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太阳能市场筑起低门槛,中国太阳能厂商冲击减缓
摘要: August 12, 2013---定价定量成中欧太阳能贸易争端最终两方协议的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EnergyTrend表示,定价定量协议垫高欧洲市场进入门槛,将可有效排除市场破坏性价格出现,有利于一线大厂专注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加速产业集中化脚步,同时大厂为了提防关税贸易战重现,开始展开海外设厂布局,寻找新兴市场出口与设厂机会。
August 12, 2013---定价定量成中欧太阳能贸易争端最终两方协议的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旗下绿能事业处EnergyTrend表示,定价定量协议垫高欧洲市场进入门槛,将可有效排除市场破坏性价格出现,有利于一线大厂专注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加速产业集中化脚步,同时大厂为了提防关税贸易战重现,开始展开海外设厂布局,寻找新兴市场出口与设厂机会。同时EnergyTrend也强调,这份协议不见得可以解决市场问题,各企业应该要提早设想为期两年的协议是否会再走回关税老路。此外,韩国、台湾等地区的太阳能业者如何从这些争端中找出机会,都将是「价格承诺后时代」最引人关注的议题。
限额与配额措施太阳能市场竞争加剧
在已公布的实施办法中,高达60%比例是根据2011年7月到2013年3月中国企业对欧出口太阳能组件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将不利于这段期间出货较少的太阳能企业,总共94家相较目前市场具竞争力的厂商数量还是过多。
EnergyTrend认为这样的配比政策无助市场期盼的产业集中化发生,且一线大厂握有的配额可能远低去年全年对欧洲的出货量,市场普遍存疑这样不明确的配额,如果透过不明确的分配达成「产业集中化」,对于中国太阳能的发展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但从另一面观察,价格提升让一线厂商可专注于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与其他二三线厂商比拼价格。但是一线厂商也并不是没有损失,限额将使欧洲市场销售量将停滞,大企业必须寻找其他地区出货,这都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并且大企业如何有策略的在欧洲有限的市场份额内回馈营收,就成了后续需思考课题。
电池片定价低中国与欧洲组件厂创双赢
中欧贸易协议除了欧洲市场免于低价竞争,同时为了扶持欧洲组件商发展,电池片定价可能不会太高,以电池片成本为例,市占率为15.2%位居全球第二的台湾高效电池片,价格约在0.4~0.42左右,中国一线电池片则在0.37~0.39之间,因此如果可以出口电池片到欧洲组装组件,中国厂商仍具有成本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浮动基准价格是0.56欧元,较之前市场上的组件成本均价约高出2~4欧分,其中的成本吸收将由非组件的系统零件、工程费用抵销,同时系统开发也可以选择借由高效组件来降低每单位成本。整体来看,欧洲开发商还是可以接受这样的价格,并且随着欧洲市场越往小型系统发展,价格敏感度差异也会缩小。
海外设厂也一直是中国企业选择方案之一。虽海外设厂的成本将拉高中国太阳能组件成本,但由于可以免除贸易问题,许多厂商已经投入设厂,目前包含CSUN在土耳其设厂、ReneSola在印度、南非、波兰都有协力厂,海润跟英利则分别传出会在台湾以及泰国建厂。不论目前进度为何,都代表中国企业在贸易壁垒下,必将朝向全球设厂的脚步迈进。EnergyTrend认为,不论是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太阳能企业,都需要加速各区域的经营发展,成为全球性企业才有办法持续经营,开启太阳能的”大航海时代”。
本文由大比特收集整理(www.big-bit.com)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