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7届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峰会2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欧盟“双反”倒逼中国光伏企业探索新路

2013-05-31 10:33:31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1025

摘要: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停产容易去产能化难。欧盟“双反”的实施,倒逼着国内光伏企业找到了更多的新路。

关键字:  自建电站新兴市场双反太阳能路灯

对于来势汹汹的欧盟“双反”,国内光伏企业早就在作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绕道其他经销商进入欧盟市场显然只是短期的应对措施。

目前,已经有企业提前布局。自建电站和开拓新兴市场,成为国内光伏企业缓解欧盟“双反”冲击的重要手段。其中,自建电站的上市企业就包括阳光电源、海润光伏、航天机电、向日葵、中环股份、ST超日等。

欧盟“双反”倒逼中国光伏企业探索新路

不可否认,向下游光伏电站方面发展确实具有一定投资价值,但应该注意的是,光伏电站投资周期较长、收费难,只有实力相对雄厚的企业有介入的可能。

在几年前,光伏企业的融资不是难事。但今非昔比,自江西赛维、无锡尚德爆出危机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光伏企业避而远之。用受访企业的话说,“别说增加融资,不抽贷就算不错了”。

不过,在诸多光伏企业为“钱景”忧虑的时候,浙江部分中小光伏企业,却早已走出危机。鲜明的对比,让记者对部分特色企业颇有感受。

杭州福斯特热熔胶膜有限公司,是一家普通的光伏薄膜生产企业,他们的薄膜并非用于光伏电站,而是销售给玩具生产商、小电池、圣诞灯等细分市场,差异化的竞争,让他们在去年收获颇丰,销售额过亿。

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家电池组件企业,若是拼产能规模,或许早已倒闭。但他们将精力用在发展太阳能路灯等特色产品上,规避了行业风险。

与此同时,一家浙江光伏企业已将海外设厂纳入议程,还聘请了摩根士丹利作为投资顾问。他们认为,在海外设厂,是避免欧盟“双反”的最有效手段。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停产容易去产能化难。欧盟“双反”的实施,倒逼着国内光伏企业找到了更多的新路。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