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华东)智能家居技术创新研讨会5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春季)4 广告 第21届(顺德)家电电源与智能控制技术研讨会3 广告 2025中国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华东)4 广告

国内光伏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2012-11-29 10:28:57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摘要:  据统计,至今年,我国光伏产能占据世界60%的市场,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但90%的光伏产品是出口国外。而此前,在美国以及欧盟相继针对我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后,目前美国市场已遇困境,欧盟的调查还在进行中,这意味着我国90%的光伏市场或将岌岌可危。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产权方面,我国光伏产业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该领域的研发日趋活跃,相关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至2010年我国光伏专利申请已占全球1/4。但是,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主流技术等方面,核心技术还主要掌握在国外申请人手中,我国仍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字:  光伏,  多晶硅技术,  价格战,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光伏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在逐步突破技术壁垒的同时,形成产业优势。此外,我国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为光伏产业营造良好条件,国内企业应抓住机遇,在积极占领国外市场的同时,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尽快迎来发展的“春天”。

现状:全球最大光伏产品生产国 专利申请快速增长

事实上,我国光伏领域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光伏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进入稳步增长期。新世纪以来,随着“光明工程计划”的推出,我国光伏产业逐渐开始崭露头角。2003年,英利、无锡尚德相继投产,成为我国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光伏组件生产企业。从2005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近几年来平均年增长率更是维持在4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占据了全球约60%的市场份额。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发明审查部日前做的针对光伏产业中涉及多晶硅技术领域的专利情况研究课题显示出了上述情况。该课题组成员刘冰告诉记者,2001年至2010年间,全球光伏产业涉及晶体硅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有1万余件,中国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近2600件,稳居世界第二位,占据全球总专利申请量的1/4。

刘冰介绍,2001年我国光伏产业就有了一定量的晶体硅技术专利申请。但是,在2004年之前,每年的专利申请量都不足100件。从2005年开始,我国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迅速增长,其中2005年有107件,2006年就达到了168件,2007年更是达到320件,到2010年已将近700件。

2011年之前,我国光伏产业一直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无锡尚德、英利、赛维LDK等光伏企业涌现出来,极大地推进了该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无锡尚德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3%用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截至目前,已提交了涉及晶体硅太阳电池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340余件;赛维LDK也成长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企业,截至目前,已提交了130余件涉及光伏产业的相关专利申请。

态势:光伏企业遭遇“寒流” 逆境中现价格战

据统计,2011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额达到22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达到2100万千瓦,占据全球总产量的60%,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上游的多晶硅2011年全年进口额达到38亿美元,进口量达6.46万吨,同比增长36%。国内多晶硅产能也逐步释放,产量达到8.4万吨,位居全球首位。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出现逆转,产品出口国外受阻,光伏企业遭遇一波又一波“寒流”。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拉开序幕。

“寒流”始于2011年底。自2011年美国针对我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调查后,今年9月,欧盟也提出了反倾销调查。日前,美国已发布仲裁结果,我国光伏企业将被征收35%的高额惩罚性关税,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企业被征收惩罚性关税最高的一次。而欧盟的调查涉案金额也超过200亿美元。随后,我国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重庆大全4家企业,分别针对美国、欧盟、韩国提出了“双反”调查。此举被视为我国光伏产业的一次反击,目前商务部的调查也正在进行中。

“若干年前,我国的光伏技术还主要依赖国外引进,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光伏企业在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整条产业链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上已经逐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甚至在某些生产设备上也取得了突破,替代了进口,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重庆大全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何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双反”调查也显示出了国内光伏产业的致命软肋:一方面国内需求占比太小、出口比例过大,导致国内光伏企业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另一方面由于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短期内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了中国光伏企业在逆境中只能互相杀价竞争,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伤害。

发展:自主创新 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此次“寒流”使得有着“朝阳产业”之称的光伏产业面临着诸多危机:产量世界第一却产能过剩、产品多数出口缺乏内需市场、核心技术与国外存在差距等。那么,国内光伏企业如何在“寒流”中奋进呢?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光伏应用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其每年的用电新增量和存量都远大于很多国家。此次我国光伏产品遭遇的“寒流”,也让国内相关企业发现了内需这块“肥肉”。有一些光伏企业早已开始着手应对“寒流”:英利从今年年初起号召全体员工进入“应战”状态,持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海南汉能自今年3月底投产以来,在积极扩大国外市场的同时,也苦练“内功”,狠抓企业管理和生产线的工艺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重庆大全更是依靠自主创新,将生产多晶硅的成本从原来的70到80美元降低到近30美元,而2011年在新疆建成的生产基地,从生产设备到多晶硅制造工艺均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已将成本降到24美元……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继颁布,也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与此同时,一系列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也不断传出:今年10月底,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齐聚河北,探讨如何继续扩大国内光伏的应用规模。随后,国家电网也首次“表态”,为光伏发电开“绿灯”,解决入网问题……

另外,我国光伏企业也需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探索更具竞争力的发展方式。在何宁看来,我国光伏产业要长远发展,一方面要继续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强化国际竞争力,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依靠更强的实力获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优化产品市场结构,改变光伏产品极端依赖出口的现状,为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市场环境。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