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智能硬件还应该有怎样的突破?

2017-05-11 11:21:41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作者:jyhuang

4月14日,《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新书首发式暨小米生态链产品体验会在中信出版集团举行。据悉,2013年下半年,小米开始打造一个生态链布局IoT(物联网),至2016年年底,这3年时间,小米生态链孵化出了77家生态链企业,生态链企业整体销售额突破100亿元,16家年销售额过亿,培养出4家“独角兽”公司。

在智能硬件创业低谷期的今天,小米生态链却能够高速发展。这让很多人觉得小米生态链的运营模式就是智能硬件的“成功秘笈”。事实上,每个企业的成功都不可复制,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更是如此,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物联网的软件倾向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使一波又一波的企业前仆后继投入蓝海。然而,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他们的发展方向只限于模仿微软windows、谷歌安卓等软件操作系统,力求再打造一个物联网系统

上月,在美国旧金山Monscane中心举行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正式推出了以Android为核心的Brillo系统。这款系统其实是一款简化版的Android,只保留基本的内核功能,保证这款系统在物联网系统的消耗最小。

事实上,在谷歌推出Brillo之前,我们看到也有很多公司针对物联网推出了操作系统。如苹果基于操作系统 iOS 多年建立的用户粘性和使用习惯,推出 HomeKit 平台;阿里巴巴公司以 YunOS 和云平台为核心,借助阿里云生态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从芯片模组平台搭建、销售渠道等方向着手,为物联网企业构建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由ARM开发,专门为运行ARM处理器的物联网设备而设计的mbed OS操作系统; 华为面向IoT领域,构建的“统一物联网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软件平台”Huawei LiteOS ;Linux基金会和LiMo基金会,联合英特尔和三星电子,共同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Tizen……林林总总的企业争相布局物联网操作系统市场。

然而,物联网能够实现洗碗机,冰箱,电视,汽车等所有事物的连接,被认为是物与物连结的技术,除了感测技术与网络操作系统等软件层面,还包括终端应用的硬件设备。不可否认物联网操作系统极为关键,它能够让让物联网的硬件设备的使用体验更好,从而摆脱现在单品智能化。但是,如果没有智能硬件作为载体去承载操作系统,软件的发展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智能硬件市场已成规模

在近期举行的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座谈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乔跃山表示,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要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

乔跃山透露,将在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硬件应用示范。支持智能硬件企业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实现智能硬件与健康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形成远程诊断、电子健康档案等智能硬件新应用模式;通过应用智能硬件企业相关技术,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加强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

此外,据外媒报道,Android之父鲁宾曾表示:“这不是一个纯软件的世界。硬件是我们认为可以提供附加值的东西。未来将会有大量的感应器和科技产品问世。”

可以看到,物联网概念的兴起,把人们对社交网络和应用程序等软件的注意力转回到了硬件上。同时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在未来,配备AI技术的物联网系统会带来更大价值,智能硬件的市场规模也只会越来越庞大。

智能硬件仍需突破

智能硬件作为“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然而却始终未形成产业化效应,目前规模化的产品领域仅包括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设备等。

2012年,谷歌推出智能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自此打开了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大门。到了2014年,大量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问世,2015年更是达到了一个大的爆发点。据IDC统计,整个2016年,智能可穿戴设备全年的全球出货量达到了1.024亿部,这一数值在2015年还只有7810万部。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情况看好,整体上呈现一个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价格太贵、续航能力差、功能不实用、对测量数据准确性的质疑……在消费者的使用中,关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出现。据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的调查显示,智能手表的弃用率为29%,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包括消费者认为不实用、用腻了等等。

虽然上面的数据仅仅只是可穿戴设备的相关数据,但一直以来,该类产品就是智能硬件的一个“缩影”。在可穿戴设备因为实用性太差等因素,消费者对其了解和购买的欲望正在渐渐消减,而放到整个智能硬件市场的大环境中,这又何尝不是一个“通病”?

与此同时,真正为消费者接受的智能硬件为数不多,亚马逊的Echo算一个,活跃在市场上的也大多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设备等产品。路漫漫其修远兮,智能硬件的发展仍需突破。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