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触控传感器发展趋势
摘要: 根据2013年全球触屏传感器市场报告分析,2012年总体触控传感器出货量估计达1千2百万平方米,其中外挂式投射式电容占85%出货面积。展望未来几年, 2013年触控传感器出货将达到2千550万平方米,2015年市场将进一步成长至3千590万平方米。
除了外挂式的投射式电容传感器结构外,内嵌式的on-cell触控面板得益于三星在其Galaxy系列旗舰手机的导入策略;而in-cell触控面板很明显地是来自受欢迎的Apple iPhone 5缘故。表面上触控传感器市场虽然面积不断地成长外,但其实自2012年开始,正在历经两项重大的变化,一是传感器结构的演进,二是传感器线路的新一代ITO取代材料。
图一: 2013-2015 触控传感器出货面积预测 (单位: 千平方米/年)
传感器结构因应终端不断地演进
当前投射式电容传感器所使用的透明电极材料主要以铟锡氧化物(ITO, indium tin oxide)为主,传感器线路的载板(sensor substrate)则有玻璃与薄膜两者。基于投射式电容一对X-Y透明电极的设计,可能需要不只一层的载板,不过为了制造更为轻薄、低成本的传感器以应用于终端产品,传感器的结构一直都在演进中,相对地也牵动到上游的材料供应链。另外,面板厂也一直试图以in-cell和on-cell这类整合内嵌式传感器的面板来跨入触控产业领域。
触控传感器最大宗的应用终端产品就是移动运算装置,特别是智能型手机和平板电脑,而笔记本电脑则是下一个重要的装置。虽然这些移动运算装置都倾向使用触控接口,但是各自产业的生态特性却也造成上游触控面板供货商的变异。举例来说,智能手机的地域性、品牌多、差异化的高低规格等因素,造成不同的传感器结构均能找到的发挥空间;然而笔记本电脑的生态相对收敛许多,加上较高的Windows 8门坎规格与传感器成本,目前几乎以单片式触控结构(OGS)占了九成的份额,而且具生产能力的供货商屈指可数。
从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一直到笔记本电脑,触控传感器面积不断地加大,也造成线路材料的挑战。例如:应用于10吋以上的笔记本计算机、甚至20吋以上的一体机(all-in-one PC),ITO材料为主的传感器的表面阻抗值(sheet resistance)必须尽可能的低,否则功耗、灵敏度均会是问题。然而,符合这些规格的ITO薄膜传感器供应却较为吃紧。正因为如此,新一代的ITO取代材料也自2013年后,格外受到市场关注。
新ITO替代材料将可能改变供应链格局
ITO应用于触控感应线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制程与其易脆的特性。再者,ITO镀在PET薄膜时,太厚时需考虑薄膜耐受性,太薄时无法降低表面阻抗。有多种新一代的材料正被供应链导入用来替代ITO,作为新一代透明电极的材料。这些材料除了用于显示器外,同时也可以应用在太阳能、印刷电路板等。到目前为止,金属网格(
不过,一种材料若要取代另一种既有材料并不只是规格的问题,规格是最基本的要求,制程与供应链的成熟度才是关键。从供应链来看,包含原始材料、镀膜与图案蚀刻制程都必须获得触控模块厂商的认可与导入;只要能够在终端应用产生明显的价值,就算是成本稍高也有机会为厂商接受。更何况成本往往是随着量产性、成熟度而下滑,而非绝对性因素。这些新材料多半可以达到较低的阻抗值,因此对10吋以上的应用最能产生显著价值。若是从大尺寸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中小尺寸发展,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ITO靶材、ITO薄膜与溅镀设备供货商。而材料厂商若是直接整合镀膜与图案蚀刻制程的话,那么触控模块厂商就会仅剩下贴合的业务;目前还在发展初期,不过对未来的供应链确实埋下变化的伏笔。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