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仪器仪表行业五大亮点及新挑战
摘要: 近日,各大媒体对仪器仪表的报道可以说铺天盖地,这也体现着国家对这一块的重视。那么,相比于2012年度组织工作要求,2013年度重大仪器专项工作要求又将展现众哪些新亮点呢?同时,仪器仪表企业又将因此遇到哪些挑战?
近日,各大媒体对仪器仪表的报道可以说铺天盖地,这也体现着国家对这一块的重视。那么,相比于2012年度组织工作要求,2013年度重大仪器专项工作要求又将展现众哪些新亮点呢?同时,仪器仪表企业又将因此遇到哪些挑战?
先说说今年重大仪器专项工作要求的新变化:
1、明确支持企业为项目承担主体,提高对企业方的要求。
2013年度工作要求明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承担”。但对于企业牵头或企业承担产业化工作的企业又有严格要求,如企业需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或达同等条件、项目要与企业重点发展方向相符等。
此外,工作要求还指出“牵头承担项目的,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应不低于国拨经费;非牵头承担项目,但承担产业化工作的,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应不低于所获得的国拨经费。企业投入的自筹研发经费应用于项目研发活动,而不得用于生产线、厂房等产业化能力建设。”
2、支持方向有了变化,并明确指出不予支持的仪器种类。
工作要求中明确指出重点关注“科学仪器设备关键部件、科学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高端电子显微镜、近红外分析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其中 科学仪器设备 关键部件、科学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近红外分析仪器是2013年度新增加的支持方向。此外,工作要求还指出“一般的仪器原理和方法研究,商业化前景不明确的仪器开发工作,不属于仪器专项范畴”,具体到仪器种类,明确表明“临床医疗仪器、生产设备、机械装备以及平台建设等,不属于仪器专项的支持方向。”
3、首次实施财政资助节点,力求保证支持项目的成功。
4、新增4个项目组织部门(地区),并首次出现试点地区。
工作要求中新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4个组织部门,并明确天津、浙江、四川、贵州以及陕西为5个试点地区。
工作要求中新增探索财政资助节点改革措施,明确规定“针对企业牵头项目,先立项,项目前半段主要由承担单位自筹经费实施,专项经费资助10%;经中期评估确认,有继续开发意义的,后半段再主要由专项经费给予支持。”这点应该是重大仪器专项实施以来最大的变化,强调风险共担。
5、明确项目涵盖的内容,以及参与单位的职责。
工作要求中明确每个项目应包括“仪器开发(含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和工程化开发等类型工作,同时,还应提出项目产业化策划方案”,并且要求“除仪器设备开发单位外,产业化单位、应用单位也应从项目设计开始,全程参与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企业发展在其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面对即将来临的变革,中国仪器仪表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发展中遇到众多瓶颈。
随着国外知名仪器仪表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三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均得到快速发展,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的政策,以及现代制造业、清洁能源、海洋工程、智能电网专项、城市轨道交通、民生领域等新兴行业带来的需求变化均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对于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变化,大多数企业主都有所意识,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产品结构、服务研发以及人员配置进行调整,然而真正能展开并起到实效的企业微乎其微,面对即将来临的变革,中国仪器仪表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行业变革的阻碍。那么,这这些问题具体是什么呢?
一、资金匮乏,正常资金链受阻。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行业利润同比增幅在20%,这个增幅放在整个机械行业,也是一份出色的成绩,这些统计包括了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但是就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利润有趋近被压的形式。如何调整行业生态,让占过半生产总值的民营企业发挥应有的活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人才不足,核心技术较少。这同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缺高端人才、缺技术蓝领几乎成了整个装备制造业焦头烂额的问题。虽然仪器仪表类专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其办学规模大约翻了两番。呈现出招生和分配两头热的良好状态,但是却远远跟不上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人才缺口。而随着仪器仪表向虚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各种理工科地交叉将越来越多,这对我国现有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将形成巨大的挑战。
三、管理不当,企业管理经验不足。这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我们主要探讨公司的管理制度。这不是仪器仪表企业所特有的缺陷,中国的民营企业多少都存在着管理的弊端。但是仪器仪表行业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只高不低。但是我们看到,大部分的企业主都是销售、或技工等半路出家,缺少对企业的管理认知。也有很多企业通过引进高级管理人才进行弥补,而有条件的企业更是选择上市来反作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很难断定哪种模式的效用,但是,管理的问题在短期内解决的可能性很小。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