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5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春季)4 广告 第21届(顺德)家电电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华东)4 广告

光伏“双反”来袭 困境待破解

2013-06-17 09:02:38 来源:大比特商务网

摘要:  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之靴相继满地,面临内需不足外需被阻的中国光伏企业日子过的更加艰难,目前,行业已采取措施迎击“双反”,但困境还有待时间来缓解。

关键字:  光伏产品太阳能电池板光伏企业

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之靴相继满地,面临内需不足外需被阻的中国光伏企业日子过的更加艰难,目前,行业已采取措施迎击“双反”,但困境还有待时间来缓解。

光伏“双反”来袭企业出口遭遇“严冬”

欧盟,作为我省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市场,占据了我省光伏产品出口的8成以上,据统计,2011年,我省光伏产品对欧盟出口达8000万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好成绩。然而,国际市场风云突变,继美国发起“双反”后,去年9月,欧盟也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并于今年6月4日宣布:从4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这对我省近30家光伏企业出口构成严重影响,大部分企业将不得不放弃欧洲市场。”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徐晓林告诉记者。记者也了解到,目前省商务厅正组织企业参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中欧价格承诺谈判。如果能达成一致,我省应诉企业将能获得相应的出口份额。

合肥中南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晶硅光伏产品的企业,坐落在肥东县新城开发区内。临近端午节,这家企业的11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班加点。但是红火的生产场面,却缓解不了总经理袁艺琴的忧虑:“这段时间,对欧洲出口萎缩得太厉害了,现在加上11.8%的税率,我们的产品价格比台湾、日本的还高,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她告诉记者,虽然还有一些欧洲老客户,但如果“双反”持续下去,就只能放弃欧洲市场了。“前几年,订单能接到手软,有时候货还没有生产,货款就到账了;可是现在,产品成了库存,出口困难,企业生存都成了问题。”在采访中,不少光伏企业负责人感慨,仅仅3年之间,光伏出口境遇有天壤之别。据省商务厅估计,从年度出口基数和增幅看,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上半年,我省光伏出口损失累计过亿美元。

目前,光伏危机正在向上下游蔓延,全产业链危机正在到来。据徐晓林介绍,受硅晶原料价格暴跌影响,天长原材料基地损失严重,多数企业已经停产、转产。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表示,目前来看,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暂时还有优势和竞争力,但是长久下去,对于二三线企业来说会比较难熬。如果8月份中欧双反达不成一致,那么在47.6%的关税下,我省乃至我国的光伏产品将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从而最终丧失欧洲市场。“这对我们的光伏产业将是致命的打击。”他说。

行业洗牌加速“绕道而行”成现实选择

尽管此次欧盟初裁结果好于业内预期,但由产能过剩而引发的行业洗牌却在加速。旭腾光伏总经理杨道祥认为,此次欧盟“双反”,一些中小企业恐怕是在劫难逃。“首先是银行不给贷款,资金链断裂,加之这些企业一般只给大厂做代工,不重视市场开拓,在这种情况下,倒闭是早晚的事情。”他告诉记者。而在张晓安看来,这是个产业调整的契机。他说:“‘双反’倒逼之下,我们可以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光伏产业良性发展,将坏事变成好事。”

行业洗牌已是山雨欲来。是生存还是退出,成为我省光伏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绕道而行”,输出产能,寻找替代市场,改变单纯依靠欧美市场的结构,就成为现实的选择。

坐落在全椒县的安徽旭腾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就是这么做的。去年10月建成投产时,恰好遇到欧盟的“双反”调查,面对危机,这家企业一方面加快技术升级,提高太阳能光伏转换率,降低发电成本,另一方面,调转船头,主动减少对欧出口,积极开拓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目前,新市场的份额已占公司出口总额的95%。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底,已经累计出口了2000万美元。其中,今年3月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就有800万美元。”公司总经理杨道祥介绍说。而中南光电也靠着新兴市场,两年内欧洲份额虽下降了15%,但总出口额却呈现增长。“但是,当前光伏市场主要还是在欧洲,仅6月5日一天,我就接到5兆瓦的订单,如果8月6日欧盟真的实行47.6%的关税,我们该怎么办呢?”杨道祥说:“把产能转移出去,到东南亚等地去办厂,以此来规避反倾销税。”他告诉记者,目前旭腾在泰国办厂的计划正在实施当中。“按照现行市场价格,泰国产的价格在0.5欧元/瓦,日本、欧洲产品的价格在0.65-0.7欧元/瓦;而一旦实施47.6%的关税,中国产的价格就达到0.65欧元/瓦,欧洲客户是无法接受的,相比之下,泰国产的价格很具有竞争力。”他如此算道。

启动国内市场破“两头在外”困境

欧盟光伏“双反”案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巨大风险。张晓安指出,面对危机,除了积极应诉,在巩固国际原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的同时,当务之急是快速启动国内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实现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搞光伏电站,我们可以与当下的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开展送光伏下乡、太阳能污水治理、太阳能农田节能节水灌溉等项目。”他说。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国内光伏市场正悄然启动。比如,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1元上网电价的价格鼓励政策,促进了西部大型地面电站的集中建设。正是借助这一“东风”,我省的日芯光伏、中南光电、阳光电源等一批光伏企业积极参与青海等西北地区的光伏电站建设,借此拓展国内市场。“目前,我们中南光电40%的产品都是在国内销售。”袁艺琴告诉记者。

借助国家小型光伏电站免费并网政策,今年3月底,合肥金域蓝湾小区的业主孔庆斌,自家楼顶墙面安装了7块多晶硅电池板,成为我省尝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第一人”。他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并网容量为1.5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600千瓦时,除了给自家供电,用不完还可以卖给国家。而在芜湖,其首个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项目,也在金融中心大楼实现了并网发电。

启动光伏内需市场,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张晓安建议,在行业面临困局时绝不能“袖手旁观”,相关部门应给予密切的配合协调,尤其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外要积极帮助企业“应诉”维权,保护中国光伏企业的合法权益;对内要尽快协调解决光伏电力并网等瓶颈问题,为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行动。在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会议就提出保障光伏发电补贴、帮助企业融资等6点意见,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