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5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春季)4 广告 第21届(顺德)家电电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华东)4 广告

我国CT机数据分析

2011-11-05 11:26:23 来源:大比特电子变压器网

摘要:  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作为一种重要检测手段,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其检查范围几乎包括人体的每一个部位。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1~9月 (下同),我国CT机进出口均保持一定增长。

关键字:  CT机,  医疗,  西门子,  飞利浦

  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作为一种重要检测手段,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各科,其检查范围几乎包括人体的每一个部位。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1~9月 (下同),我国CT机进出口均保持一定增长。我国共进口CT机547台,同比增长25.46%;相关进口额为4.85亿美元,同比增长35.98%;进口平均单价为88.65万美元/台,同比增长8.39%。同期,我国共出口CT机1451台,同比增长12.74%;相关出口额为2.32亿美元,同比增长 15.43%;但是,出口平均单价为16.32万美元/台,同比下降了1.8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对高端CT机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同时,全球CT市场也处于活跃状态。

  我国CT机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三者占同期全国CT机进口总量95%的份额。其中,我国从美国进口CT机219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55%,占同期我国CT机进口总量的40%;对美国CT机进口额为2.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0%,占同期我国CT机进口总额的44%。我国共从日本进口CT机192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占进口总量的35%;对日本CT机进口额为1.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占同期我国CT机进口总额的28%。我国共从德国进口CT 机108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4%,占同期我国CT机进口总量的20%;对德国CT机进口额为1.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占同期我国CT 机进口总额的25%。

  民营企业是我国CT机进口主力,共进口CT机296台,占同期我国CT机总进口量的54%;相关进口额为2.6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CT机总进口额的55%。国有企业在CT机进口排名中列第二位,进口量为229台,占同期我国CT机总进口量的42%;相关进口额为1.99亿美元,占41%。

  我国CT机出口目的市场集中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我国出口到这三个地区的CT机数量分别为465台、441台和346台,分别占同期我国CT机总出口量的32%、30%和24%。出口目的国主要是美国、日本、荷兰、法国、印度、德国和巴西,七者合计占同期我国CT机出口总量的73%。其中,对美国出口CT机341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占比为23%;对美国CT机出口额为0.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占同期我国CT机出口总额的24%。出口到日本147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占比为10%;相关出口金额为0.2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占比为11%。出口到荷兰147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153%,占比为10%;相关出口额为0.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4%,占比为11%。我国CT机出口量最多的省(区、市)是北京、上海和辽宁,三个地区占同期我国CT机出口总量的99%。其中,北京出口691台,占48%;相关出口额为1.20亿美元,占52%。上海出口523台,占36%;相关出口额为0.72亿美元,占31%。辽宁出口223台,占15%;相关出口额为0.39 亿美元,占17%。

  三资企业共出口CT机1377台,占同期我国CT机出口总量的95%,相关出口额为2.18亿美元,占94%。应该看到,近年来,出于限制过度投资和过度购买大型医疗设备的目的,国家对CT机等产品实施了“装机配置证”等许可制度,对CT机的配置水平实施严格监管。尽管这些政府部门的举措不能完全控制CT机的市场销售,但是,可以确信的是,我国CT机增长率将在此影响下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

 《中国CT市场发展分析报告》对近年来中国CT机市场发展趋势,包括配置状况、品牌格局、竞争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其中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CT机拥有量为11242 台;各省(市、区)都存在一定量的CT二手设备(约占总量的11%),目前需要更新换代的CT机约占总量的15%~17%。《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CT机拥有量为10101台,比2008年净增长了992台。同年,我国CT机销量为1074台,与净增长数量相差 82台,由此推算,2009年更新的二手CT机为82台,占总销量的8.3%。2010年,我国CT机拥有量为11242台,同比净增长1141台,市场销量为1412台,与净增长数量相差261台,由此推算,2010年更新的二手CT机为261台,占总销量的23.8%。

  “二手CT机保有量的增长,可能与我国大医院CT机更新换代,部分二手设备流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知朋表示,从配置年限上分析,目前有45.6%的CT机购买于2004~2009年,37.4%的设备购买于2000~2004年,购买于2000年以前的设备占17%。由于CT机的使用年限为10~15年,因此,目前需要更新换代的CT机占总保有量的15%~17%。2006年,日本每百万人口拥有CT机达98台,澳大利亚为51台,比利时为40台。我国每百万人口CT机的拥有量从2006年的5.5台增加到 2010年的8.6台,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拥有量仍偏低。因此,该《报告》分析指出,我国对CT机还有很大的需求潜力。另外,我国CT机配置水平并不均衡。白知朋秘书长表示,北京部分大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任务。有统计显示,北京协和医院 90%的就诊人员是外地患者,有的专科医院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8%。因此,从2009年各省(市、区)CT机配置统计情况来看,每百万人口CT机拥有量最多的是北京(13.6台),随后是吉林、辽宁、浙江、河北、黑龙江——这些地区的CT机配置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地区。据统计,2010年,通用医疗、西门子飞利浦3家企业在我国CT机市场中所占份额合计达到70%。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对于CT机市场而言,高水平的集中度意味着这些企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为有效的管理和强大的制造能力。目前,我国本土CT机多为低端产品,而高端CT机主要为外资品牌。近几年来,国内新进入CT机市场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只有安科一家。预计未来5~10年,随着政府部门对于国产CT机自主研发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CT机市场格局会发生一些变化,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将得到一定提升。

  《报告》指出,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得到加强,CT机市场表现为2010年销量最多的是中、低档CT机,并以单双排CT机为主,销量为607台,所占份额达到43%;其次是16排CT机,销量为381台,所占份额为27%;而高档的64排CT机销量为240台,所占份额为 17%;64排以上CT机销量为55台,所占份额为4%。

  高端市场的64排以上CT机由于售价高昂,因此购买者少;而32~64排CT机属于中、高端领域,其中64排CT机是主打产品,也是外资企业争夺的重点,通用医疗和西门子的销量排在我国64排CT机市场的前两位;4~16排CT机属于中端市场,产品成熟稳定,是我国配置量最高的机型,数量庞大的二级医院是这个细分市场的主要用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二级医院的服务需求正在进一步扩大,正因如此,该市场将继续扩大,市场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单双排CT机属于低端市场,产品销量也很大,但单价相对偏低,其销量在2007年、2008年略有下降,但2009年开始的基层医疗建设使这一细分市场需求扩大,各厂商针对基层推出了性价比高的单双排CT机,通用医疗、东软、西门子的销量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位居前三。

  从CT机市场结构来看,整个市场对现有竞争者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经济形式复杂、利润减低和成本偏高的压力。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来自替代品的威胁已成为直接关系到一些产业能否继续生存的重要问题。但是,至目前为止,在CT相关领域,还没有看到任何潜在的替代技术出现。目前,由于我国CT机市场为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所垄断,CT机客户的可选择余地不大,其议价能力也很低,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由竞争者之间的价格竞争所决定。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客户的总体购买力呈下降之势,这会对整个产业构成一定的威胁。此外,CT部件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CT设备的总成本因之难以大幅降低,即使是低端产品,其价格也在20万美元以上。这种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T机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

  “值得关注的是,医疗设备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医疗器械企业,应该将加强技术培训,保证用户能够用好设备作为售后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企业占领市场的一项有力措施。”白知朋秘书长强调。

  UCSD 放射肿瘤学系教授 Steve Jiang表示,CT 技术的进展主要体现为数学工具的飞跃,而临床医生不懂数学,也看不懂数学论文,更不容易找到容易交流的数学家讨论。应用数学家满足于在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年间这个领域的论文何止千万),却不关心临床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即使双方偶有交流,也停留在个案上,完全不足以推动产业的改变。从数学家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甚至直到今天为止,很多数学家还满足于在一些过度简化的图像上(Shepp-Logan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实验自己的数学模型,而完全不了解为什么这些模型会在实践中遇到巨大的困难。(反过来,这些过度简化的模型甚至恶化了医学界对数学工具的厌恶,认为它们都是纸上谈兵而已。)另一方面,大多数数学家并无机会接触到第一手的医疗数据(这里也的确存在医疗法规和隐私管理的问题),所以无从建立在实践层面上比较算法优劣性的平台。其结果就是大家鸡同鸭讲,自说自话。但是另一个困难更加本质:临床医疗业界普遍看不懂也不愿意看数学论文。这就要求一部分数学家承担起桥梁的职责,同医学界密切合作把数学工具引入临床实践,而这是个既困难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数学家有自己评估学术成就的标准,而这种工作是无法被计入学术贡献的。(这里说的是美国的情形,在中国大概更糟。)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