生产更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但他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一建议。

为此,赵磊付出了离开亲手创办的企业的代价。由于管理团队核心成员对发展方向的认识不同,以及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苏州艾索成立还不到一年,赵磊就无奈离开了自己回国参与创办的第一家企业。

辗转两年后,赵磊在2011年年初创办了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他回国之后的第二次创业。

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结局之痛,赵磊懂得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

度过了初创期的“混乱”后,欧姆尼克开始全面推广略微简化之后的德国式管理体系建设。

“如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说明企业发展阶段与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生产力标志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生产关系则代表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生产力需要不同的生产关系来管理。”在赵磊看来,流程化管理是德国管理体系的精髓之一,但实施的时机却有讲究。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管理模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初创阶段应以效率为先,可能只能人治,什么事都由企业家一个人说了算。但过了这个阶段,就需要正规化建设。过早套用流程化,可能会僵化企业的活力,造成效率低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如果还不实施流程化建设,则又可能引发管理混乱。

目前,欧姆尼克的细化流程管理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现在连接待客户都有标准的流程,一个客户过来,我们只需要一个邮件就触发了整个接待流程的运转,包括需要打印什么文件、准备什么资料、由谁出面接待等细节,都有清晰的流程,根本不需要有人再去交待谁该干什么,这大大节省了管理者的时间。”

欧姆尼克正在实施的流程化管理,涉及产品管理流程、项目管理流程、生产管理流程等,都严格按照德国的管理模式来建立。赵磊认为,德国企业的优势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都是通过细节化的、清晰的流程来实施管理,这种模式将个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他相信,如果能在效率和流程间找到平衡,如果能够两者兼得,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完全有可能超过德国企业。

在赵磊看来,德国光伏应用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头羊,除了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匹配外,这个市场流畅运行背后的真正推手,无疑正是这种体系化、细节化的流程管理模式,其中也包括对补贴模式、市场运行模式的体系化设计。

赵磊认为,如果相关部门能在事先做好补贴规划和管理流程等管理体系方面的设计,阳台发电市场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光伏产业脱困的出路。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