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彩电行业市场是否令人担忧
摘要: 照明与背光应用激增,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企业生存受多方考验,彩电行业市场路在何方?
关键字: LED背光TV,路灯照明,晶片,封装,散热
照明与背光应用激增 LED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重兵集结下,LED制程、材料、量测仪器一应俱全,以满足未来新兴应用的需求及挑战,在市场口径一致看好LED成长趋势下,LED磊晶厂前景可期,连带受惠的还包括LED量测商。
彩电
LEDinside研究显示,各发光二极体(LED)大厂所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财报已透露,与2009年相比,在LED背光TV库存调整与价格调降及各国争相推动LED照明补助法下,各厂为了提升成本回收效率,除电视背光应用也已从照明应用着手,调整产品组合,进而布局上游有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和材料。
新兴照明应用激增 LED磊晶厂迎旺季
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PIDA)产业暨技术组产业分析师吕绍旭表示,2011年LED市场起飞,其中又以路灯照明最受瞩目。LED应用领域需求增温,而在上游基板材料蓝宝石持续降价,与高阶LED晶粒缺货情况下,LED磊晶厂订单应接不暇,在此接单满载、产能利用率拉升情况下,市场普遍看好LED磊晶厂于2011年上半年的获利表现,尤其LED将因持续渗透新应用领域而有显著成长。
吕绍旭表示,在白炽灯禁用政策推波助澜下,LED照明产业已迈向规模经济,各厂分从晶片、封装、散热等着手,致力于提升发光效率、降低成本,使得LED价格日益亲民,得以持续渗透一般照明,而公共、商用的室内/外照明应用是2011年市场成长的关键。LEDinside研究数据也显示,目前LED在发光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带动下,报价持续滑落,尤其照明用高功率LED120~130流明(lm)跌幅达21%,主流规格100~120lm则持续降价12%,可望缩小与省电灯泡的价差,且有助于LED照明渗透率的提升。
普瑞光电订单倍增 晶元光电直接受惠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亚洲地区LED需求大幅成长的带动下,美国LED大厂普瑞光电(Bridgelux)市场副总裁Jason Posselt表示,与2010年同期相比,该公司下单增幅达两倍以上,可望直接嘉惠晶元光电出货量,然而晶元光电旗下子公司晶宇光电生产线日前发生局部火灾,且火灾区域为蓝光晶粒前段制程区,对于该公司产能是否有显著影响仍有待评估。但该公司发言人张世贤声明产线已恢复正常运作,且市场预测晶元光电已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ECB)进而扩大产能,使泛晶元光电集团2011年掌握MOCVD机台总数增幅将可达10%,总数可望超过四百台,而透过水平整合策略夥伴泰谷、冠铨、广镓产能的加持,与取得丰田合成授权协议,其LED磊晶、晶粒市占率稳如泰山。据了解,晶元光电也已规画2011年LED照明目标为1美元250流明,并于2012年挑战1美元达500流明的发光效率。
此外,于LED照明领域深耕已久的台达电日前公告,2011年1月营收达新台币138.17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成长17%。且决议为稳定LED晶粒来源,将通过子公司与晶元光电设立合资公司--广州晶鑫光电。张世贤表示,广州晶鑫光电最快在2012年开出产能,而晶元光电目前仍为台达电高功率LED晶粒主要供应商。市场预估,在需求热度不退,以及台达电目前推出六十二项LED照明产品来看,其2011年出货量可达五百万颗,因此2012年LED照明营收可望挑战新台币100亿元。
LED技术/应用创新 量测商重要性渐增
致茂电子董事长黄钦明表示,太阳能市场须考量整合度、价格及售后服务,该公司耗费近两年才打开商机。LED炙手可热,致使研发LED量测仪器的致茂电子间接受惠,2010年即达成31%的营收成长,致茂电子董事长黄钦明表示,致茂电子2011年将透过独特的专利技术拓展版图至日本、欧美及中国大陆市场,预估相关绿能产线可达到40%的成长。他并强调,2011年LED背光需求涌现,加上照明应用进入成熟阶段,相关业者须趁早布局,赶上2012~2015年的商机。
黄钦明表示,为强化量测市场的优势,致茂电子2010年35%的支出投资于技术的研发,总计达新台币6亿元,并展现于宽广的专利技术。预估致茂电子2011年总营收可望达两位数成长,首要目标为拓展洁净能源市占率并维持毛利率。LED照明应用为致茂电子重要的目标市场之一,该公司将其与需要高电压、电流的电动车及太阳能市场并称为洁净能源产线。随着环保意识抬头,低功耗的LED照明应用市场因具备高单价及高毛利的特性,被视为当红炸子鸡,遂成为致茂电子十分重视的量测产线
LED测试过程总共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LED磊晶圆及晶片测试,包括LED整体功率测试系统、LED磊晶侦测系统,锁定如灿圆、晶元光电等致力于LED磊晶制造商;第二阶段则是LED封装测试,以晶片式交流电发光二极体照明测试系统为主,可满足像亿光电子的LED封装厂;第三阶段则是LED模组测试,可分为LED光线测试、LED电源驱动器测试等。事实上,致茂电子在LED测试市场布局完整,涵盖从上游至下游的LED测试需求(表1),随着未来LED照明应用需求涌现,势必面临高功率及散热的议题,黄钦明透露,致茂电子已有对应的量测方案。
6寸LED磊晶涌现 量测速度受考验
此外,黄钦明也观察到2011年LED市场的变化,其中6寸LED磊晶片、LED快速量测及照明应用需求渐显,随LED磊晶面积提升,量测效率势必下降,为维持量测水准并提升量测速度,致茂电子提早布局LED双晶片测试专利技术及6寸LED磊晶片量测技术,透过太阳能晶片计算LED流明,可望维持领先对手两年的优势。 事实上,厂商除提升LED磊晶尺寸,同时也逐渐提高产能,包括晶元光电、友达、隆达等,都宣布将于2011年扩展4寸磊晶片产能。至于国外厂商方面,韩国三星(Samsung)2010年采用4寸机台量产LED磊晶,Philips Lumileds则于2010年底量产6寸LED磊晶,全球LED供应大增,可见一斑。
LED照明应用将驱动2011年LED市场
黄钦明表示,LED磊晶片将从原本的2寸提升至6寸,因此对于新LED磊晶片的测试机台需求,可望于2011年浮现。由于友达旗下的LED大厂隆达电子已于2010年底宣布生产第一片6寸LED磊晶片,但LED磊晶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到实际量产时程,仍需约6个月的时间,因此市场估计,隆达6寸LED磊晶片可望于2011年下半年进入量产,届时,将掀起大尺寸、产能的LED磊晶战争。
企业生存受多方考验 彩电行业:路在何方
等离子电视市场在2010年快速增长,两年前,这一定是热门话题,现在却淹没在3D、LED等等众多新话题中,少有人关注。 一年前,“互联网电视”这个名词还亮丽光鲜,现在几乎无人提及。 美的集团某高层私下对记者说:“何老板真是有眼光,这些年全在白电市场扩张,彩电的技术升级太快、变化太多,进去没准就会陷入泥潭。” 自从平板电视出现在彩电行业,全球彩电厂商都在疯狂地进行技术革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从那时开始,中国彩电企业比拼的已不是价格、销量,而是战略眼光。面对日新月异的“收看革命”,中国彩电业路在何方?
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从整体规模角度来说,纵观2010年,彩电行业实现了稳步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表示,在成效显著的扩内需政策和逐步回暖的外需市场共同作用下,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增速逐步趋稳。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彩电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1.1493亿台,同比增长16.1%。其中,平板电视产量为9086万台,同比增长24.7%;平板电视产量占彩电总产量的79.1%,比2009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液晶电视产量为8790万台,同比增长25.8%。平板电视产业链建设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突破。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同时,行业国际化特征明显,产品出口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彩电出口量为6628万台,同比增长21.4%。其中,液晶电视出口量为5163万台,同比增长30.1%。
奥维咨询(AVC)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彩电市场预计零售量为3998万台,同比增长16%,但增速正在放缓。其中,液晶电视零售量为3347万台,同比增长42%;等离子电视零售量为211万台,同比增长24%;CRT电视零售量为440万台,同比下降52%。
企业生存受多方考验
行业规模的新纪录掩盖不了中国彩电业存在的问题。与整体市场高速发展相比,中国彩电主流企业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自2010年以来,国内多家骨干彩电企业效益出现下滑。彩电上市公司201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TCL、康佳、创维和长虹等多家国内彩电大企业均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的窘境,TCL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 在分析亏损原因时,TCL多媒体有关人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对于LED背光液晶电视布局较晚。目前TCL的LED背光液晶电视在液晶电视中的比例仅为11.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事实上,很早就布局LED背光液晶电视的国内彩电企业也并未达到销售预期。对此,创维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东文表示:“2010年,LED背光液晶电视在中国市场占比只有20%多,销量远低于预期。原因是LED芯片供货不足,影响了整个彩电产业链。” 没人能料到,小小的芯片影响了LED背光液晶电视的快速普及,也给外资彩电企业找到突破的机会。
在国内彩电企业为LED芯片缺货而发愁时,外资彩电品牌的LED芯片却供应充足。与此同时,外资彩电品牌积极转变经营方式,通过OEM代工降低成本,进而大幅降价抢占市场。奥维咨询(AVC)的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外资品牌液晶电视整体价格降幅连续半年超过国内品牌4%以上,这在行业尚属首次。这种形势下,2010年,国内彩电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面对多年来受制于面板、芯片的情况,海信、长虹、TCL和康佳等开始积极实施“向上走”的战略扩张,立足下游的规模化制造和分销的商业模式,全面涉足高世代平板显示面板、半导体芯片等核心领域,欲定义新的价值链分配体系。2010年,中国彩电企业拉开了在高世代面板项目上的投资热潮,但涉足上游产业链后的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康佳电子有关负责人分析说,涉足上游只是完善产业链结构,但如今彩电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彩电企业全都掌握全球最新的彩电科技并不现实。目前,企业只能期望在彩电更新换代的浪潮中不要选错方向,而这取决于战略决策者的眼光。
创新时代谁主沉浮?
LED背光液晶电视刚刚凭借色彩表现、节能环保和动态显示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主流,彩电业界却已将目光移开了。“如果说LED背光液晶电视的普及是平板电视产业链上的硬件升级,那么2010年底迅速火爆的3D电视和智能电视市场则是彩电的概念升级。”清华同方有关负责人评价称,“彩电业未来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发展,除了现在的技术热点之外,还要看国家的相关政策。”
2010年初由《阿凡达》带动的3D热潮,令3D电视备受瞩目。随着各个彩电企业纷纷推出不同类型的3D电视,3D电视市场在2010年底火热异常。据中怡康统计,2011年1月,国内一二级市场中3D电视的零售占比已达5.6%。中怡康认为,2011年,各大厂商将全面在LCD、PDP和LED三大类型平板电视类型上植入3D技术,3D电视的新品数量和市场份额均将大幅增长。然而,3D电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3D显示技术目前还未成熟,各种类型互有优劣,3D节目源少,长时间观看会让人头晕以及价格昂贵,这些都阻碍了3D电视的大规模推广。业界专家表示,3D显示技术复杂、对芯片要求更高,而中国半导体行业与国外差距巨大,在这种情况下,若3D电视普及,中国彩电企业又将面临核心技术缺失的尴尬局面。与3D电视同时崛起成彩电业未来热点的是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概念的出现,迅速替代了一年前被中国彩电业捧为主流的“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在2010年5月陷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监管条令之后便一蹶不振,直到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出现。
随着硬件、网络、软件和资讯等基础产业和应用的发展以及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推进,2011年,智能平板电视成为厂商重点投入的领域。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内容已经成为视听娱乐的重要来源,彩电将作为家庭共享的视听终端,在这一轮技术升级大潮中成为智能云终端的典型产品。 此前在互联网概念上集体失声的外资彩电品牌此次却在智能电视上大张旗鼓,TCL、康佳等国内彩电企业也不甘落后。参观完2011年CES展后,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微博)迅速做出决定:“我们将很快推出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结合‘欢网’的内容优势,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体验。”欢网是TCL联合长虹2010年共同投资的互联网公司,与创维在2006年成立的酷开网一样,定位技术平台提供商。海信、创维也都将于今年陆续推出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的发展无法回避国家内容监管和不同网络间壁垒的难题。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4月,互联网电视零售量占平板电视的比例为12.6%,5月广电总局下令“封杀”IPTV,继而出台《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和《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之后,这一比例仅增长0.2%,此后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目前看来,何时理顺广电体系内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如何打破目前中国广电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壁垒限制,似乎遥遥无期。内容受限以及网络壁垒,必然导致智能电视的许多功能在中国无法应用,产品吸引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这就涉及到一个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政策——三网融合。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三网融合早在“十一五”就写入国家规划,但至今仍突破甚少,即使是几个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的城市也动作不多。在欧美各国纷纷探讨如何将3D节目通过网络输送至电视机终端的时候,中国的三网融合还步履维艰。DisplaySearch预测,全球范围内,带有网络接入能力的平板电视销量将激增,2014年总量将达到1.18亿台。中国市场如果分享不到智能电视带来的爆发性增长,中国彩电的前路将更加困难。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