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7届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2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向日葵高管被证监会盯上 减持套现另有原因

2013-05-31 09:00:42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886

摘要:  多位高管如此集中的悉数减持公司股票让市场疑云四起,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与实际控制人吴建龙控制的另一家企业有着隐秘的关系。这位知情人表示,向日葵高管从上到下减持,可能为了投资一家绍兴的本地化工企业,这家企业有IPO上市的可能。

关键字:  向日葵业绩暴跌减持股份证监会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丁国军先生以及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潘卫标先生于2013年5月26日接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编号:稽查总队调查通字130515号),因其于2012年6月29日减持向日葵限售股的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稽查。

对于向日葵来说,如今的业绩暴跌已经完全取代了昔日的光伏行业后起之秀,而此次高管集体减持股份的行为更是为市场看谈其未来发展提供了依据。但根据知情者的透露,高管集体减持股份并非完全因为业绩的下降,在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原管理团队的又一次“圈钱计划”。

业绩暴跌高管集体精准减持获证监会调查

2010年8月27日,顶着“光伏行业后起之秀”光环的向日葵在创业板上市,由于市场热情追捧,使原本只募资2.5亿元的计划最后却实际募资了8.57亿元,资金超募比例高达243%。

2010年,向日葵上市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2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65.55%。但好景不长,由于2011以来国内外对光伏产业的需求放缓,导致相关产品价格急转直下。

2011年年终,向日葵业绩大幅下滑。营业收入为19.14亿元,同比减少17.81%;净利润为3356.75万元,同比减少86.64%;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同比减少86.79%。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82亿元,同比减少10.66%。2012年,向日葵交出的年报更是让人震惊,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居然大幅亏损3.57亿元。

于此同时,向日葵的股价也从2011年3月23日开始呈现整体下跌的趋势。从之前29.50元的历史最高价一路下跌至2012年12月4日的5.20元(后复权),而面对持续下跌的股价公司的高管们显然也坐不住了。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向日葵的股价曾经在6月29日下午被急速的拉升至涨停价位,而正是这一天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丁国军及副总陈海涛,财务总监潘卫标、副总经理、董秘杨旺翔四人分别将手中的解禁股趁机卖出,时机之精准不得不让人叹服。当天,丁国军以8.62元均价减持80万股,潘卫标以8.40元均价减持10万股,陈海涛以7.13元均价减持50万股,杨旺翔以7.97元均价减持19万股,4人合计减持近1300万元。

2012年7月2日,向日葵再次低开高走,潘卫标和杨旺翔又分别减持2.5万股、2.25万股,成交均价都在8.46元之上。至此,向日葵4位高管解禁的股份被悉数卖出,一股不剩。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高管减持后不久即2012年7月14日,向日葵于发布半年度业绩修正预告,将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由此前的“同比下降50%”调整为“亏损1.6亿元-1.7亿元”。

市场普遍认为,作为上市公司高管,四个人悉数抛尽解禁的限售股应该是对于半年报大幅亏损的情况早已获悉。昨日,向日葵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丁国军和财务总监潘卫标于5月26日接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上述人员进行立案稽查。

减持背后另有原因或为助关联企业上市

多位高管如此集中的悉数减持公司股票让市场疑云四起,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与实际控制人吴建龙控制的另一家企业有着隐秘的关系。这位知情人表示,向日葵高管从上到下减持,可能为了投资一家绍兴的本地化工企业,这家企业有IPO上市的可能。而有媒体披露,这家神秘的准备IPO化工企业或许正是吴建龙控制的龙华精细化工。

[#page#]

据向日葵招股书显示,向日葵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建龙、胡爱夫妇通过绍兴龙华贸易有限公司和香港德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持有龙华精细化工100%的股权。向日葵上市后,在2011年年报、2012年中报中龙华精细化工均被披露为向日葵的“与本公司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而且,龙华精细化工还是向日葵重要的资金担保方。

2011年11月16日,龙华精细化工、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得药业)、浙江龙华新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吴建龙控制另外两企业)与光大银行绍兴支行签订了《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向日葵提供不超过2.6亿元的债务担保。随后,2011年12月9日,龙华精细化工、贝得药业又与农业银行绍兴城西支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向日葵提供不超过1.05亿元的债务担保。但是,如此重要的关联方,却在2012年年报中神秘的消失了。

有投行人士分析认为,在以往的报告中均多处涉及到这家公司的名字,2012年年报中不可能突然一下全部消失,这背后肯定另有原因。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