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劲增35%!看新洁能在2024年如何突围价格战
2024年,新洁能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实现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23.83%;归母净利润达4.35亿元,同比增长34.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增长33.05%。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5.63个百分点,达到36.18%。其中,功率器件毛利率提升5.19个百分点,达到36.26%。
在功率半导体行业价格战白热化的背景下,新洁能究竟是如何实现盈利能力逆势增长的?
价格战凸显供需矛盾
盈利韧性经受考验
近年来,功率半导体行业陷入激烈的#价格战 困局。新洁能的业务数据印证了市场的严峻形势:
尽管IGBT及SJ-MOSFET产品销量有所增长,但销售收入增幅有限,且销售占比出现下滑,反映出相关产品市场竞争白热化,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功率半导体行业价格战的爆发,本质上源于供需两端的失衡。
需求侧,下游市场持续低迷,TechInsigh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仅468亿美元,同比下滑8%;
供给侧,士兰微、英飞凌、德州仪器等国内外企业实施扩产项目,叠加行业中低端产品技术成熟、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等因素,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价格战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斯达半导、锴威特等国内企业坦言经营业绩承压,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巨头也未能幸免,部分企业甚至采取裁员等措施应对危机。
在价格战短期内难以缓解的背景下,探索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路径变得至关重要。作为同样深受价格战冲击的行业参与者,新洁能又是如何破局的呢?
国产替代红利释放,
产品迭代与供应链协同增效
1.国产替代红利释放
近年来,新洁能凭借技术实力,逐步实现对英飞凌等国际品牌的中高端产品替代。
2024年,新洁能下游客户国产化需求提升,各大晶圆代工厂产能接近满载,部分产品价格逐步修复,库存持续优化。
从经营数据来看,新洁能功率器件产品的生产量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84%、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6.21%、库存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0.47%。
这种供需格局的变化,客观上为企业产品盈利能力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2.产品迭代,聚焦高附加值领域
新洁能全力推动高性能产品向高附加值细分领域的渗透,通过绑定新兴领域的头部客户,持续扩大在中高端市场的应用规模及影响力。
从细分产品数据来看,SGT-MOSFET通过第三代产品的不断导入,销售增长43%;Trench-MOSFET通过积极拓展新应用领域,实现了销售规模的增长。
图/新洁能
SGT-MOSFET:
在汽车电子领域,逐步导入高性价比40V第三代SGT-MOSFET产品;
在无人机和光伏储能领域,第三代150V SGT-MOSFET系列产品已完成试产和小批量过程,达成大批量交付订单。
面向AI算力服务器赛道,凭借第三代SGT-MOSFET平台的高性能优势,全力推进产品市场推广。
Trench-MOSFET:
保持传统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重点布局光伏储能、汽车电子等高成长性新兴领域。
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的BMS的CSP产品得到大力推广,销售占比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而在价格战激烈的产品领域,新洁能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推广高附加值产品来逐步提升盈利能力:
IGBT:
重点推广第七代IGBT产品,加快部分已有#IGBT 产品的去库存。加大在汽车电子、变频家电、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市场拓展力度。
随着新产品系列的有效推广,IGBT产品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SJ-MOSFET:
第四代SJ-MOSFET产品的销售占比已提升至16%以上,随着600~700V第四代SJ-MOSFET产品的推广,以及500V、800V、900V第四代SJ-MOSFET产品型号的增加,未来其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额有望持续增长。
3.供应链协同降本增效
新洁能与华虹宏力等芯片代工厂深度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
全资子公司电基集成建设先进封测产线并形成特色产品,子公司金兰半导体建成先进功率模块生产线,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与价值释放。
小结
价格战是功率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阵痛,但也倒逼企业回归本质——以技术创新和应用卡位构建护城河。
新洁能的成功并非偶然,其核心在于:
抓住国产替代机遇,提升技术竞争力;
通过产品升级抢占高附加值市场;
优化供应链布局,实现成本与效率的双重优势。
对于行业而言,在价格战中,唯有创新与差异化才是真正的突围之道。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