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华东电子峰会 广告 凌鸥学园天地B 广告 25年电机秋季峰会A 广告 第二十八届中国电源学会学术年会 广告

10家电机企业财报解读:营收普涨,净利三亏两转负,温差从何而来?

2025-09-28 16:46:25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作者:廖正世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机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整体实现营收稳步增长,但盈利表现出现分化,反映出电机行业在周期性波动中的结构性变化。

十家电机样本公司合计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所有电机企业营收同比上升。

电机

图/十家电机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数据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制图

整体来看,新能源、工业控制相关企业增长强劲,而传统家电、电机企业业绩分化,表明电机行业正从前期高景气周期步入结构调整阶段,利润向技术含量更高的领域集中。

电机行业周期性特征依然明显:2023年下游需求放缓后,2025年上半年多数电机企业营收恢复正增长,并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例如,大洋电机上半年营收62.41亿元,净利润6.02亿元,双双创历史新高。汇川技术、卧龙电驱等龙头利润增速远超收入,缘于费用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

相比之下,以传统微电机为主的企业盈利承压,如星德胜营收增长7.95%至12.23亿元,但净利微降5.1%。这反映出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竞争等因素正侵蚀部分电机厂商利润。

同时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需求支撑相关电机企业保持高增长,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总体而言,上半年电机行业收入规模稳健提升,利润两极分化,行业正经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期。

01 产品:通用电机与专用驱控分野

十家电机企业在产品线定位上差异显著,体现出各自战略重心的不同。

传统通用电机企业聚焦家电、电工领域的大批量产品,如卧龙电驱、大洋电机长期深耕交流异步电机、家用电机等。其中卧龙电驱通过并购整合,覆盖高压大功率电机、家电电机、汽车电机、工业振动电机等全谱系。

大洋电机则定位于“电机+电控”整机方案供应商,产品涵盖车用动力总成、电器电机和氢燃料电池等,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收入 7.25亿元,同比增长5.73%,家电电器类电机收入 16.57亿元,同比增长5.92%,分别创新高。

这类电机公司产品线广而全,通用电机业务仍贡献主要营收,但正向电机与控制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与之形成对比,专用驱控的电机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的高性能产品,如伺服系统、驱动控制、微特电机等。

电机

图/汇川技术2025年半年度报告

汇川技术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线横跨通用伺服、PLC、变频器、电梯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通用自动化和电梯控制类业务占其营收比重约54%;新能源车及轨道交通类占约45%。

禾川科技完全聚焦通用伺服系统和工控PLC,定位“运动控制专家”,伺服系统是核心产品,覆盖控制层和驱动层,在光伏、锂电、机器人、激光等行业应用广泛。

兆威机电则深耕微型传动系统,从单一齿轮零件供应商升级为“传动系统+微电机+电控”的微型驱动整体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高精度、小型化、定制化的微型减速电机和驱动模块。

可以看出,专用驱控电机企业往往产品线聚焦、技术壁垒高,在细分领域形成模块化、一体化方案能力,这是与通用电机制造商的显著分野。

可见,各家电机企业围绕自身优势选择不同产品纵深:或走“大而全”路线,涵盖多品类电机及上下游组件;或专注“小而精”方向,做深伺服驱控或细分应用电机模块。这种定位差异确保它们在电机产业链中形成互补格局。

02 应用市场版图:多元领域各有所长

各电机公司收入来源的下游应用市场构成不同,反映其业务侧重领域。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当前电机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市场,多家电机企业业绩高度依赖这一领域:汇川技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约 92.66亿元,占总营收45%,同比高速增长;方正电机客户涵盖上汽、蔚来、小鹏、理想等整车企业,驱动电机专供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实现收入 7.25亿元。

江苏雷利上半年车用激光雷达电机及组件收入 4465万元,同比增长35%,电动空调压缩机电机收入 6842万元,同比大增102%;这些新产品正迎合智能电动汽车对雷达传感、热管理等新兴部件的旺盛需求,使雷利汽车零部件收入同比大涨63.72%,达 3.79亿元 。

电机

图/汇川技术2025年半年度报告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相关市场是大部分电机企业共同的增长引擎,直接或通过材料配套贡献了显著业绩增量。

工业自动化与装备制造领域是电机另一大下游市场板块。汇川技术传统强项在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环节,上半年“智能制造”类业务(涵盖通用自动化、梯控等)收入 111.44亿元,占比过半。禾川科技90%以上收入来自光伏、锂电生产设备、激光加工、包装机械等行业客户和ODM订单。

电机

图/禾川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江苏雷利除了家电微电机外,大力拓展工控电机及组件,上半年该类产品销售收入 2.54亿元,同比增长34.49%,源于高端工业电机新产品的量产推广。

可见,工业自动化升级浪潮下,伺服系统、步进电机、精密传动等产品需求向好,带动相关电机企业业绩提升。这些电机企业深耕装备制造业客户,市场抗周期性较强,成为支撑电机行业平稳发展的中坚。

家用电器及生活消费品仍然是传统微特电机公司的基本盘。

星德胜专注清洁电器微电机,服务TTI、Shark等国际品牌和科沃斯、石头科技等国内新兴品牌。作为国内较早进入专业吸尘器电机领域的企业,星德胜目前吸尘器电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5%,在卧式、手持、扫地机器人等多品类吸尘器配套电机上具有稳固地位。

电机

图/星德胜2025年半年度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家电电机市场近年来增速放缓、价格竞争激烈,对依赖该领域的电机企业盈利形成挑战。例如星德胜上半年利润下滑,即与主要终端市场清洁电器增长趋缓有关。但与此同时,国内清洁家电渗透率仍在快速提升、新品类层出不穷。

总体而言,家电与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庞大,是微电机行业的基本盘,虽然增长趋缓但更新换代需求长期存在,电机企业通过开发新应用(如清洁机器人、智能厨电等)仍有增长空间。

此外,一些新兴应用场景正成为电机企业竞相布局的蓝海。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制造是亮点之一。

禾川科技、汇川技术等提供伺服控制的公司,机器人制造企业是其重要客户。江苏雷利针对新兴的协作机器人、仿生机器人需求,开发四足机器人关节电机、灵巧机械手组件等尖端产品,并在报告期内成功发布了新型机器人手部模块。兆威机电则瞄准服务机器人、小型助力机械,研发高扭密度、超薄化的一体化微驱动方案,在机器人关节、执行器领域积累技术和客户。

电机

图/兆威机电2025年半年度报告

医疗器械与医疗科技也是电机行业增长板块,如江苏雷利的智能医疗仪器电机组件销往迈瑞医疗、西门子医疗等厂商;兆威机电将微型传动用于精准医疗设备和可穿戴装置,满足消费医疗产品智能化、微型化的趋势。

安防设备过去是一些电机企业(如鸣志电器步进电机)的应用场景,但近两年需求放缓,安防类订单占比下降。

整体看,各电机公司应用市场各有所长:汽车、工业、家电三大领域依然贡献主要收入,但机器人、医疗、智慧家居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正改写电机行业的下游版图。

03 出海与全球化:产能布局与市场开拓并举

电机行业本质具有国际化特征,中国电机企业近年来普遍加快“出海”步伐,通过海外建厂、并购和拓展渠道提升全球竞争力。

从产能布局看,不少电机企业已在东南亚、欧洲、美洲设立制造基地。大洋电机经过多年布局,在美国、墨西哥、英国、印度、泰国等地建有子公司或工厂,最新在摩洛哥建设生产基地、启动美国印第安纳新厂,形成全球产能灵活调配网络,以贴近客户并规避贸易壁垒。

卧龙电驱通过收购奥地利ATB、收购GE中小型电机业务等一系列并购,实现生产和研发据点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其子公司网络覆盖意大利、英国、越南、美国等,全球员工超过1.8万人,是中国电机企业国际化程度最高者之一。

星德胜在越南建有电机制造基地(越南CDS公司),并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负责亚太业务。兆威机电近年来投资在美国、德国设立子公司“兆威驱动”,一方面贴近北美、欧洲大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为未来全球电机产能扩张做好储备。

这些海外工厂和机构的布局,体现出电机企业普遍重视全球供应链能力,在当地生产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关税风险,同时提升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电机

图/十家电机上市公司海外营收情况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制图

在海外市场销售方面,各电机公司国际业务进展不一。总体看,家电及微电机类企业出口比重大,如江苏雷利上半年出口占比46.88%,客户包括Electrolux、Whirlpool、Dyson等知名跨国公司;鸣志电器境外营收占比达44.64%,虽受欧美需求疲软影响仅微增0.52%,但海外业务毛利较高,对公司利润贡献重要。

工业类电机企业则国外收入相对较低,例如汇川技术海外业务仅占6%左右,但增长迅猛;禾川科技出口占比不高,主要专注国内市场。

电机企业采取的国际市场策略也有所差异:有的依托海外并购品牌打开销路,如卧龙电驱通过旗下ATB、Brook Crompton等百年品牌深耕欧洲工业市场;有的通过直销+经销模式拓市,江苏雷利除直供国外主机厂外,也利用海外经销商渠道进一步渗透市场。

不少电机企业加强本地化服务与营销,例如兆威机电积极参加国际专业展会、在海外设立研发支持团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客户黏性。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大洋电机就指出国际贸易环境多变,汇率波动和关税壁垒对公司海外业务构成挑战,公司通过期货套保、产能全球分布等措施分散风险。

总体来说,中国电机企业正从“产品出口”走向“产能出口”与“品牌出海”并举的新阶段,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04 技术研发投入与演进路径

面对产业升级和激烈竞争,各电机公司普遍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沿着各自技术路线演进,以巩固竞争护城河。

电机

图/十家电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半导体器件应用网》制图

各电机公司研发方向紧扣市场需求:方正电机聚焦高性能新能源车电机,重点攻克800V高压、扁线绕组、油冷散热等前沿技术,并开发三合一电驱系统集成技术,追求更高功率密度和效率。

禾川科技立足工业自动化控制,构建了从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到上位控制PLC、工业视觉传感的一体化产品线,近年来向上游延伸研发工控芯片、传感器,向下游拓展高端数控机床模块,形成软硬件协同创新能力。

汇川技术依托庞大研发团队,在功率半导体驱动、电机控制算法、数字化电气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其“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战略本质上也是双技术路线并行。

卧龙电驱依托欧洲研发中心和国内中央研究院的协同,近年在高效电机设计、新材料应用(如永磁、电磁兼容)、先进冷却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也主导和参与多项国际、国家标准制定,在行业技术演进中具备话语权。

电机

图/包图网

微特电机领域,江苏雷利等公司走“机电组件一体化”研发道路。雷利着力开发机电软一体化模块,近年量产了一系列新产品:空调用无刷风机、冰箱制冰机组件、新能源车用激光雷达电机、电动压缩机电机、高精密铝压铸件,以及四足机器人关节电机等。

鸣志电器强调软硬件协同研发,在运动控制算法和驱动电路上持续创新,使其步进电机、伺服驱动产品性能提升并保持较高毛利。

兆威机电的研发路径则体现“小型传动系统集成”思路,公司搭建了齿轮设计+电机设计+电子控制+检测全方位开发平台,打造核心零部件到智能集成方案的全链条优势。目前兆威正开发超小型无刷电机、精密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尖端产品,瞄准下一代微型驱动技术制高点。

可以看到,微电机企业研发正从单一电机技术向机电系统演进,通过材料、工艺和控制算法的创新,实现电机产品的高性能和模块化,为下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个元件。

05 结语:共性趋势与分化路径

2025年中报折射出中国电机产业的共性趋势与各领风骚的分化路径。

共性方面,需求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正塑造行业新版图: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智能装备已成为拉动电机行业增长的双引擎,大多数电机企业顺势而为,业绩向这些领域聚集。技术升级和产品集成是行业主旋律,从传统单机电机到电机控制系统、再到整体驱动解决方案,电机企业纷纷拓展价值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全球化经营愈发重要,中国电机企业利用成本和市场优势,快速走向世界,通过海外建厂和服务本地客户,提升国际市场份额。这些共同趋势奠定了电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基调:围绕新能源和智能制造,向高端化和全球化迈进。

与此同时,不同电机企业的发展轨迹和竞争策略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综合型龙头(如汇川技术、卧龙电驱)依托规模和技术积累,实现多领域开花,保持稳健增长,并通过内生+外延持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专精型新秀(如禾川科技、兆威机电)聚焦细分电机市场,在伺服系统、微传动等领域打造独特竞争优势,成长性突出。

电机

图/包图网

还有一些转型电机公司(如江特电机、方正电机)积极调整方向,押注电机新赛道但短期阵痛明显,盈利波动较大。整体利润格局也在改变:高毛利的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车业务占比提升,行业平均利润率有望上行;而低毛利的传统家电电机业务比重下降,相关企业需通过创新和开拓新应用来破局。

结构性趋势表明电机行业正在摆脱以往对单一市场周期的过度依赖,呈现多点支撑、此消彼长的新特征:当某些传统市场低迷时,新兴市场的兴起可对冲影响,增强了产业抗周期性。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