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半导体高层看中国3C融合发展趋势

2006-09-19 16:14:28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点击:1506


    自2005年5月加入飞利浦半导体以来,王基元一直负责该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所有技术支持活动。为了提升团队的技术能力,在电子行业拥有25年宝贵经验的他集思广益,对飞利浦大中华区的技术支持部门进行了重组和改进;同时,他还负责指导和管理技术团队进行应用设计并赢得设计胜出。最近,王基元接受了EE Times Asia的采访,与我们一同分享了他对近场通信(NFC)标准化、飞利浦的Nexperia平台3C融合等问题的看法,并为中国设计师提出了一些建议。

    能具体描述一下您在飞利浦的工作吗?

    我主要管理飞利浦整个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技术支持工作。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台北都有技术支持中心,根据各地客户的数量,每个中心大约有60人左右。我们通过由各中心覆盖邻近地区的模式构建技术支持网络,每个中心都有专门负责手机、电视或音频设备设计的团队。我负责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飞利浦在大中华区目前总共有大约300名工程师。

    除此之外,我还负责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管理,即如何控制投产后质量问题对产品的影响;二是流程,即如何提高运作效率并改善我们与客户的关系。

    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技术支持中心能提供怎样的设计服务?这三个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哪些类型的设计?

    每个中心都会集中于手机、电视或音频设备应用中的一种,而且根据实际情况,侧重点也会随之变化。一方面,我们提供包括芯片组、驱动和协议软件在内的参考设计;另一方面,我们也提供带多媒体、MP3或USB功能的客户端产品。总之,我们的工作就是根据客户的研发能力,提供定制化参考设计。

    但是当我们提供更多服务的时候,我们会需要客户的支持以及独立软件开发商(ISV)所提供的应用软件,例如针对MP3的应用软件。我们会仔细研究如何集成客户需要的功能,并确保让ISV清楚了解我们的平台以及客户的需求。如果客户研发能力较强,例如他们拥有自己的design house,那么我们就只需要回答一些有关参考设计的问题。但是为了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我们的工程师不仅要熟悉参考设计,还要精通实际应用。

    而且,这还只是预售服务包中的一部分。通常,当我们与客户签约后,他们将利用我们的平台开发一个产品模型,然后由我们提供设计服务。根据订单大小或客户研发能力的不同,我们投入的人力也有所不同。

    NFC标准化方面有什么最新消息吗?飞利浦的NFC战略是什么?

    飞利浦是NFC论坛的发起者之一。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NFC技术的开发,相关芯片也已经准备就绪,而且正在与手机厂商合作,尝试各类不同的应用。

    飞利浦已经选择在全球4个地方进行NFC测试,分别是法国卡昂、德国汉堡、台湾地区以及韩国首尔。在卡昂,我们的合作方是法国电信和当地移动电话公司Orange。我们利用三星手机提供支付、银行业务、票务或酒店预定服务,试验从去年10月开始,在今年4月结束;在汉堡,试验选用了近期商用的诺基亚手机,测试交通系统,尤其是票务方面的应用;在台湾地区,我们的合作方是明基公司,应用领域也是公共交通;在首尔,我们则与韩国领先的电信服务供应商SKT联手,正在测试包括手机支付、票务、信息下载及访问控制等应用。我们预计NFC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商用。

    NFC沿袭ZigBee标准。在中国,NFC标准还没有最终确立,但我们估计这个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飞利浦在Nexperia平台上取得了成功。但随着市场中3C融合的步伐越来越快,平台方式是否仍是飞利浦采取的最佳策略?或者你们已经开始寻求其它方法?

    我认为平台方式仍是处理3C融合的最佳办法。

    平台方式的优点是你可以拥有一定的设计空间,而且IP可复用,这样做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降低成本。这一优势从未改变过。目前采用平台方式所面临的问题是:在平台方式被广泛使用的情况下,如何将自己的产品与其它产品进行区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平台实现属于自己的应用,而这需要动些脑筋。对此我有深刻体会,因为我们的团队在帮助客户设计手机或数字电视时,所有客户都希望他们的品牌能够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例如,我们会将某款产品同时交付客户A和客户B,但是两个客户都希望可以在产品中添加些什么,从而使他们的品牌看起来与众不同。实现差异化正是各设计公司的目标所在。

    在系统厂商使用一款平台的时候,如何在实现简单集成的同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减少成本,从而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呢?这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而Nexperia正是能够实现该目标的合适平台。

    每个人都在思考设计实现的方式,以及提供附加功能的速度以及简易程度。这种情况在芯片行业也不例外,大家都使用同样的EDA工具,但有些芯片却优于其它芯片。究其原因,我认为灵活性、IP复用,以及丰富的开发经验,才是让产品脱颖而出的法宝。

    中国目前的市场趋势如何?飞利浦有什么应对策略?

    3C融合很明显在中国已经起步。我们正在构思一些产品,比如一种能够与消费者关联的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它可以利用3G网络进行通讯,还可以借助NFC实现支付功能。这些功能在未来都将实现,因为飞利浦或其竞争对手都在构建相应的技术平台。天碁科技(T3G)已经开发出首款适用于TD-SCDMA和Edge的芯片。

    3C融合所需的技术正在日趋成熟,现在有待解决的是应用问题。中国有其独特的商业环境,所以我认为3C在中国的应用与欧洲相比将更加独特。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众多平台方案,它们会促使3C应用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渐成熟起来。产业由应用支撑,因此我们的业务必须接受新应用,并设法实现它们。例如,一年内手机可能会用于支付信用卡账单,因此你不得不与银行打交道;手机还会用于公共交通购票,因此你还得与公交系统合作。这些必然会发生,而且中国的此类应用也会与欧美有所不同。3C融合之后,这些应用将推动飞利浦的发展。

    我估计3C融合在今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将有飞跃性的发展,然后会快速横扫所有应用。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某些行业利用这些应用进行试水,再过一年,一些应用必将大行其道。

    您能为中国的电子工程师提供一些建议吗?

    我曾亲眼见证2C的融合。如今,我又将看到3C实现。我也曾目睹1C、2C和3C芯片的相继面市。一直以来,我认为工程师需要真正了解以下两点:一是3C背后的技术。3C代表通信、消费电子和计算机,必须将这三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二是从市场角度了解客户需求。例如,就采用中程(medium-range)无线标准的手机而言,有多少功能是一直没有被人们所用到的?在我们设计这些功能之前,我们是否了解客户会不会使用这些功能?如果有一半的功能没人用,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从成本中剔除。但如果情况是20%的用户使用了某项功能,那么这就变成了一个市场问题,需要市场进行决定。我们必须了解全局动态,这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成本问题。你必须知道如何在兼顾功能和所能够提供的技术支持的同时,保证成本平衡。这要求工程师不但要精通技术,还要了解客户和市场。

    许多时候,工程师看问题都仅仅从技术角度出发。设计一款功能丰富,而且其中80%的功能得到广泛使用的产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认为新一代的电子工程师确实必须去了解市场和客户,而不要像10年以前,工程师只管技术,市场人员才负责市场需求。要做成功的工程师,必须兼顾技术和市场。这样才是对自己,以及公司和行业负责。

    我认为我们的工程师过于偏重技术了。虽然我们需要工程师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了解市场,并预见市场需求。

王 基 元

飞利浦半导体大中华区技术与市场高级总监

教育背景:

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硕士

工作经历:

2005-今 飞利浦半导体大中华区技术与市场高级总监

2002-2004 中国北京Cadence软件学院CEO

1999-2002 朗讯科技公司无线网络部, 3G无线解决方案总监

1995-1999 朗讯科技公司通信软件部, 市场管理总监

1991-1995 Avaya公司全球商业通讯部,网络管理部技术经理

1989-1991 Avaya公司全球商业通讯部, 业务流程再设计专门工作组区域经理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