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市场风云突变 敲响垄断警钟
这几天的半导体行业并不太平,一场持续了六年的官司有了一审结果,而这个结果导致了一位9年CEO的离职和一系列关联交易。有业内人士甚至用“一夜白头”来形容其对于这个事件的感受。
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在一天之内对外宣布了两则牵动整个业界神经的消息。首先是CEO张汝京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公司委任王宁国为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傍晚时分,一个曾经的猜测变为事实,中芯国际宣布与台积电双方解除所有已经或可能已经诉诸待诉讼的指控。
然而,和解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中芯国际要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的和解费用,与此同时,后者不仅直接获得了中芯国际8%的股份,又通过一定金额的认购共坐拥中芯国际10%的股份,摇身变为其第二大股东。这对于很多与中芯国际一路走来关注中国内地半导体行业发展的人们来说,那份曾经的坚持遭到了摧毁。
中芯国际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成为世界一流半导体公司的愿景,“发展中芯国际强劲的竞争力、提升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克服重重困难、达成我们的历史重任”被冠为中芯国际的使命。中芯国际的成立曾经代表了中国内地半导体产业的希望,而这份希望伴随着公司的变化开始黯淡。
2003年,中芯国际晶圆销售额从5000万美元激增至3.6亿美元,一跃成为当时全球第四大芯片供应商。然而,公司的发展却惹来了麻烦。2003年8月18日,全球最大晶圆制造商台积电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称来自中芯国际所属的3家中国公司和一家美国公司的半导体装置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及销售侵犯了其专利。
而后,双方的诉讼和反诉讼逐步升级。无论理由是什么,无论是诉方还是控方都是为了保有和巩固自身的“江湖地位”,但是,在这场博弈中,更加强大的台积电占据了上风,不仅获得赔款,还得以入主中芯国际,成为能够左右后者未来发展的关键角色。
中芯国际曾被视为一把打破垄断的利器,如今,它的锋芒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授人以柄。在这场纠纷和解的背后,中芯国际貌似换得了得以发展的喘息之机,但更大的赢家无疑是台积电,曾经让自己寝食难安的“肉中刺”如今变为了自己的附属。这对于内地很多与中芯国际合作的下游企业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
无独有偶,一场在手机芯片企业之间的暗战也在进行着。有媒体报道称,在2G芯片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的联发科近期下调芯片价格以阻击在GSM领域呈上升态势的展讯科技。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伤人,也可能被伤。
联发科自然不会拱手相让曾经垄断的半壁江山,但是在这场较量的背后,是值得内地企业深思熟虑的问题。到底该怎样做大、做强?是单打独斗还是拧成一股绳?是坚持,还是坚持!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