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产业规模可达数万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被赋予厚望。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展示了信息的力量――在提高生活、工作效率的同时,更形成了新的行业和就业机会,影响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扩内需、调结构”成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加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但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掌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发、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率等方面的差距,意味着要发挥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带动作用依然任重道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必须抓住“十二五”的战略机遇期提高创新能力,提出鼓励创新技术的具体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标准及政策法规体系,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腾飞打好基础。
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任务中的“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等可以看出,虽然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是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同时面临着包括产业的结构、规模、创新能力、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挑战。
报告指出,从信息产业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制高点是关键,谁占领了技术制高点,谁就取得了市场的主动权,占得先机。同时占领技术制高点也是传统信息产业发展改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体现技术制高点的标志是核心专利。在这方面,我国与国外的发展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
从技术角度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利申请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不断上升,导致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说明书页数不断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外信息通信专利相对于国内专利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更高。近几年,国外信息通信技术发明专利说明书无论是页数还是权利要求项数,都是国内专利的2倍以上。
而我国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与国外大型企业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1985~2008年,国内获得千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的单位仅4家,而国外拥有千件以上的有20余家。有关专家表示,尽管国内的个别企业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与世界巨头“平起平坐”还需时日。
而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具体行业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存在发展思路摇摆、没有坚定不移的长期发展战略,基础能力弱,知识产权积累不足等问题;平板显示产业总体规模较弱(约占全球5%)、企业竞争力不强,综合实力存在较大差距,追赶国外先进LCD高代工艺需要巨大投资;我国软件产业虽然总量增长迅速,但大部分产品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国内市场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软件产品主要被外国公司所掌控。
新兴信息产业之“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并非一蹴而就。以物联网为例,1999年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ofthings”,即物联网。
“云计算、物联网不是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带来的。”神州数码公司的技术总监谢耘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是积累而来。区别在于,由于技术的进步,今天可以更大规模地应用。
从政策层面,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突出强调了“大力发展核心基础产业”这一重要任务,同时鲜明提出了要“重点培育新的产业群”。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尽管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总体上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研究报告的有关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先导产业的优势开始有所显露。投资重点已由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产业链下游向电子元件、器件等上游转移,投资主体由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转变,企业发展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型。内需结构发生战略性变化,从对物质的追求转变为对人自身发展的追求,企业从主要靠市场的迅速扩张来盈利转变到靠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来盈利。
他们认为,以总量扩张为目标的增长模式应当终结;长期实行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应当终结。“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方式必须实现实质性的转变。
新兴信息产业发展之“重”
今年10月,我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重点发展包括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等6个方面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这意味着,“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也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峻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含内容非常广,目前业界和学界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可分为3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包括从2000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的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和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和投入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第二个层面是现代信息网络产业,包括我国已经开始布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以及从去年到今年持续升温的物联网和三网融合带动的相关产业。第三个层面强调应用,是指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包括基于网络的应用,如云计算、软件的服务等。
因此,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远不止于“不用打开冰箱,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就可以知道冰箱里还有什么食物,哪些应该更换了”;也不止于通过三网融合,三个网只花一笔钱来减少公众的日常支出、提高生活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纵深发展并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核心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钱景”看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6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
新一代信息产业应该开创什么?
今年6月我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显示,我国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15%以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产业制造大国。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之一,“信息制造大国”起到了极积的作用――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发展相应的制造业来满足就业需求。同时,正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产业发展上,可以实现梯次转移。但我国企业在整体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依然较弱。国内市场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的软件产品主要被外国公司所掌控。
信息产业同样是一条产业链,处于产业链的哪一端,决定了利润的数量,也决定了在国际中的话语权。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应该为我国留下自主创新的机制,并着眼提高市场占有率。
首先,行业的整体进步,需要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依然薄弱,以集成电路为例,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占世界市场的41.1%,但是国内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销售总额仅为1100亿元,占国内市场19.54%,世界市场7%。2008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全行业销售额为345亿元,约为49.65亿美元,仅为国外最大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销售额的77%。
其次,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以制度作为保障。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科研人员总数已相当可观,科技投入也已大幅度增加,但是原始创新不多、核心技术制高点少,掌握对新兴产业有重大影响专利技术的企业或大学少。因此,还需要通过体制创新,加强研发力度、学科整合力度,为骨干企业提供源头技术,增强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力。此外,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制度创新的范畴。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