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战火燃烧之初 企业已展开迂回翻墙之术

2013-06-15 09:16:59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点击:2430

摘要:  中美光伏之战还未落幕,中欧光伏之战又迎来高潮。其实在三方的战场硝烟燃起之初,各国企业已经在为后路作准备。

关键字:  光伏企业双反转移产能贸易壁垒

中美光伏之战还未落幕,中欧光伏之战又迎来高潮。其实在三方的战场硝烟燃起之初,各国企业已经在为后路作准备。

光伏战火燃烧之初 企业已展开迂回翻墙之术

众所周知,中国光伏企业大多集中在组件生产制造环节,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市场严重依赖海外,处于最易被阻击的产业链中游。日前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落靴,再度凸显中国光伏业“两头在外”的尴尬和危机。其实,早从2012年起,不甘坐以待毙的光伏巨头已经未雨绸缪,开始了向海外转移产能的步伐。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对美欧韩发起的多晶硅“双反”初裁尚未出台,但海外多晶硅企业早已闻风而动,提前在“第三地”布局以逸待劳。其结果就是,尽管光伏攻防战尚未全面开启,但中国与美欧光伏企业却都已不约而同地玩起“迂回翻墙”战术,通过绕道突破对方的贸易壁垒。那么,在这场不见正面交锋的“非典型”斗法中,究竟是中国道高一尺,还是美欧魔高一丈呢?

叹:海外多晶硅占尽先机 无惧中国“双反”

中国去年11月对欧、美、韩发起多晶硅“双反”调查,但初裁结果却一再推迟;直至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初裁落定,多晶硅“双反”仍不见下文。必须指出,中国大部分多晶硅企业的制造成本过高,而产品质量仍有差距;即便多晶硅“双反”出台,中国对美欧多晶硅企业征收高额关税,海外多晶硅也不可能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今年一季度,进口多晶硅均价继续大幅下挫,甚至低至16-18美元/千克。但由于海外多晶硅巨头建厂较早,这些企业在前几年多晶硅炙手可热、价格动辄几百美元/千克的时候就已经收回了初始的投资成本,还赚得盘满钵满。因此,从技术和成本分摊层面来看,国外多晶硅巨头即便采用迂回战术、营销成本升高,也完全具备与中国企业打持久战的资本。

反观中国,以目前国内成本最低、产能最大的多晶硅企业保利协鑫来看,其多晶硅2012年平均销售价格约为20.8美元/千克,却仍然净亏损35.15亿港元。须知,保利协鑫多晶硅总产能超过6.5万吨,2012年实际产量超过3.7万吨。这样的企业在20.8美元/千克的售价下尚且亏损累累,则中国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更无法与欧美抗衡。

今年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市场,预计组件出货量约为25GW,多晶硅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左右,占据全球多晶硅总需求量的七成江山。欧美厂商绝不会因为中国搞“双反”就放弃这块蛋糕。如果多晶硅“双反”出台,海外企业一定也会效法中国光伏企业,通过绕道第三地来加以规避。可以预见,“双反”后中国市场进口多晶硅售价会止跌回升,但应该能够稳定在20-25美元/千克,与国产多晶硅相比其竞争力并未丧失。

[#page#]

因此,即便中国对欧美多晶硅企业祭起“双反”大旗,效果可能也有限。何况,多晶硅价涨虽然利好中国多晶硅企业,但对于目前正遭受欧美制裁的光伏组件制造业则是雪上加霜。正是“投鼠忌器”,从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链条通盘考虑,中国对此不能不再三权衡,所以初裁时间才一拖再拖。毕竟,如果税率太低,对于海外企业如同隔靴搔痒;如果税率定高了,很可能海外企业还没有怎么样,中国的组件制造业已经先倒了。这种两难困境下,加之欧美也已提前借道第三地布局,中国要完全将海外多晶硅挡在门外,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

忧:中国光伏海外“翻墙”还需缓行

话说两头,早在去年初美国对华启动光伏“双反”调查之时,不甘坐以待毙的几大光伏巨头,就已不约而同地瞄准了海外代工、投资设厂等规避贸易壁垒的手段。而随后欧盟举起“双反”大棒,一度令已成惊弓之鸟的中国企业加快产能外移的步伐。英利已透露倾向于在东南亚建设海外生产基地;阿特斯、晶科能源等都表示了海外建厂的意图。只是,这“迂回翻墙”之路,中国企业能走得顺当么?

尚德电力曾经是最早在海外建设光伏生产线的中国企业,2010年尚德电力就已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投资建设了50兆瓦的生产线。但是,当地高企的人工成本,不得不要求企业追加更多的投资购买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同时,相应的电力、原材料、税收等费用都要比国内高出很多。最终,在遭遇债务违约、自身难保的困境下,尚德美国工厂难以为继,于今年4月黯然关闭,也成为中国光伏界首家倒闭的海外工厂。

而通过海外代工绕过欧盟贸易壁垒,也只能是确保销售现金流的权宜之计。天合光能此前曾表示,将加大其光伏硅片在台湾的代工量;但通过海外代工生产的光伏组件,要比在中国大陆生产的成本增加0.4元/瓦左右,导致成本陡增10%以上。更何况,海外能够为中国光伏企业提供委托加工的产能已经严重不足;以台湾来看,岛内的太阳能工厂已经实现满负荷生产,难以再接受更多的代工订单。

其实,成本提升还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方面。目前,生产光伏组件的自动化率已经很高,劳动力成本的比重在下降,海外建厂难以复制的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配套能力;毕竟,在运输成本、时间成本和对订单的反应速度等方面都难以与国内相比。海外生产线难以与国内产业形成产业链,也难以发挥国内的产业产能优势。此外,中国企业海外设厂还往往面临“水土不服”,法律、环境和政府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相应地推高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相对美国而言,按照“加强版”的欧盟“双反”,除非海外工厂的光伏组件成品中完全不含任何来自中国的元件,否则仍会被征收高额关税。

说到底,单纯为了绕开贸易壁垒而在海外建厂并不划算,用海外设厂的方式保住欧盟的市场份额,对于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而言也并不现实;大规模扩张海外产能,盲目押宝海外的风险,绝不亚于欧美“双反”的围剿,尚德美国工厂的倒闭就是前车之鉴。何况,海外设厂不但无助于扭转中国光伏“两头在外”的产业困境,反而还会带来制造业环节的外流,对海外市场依存度有增无减,从而陷入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金流枯竭。

囧:大陆欧美鹬蚌相争 台湾得利

如果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最终成行,中国组件制造企业将不得不将产能转移到“第三地”,或通过代工等方式夺回欧洲市场,而台湾毫无疑问将成为内地企业的首选。出于对中国在多晶硅领域实施报复的担忧,海外多晶硅巨头也正打算在台湾租赁产能或寻求代工,继续与中国光伏企业做生意。无论是中国组件制造业还是欧美多晶硅巨头,都殊途同归地选择台湾作为理想的跳板来规避制裁、继续夺占对方市场。于是一个吊诡的场景出现了:大陆与欧美鹬蚌相争,最大的赢家却似乎是台湾。

正如有台湾光伏业者指出,当前欧盟对华“双反”将为台湾带来大量投资机会,相信今年内台湾企业有望终结连续六个季度的亏损,在全球率先走出光伏阴霾。其实,早在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实施以来,台湾光伏业就已成为最大的受益方。2012年美国组件市场容量大约为4GW,中国光伏企业占据55%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企业90%以上的电池片来自台湾。去年,天合光能、英利已将部分电池片生产转移到台湾,而尚德、晶科、晶澳及昱辉阳光等则几乎全部采用台湾产电池片,使得台湾当年电池片出货量达到破纪录的5.5GW,而今年有望在这一基础上再增加1.5GW。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