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生死存亡

2012-08-28 09:59:26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摘要: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眼下,国内光伏产业似乎就正在面临这样的考验。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延续,欧洲对光伏市场的补贴大幅削减以及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再加上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实施“双反”,欧洲又可能步其后尘,使得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伴随光伏产业危机的到来,曾经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中国光伏产业一下从高处跌入了低谷。

关键字:  太阳能光伏,  光伏企业,  光伏产业,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眼下,国内光伏产业似乎就正在面临这样的考验。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延续,欧洲对光伏市场的补贴大幅削减以及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再加上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产品实施“双反”,欧洲又可能步其后尘,使得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伴随光伏产业危机的到来,曾经高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中国光伏产业一下从高处跌入了低谷。

太阳能光伏产业原本被认为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增长的朝阳产业而备受追捧。早在2007年5月,欧洲议会就通过了一项正式宣言,以加强对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并提高能效,提出到2020年将能效提高20%的具体指标。与此相应,随着欧盟低碳战略的推进,不仅使其在光伏领域形成技术研发、原材料和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也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欧盟约占据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70%,仅去年就达到上百亿美元的规模。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同样也将新能源作为发展重点,对新能源企业给予贷款担保,其光伏装机容量仅次于欧盟,占据全球总量的10%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及时抓住欧美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光伏产业迅速崛起,在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方面已形成明显竞争优势。

然而,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眼下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曾被奥巴马称之为创造绿色能源就业典范的加州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索林德拉公司因经营不善,一年前已宣布破产。随后,以德国一家公司为首的欧美光伏企业相继在美国和欧洲两大市场点燃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战火。由于美欧接连爆发债务危机,政府对光伏市场的补贴政策大幅削减。去年11月,德国经济部就提议将2012年的新增光伏发电安装量限制在1GW,以协助控制政府对光伏发电的高昂补贴。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欧美光伏市场容量急剧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凸现。欧美少数企业接连挑起贸易战的直接目的,显然是要拒中国企业于国际市场之外,如能借此使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创,助其独步天下,应是他们期待的结果。

事实上,尽管中小光伏企业是产业危机中最先也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对象,但其与产业巨头所带来的影响相比要“渺小”得多。换句话说,光伏产业巨头因濒临破产所产生的负面威慑力是巨大的。无论是江西赛维还是无锡尚德,都曾风光无限,对所在地方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可一旦遭遇行业低迷,却又纷纷因沉重的债务负担而濒临破产。这种破产危机,首当其冲会波及到当初对这些企业巨头涉入过深的地方政府、融资机构以及众多债权银行,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债权银行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从而导致地方政府以及众多债权银行被迫为这些企业巨头兜底。

这里想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在整个光伏产业陷入低谷的过程中,光伏产业危机以及欧美市场的“双反”并不是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巨头破产的主因,相反,正是由于产业危机的到来,使得一直以来不断进行资本扩张的光伏企业原本就存在的巨大财务漏洞彻底暴露出来。也就是说,企业巨头濒临破产的主因是其自身巨大的债务黑洞,产业危机只是触发其破产的诱因。

激进的资本扩张造就了赛维的迅速崛起,同时也酿下了苦果。近年来,国际光伏产业需求逐渐萎缩,产品价格下行,出现了全球性的产能过剩,赛维遭受重创,公司盈利能力不断下滑。今年以来,赛维经营状况继续恶化。推迟至上月底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前3月赛维净销售额为2.001亿美元。由于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与成本形成倒挂,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额达到1.852亿美元,公司毛利率首现负数,为-65.5%。

事实上,陷入巨额债务的不止赛维一家。7月30日,国内光伏巨头尚德发布公告称,对公司投资的环球太阳能基金管理公司(GSF)相关方提供的反担保展开调查。初步结果显示,该笔总额达5.6亿欧元的反担保系GSF伪造,导致的结果是尚德将承担一切GSF向国开行融资所产生的风险。而此事可能导致尚德出售GSF80%股权的计划受阻,从而危及尚德将在2013年3月到期的一笔价值5.41亿美元的海外可转债还款计划。

另外,这一事件也可能导致尚德资产负债表里巨大的漏洞需要填补。然而,在地方政府推动下,由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融资平台、众多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的投入涉入太深,在光伏产业步入寒冬期,暴露出来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深深危及到了地方政府和债权银行。江西赛维“绑架”地方政府以及国开行等大型银行只是这个产业危机爆发的冰山一角。目前看来,地方政府以及众多债权银行不愿眼睁睁看到大型光伏企业倒闭,“托底”就成必然。对陷入重重债务危机的赛维和尚德来讲,或许只有引入国有资本方能获得“重生”的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地方政府、债权银行以及企业本身都能慢慢“解套”,因为拥有国企背景就意味着“兜底”。可预见的是,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将会逐步向国企靠拢。

面对残酷的市场博弈,国内光伏产业要想把握生机,寻求出路,既要有针锋相对大胆博弈的气魄,也要有努力实现双赢的诚意;既要力争最好的结果,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皆应以保存产业实力为目的。

其一,政府、行业、企业应尽快建立“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共同做好充分的反制准备,力争在一触即发的国际贸易战中掌握更多的筹码,遏制国外贸易保护倾向。由于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各国企业利益交织,少数公司为了一己之利贸然启动反倾销诉讼,推动美欧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将会对光伏产业上下游发展造成极为有害的连锁反应,对复苏乏力的欧美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眼下,欧洲一些光伏企业已经看到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潜在后果,明确表态反对欧盟启动对华“双反”调查。他们担心欧盟一旦采取开征惩罚性关税措施,将会引发中国采取相同手段应对,这是我们突破贸易壁垒的有利条件。

其二,国内光伏企业应利用欧美国家宣称的自由市场政策,做好拓展海外投资和产能转移的准备,努力拓展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以最大诚意争取双赢。尽管整个欧洲2012年的光伏产业政策都转向削减补贴,但有报道说住宅类光伏项目仍保持着经济上的吸引力,而荷兰和比利时的净计量电价机制有望推高住宅光伏项目的需求,有可能成为未来欧洲光伏需求的主要动力。为此,有针对性地做好海外投资建厂部署,既可以为当地经济提供宝贵的资本和就业机会,也有助于规避惩罚性关税风险,易地保护来之不易的产业竞争力优势。

其三,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关键是把培育和发展国内光伏市场尽早提上议事日程。美国商务部数月前公布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惩罚性反补贴税的初裁结果,虽然与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的申诉要求相去甚远,但这一裁决对欧盟可能具有示范效应,我们必须有所防范。此外,国外厂商提起“双反”诉讼主要是惧怕我国光伏企业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海外设厂也将会遭遇重重阻力。有鉴于此,着力培育国内市场,建设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光伏产业和服务体系,也就随之成为摆脱危机、争取主动的治本之策。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光伏企业缺乏国内市场回旋空间,产品出口频频受阻,陷入生存困境实属无奈,而我们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又为光伏产业预留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以2010年数据为例,当年全球装机容量为17GW,我国仅为800兆瓦,产业潜在成长性不言而喻。眼下,光伏产业应在逆境中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整合产能、降低债务风险,在电池、组件制造等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努力谋求全产业链上的竞争新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快推进国内电力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分布式电力市场,尽快形成立足国内市场、服务全球市场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引导光伏产业尽快摆脱危机阴影。

太阳能光伏产业原本被认为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增长的朝阳产业而备受追捧。然而,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眼下却正在面临严峻考验。面对残酷的市场博弈,国内光伏产业要想把握生机,寻求出路,既要有针锋相对大胆博弈的气魄,也要有努力实现双赢的诚意;既要力争最好的结果,还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切皆应以保存产业实力为目的。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