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谈:日本半导体产业竞争力何以落后于韩台(中)

2006-09-20 09:36:14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点击:1460
上接本站报道三人谈:日本半导体产业竞争力何以落后于韩台(上)  

    B:甚至有人认为二者存在着这样的差异:日本半导体厂商属于数字式,而韩国与台湾厂商则属于模拟式。在日本厂商看来,重要的是数据是否符合指定的规格。如果处于指标范围之内就OK,否则绝对不行,完全属于数字式。而韩国厂商却不一样,即使数据符合规格要求,也要永远追求最佳。  

    C:的确如此。韩国厂商可以接受即使偶尔出现不符合指标要求的数据,但整体却表现出较高性能的情况。给人的感觉是不合要求的部分以后可以改进。而日本厂商只要出现一点儿不合要求的数据也不行。另一方面,只要符合指标要求,哪怕整体性能不高,也可接受。  

    笔者:日本厂商为何要将开工率固定在某个水平,并执著于指标要求呢?  

    B:因为日本厂商重实效的倾向非常强烈。从以往实效中获得的指标是行事准则,它已经变得像“茧”一样不能突破。总而言之,就是害怕不按老规矩办事会失败。日本厂商的经营者对待失败有时非常严厉。  

    C:是的,至少日本的经营者不会说“失败了也没关系”。结果,技术人员的基本判断就逐渐变成了“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虽有好的一面,但过度追求完美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  

    笔者:这样说来,日本企业在成本削减上落后,经营者讨厌失败的姿态有很大影响?  

    “没有成本分析能力”  

    A:虽说有这种情况,但技术人员也有责任。日本厂商的技术人员很少有对成本效益进行统计学分析的意识。进行设备投资时并不规划相应的投资是否会产生相应的效益。也许并不可信,听说编造能说服领导的故事是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不能这样搞呀。  

    C:的确,拿某个项目开始启动时的情况来说,日本厂商关注的是性能以及何时能够达到目标的时间问题,不会通过分析成本得出一个方向性的结果。  

    笔者:韩国厂商的技术人员有这样的意识吗?  

    B:不能说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有这种成本分析意识,不过,各重要部门的经理估计都有很强的统计学成本分析能力。  

    C:就连普通的技术人员,即便谈不上成本分析的能力,估计也都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最近与韩国厂商的人员一起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有一种动向给人的感受很强烈。他们会把不同的部门,比如工艺部门和曝光设备部门,召集到一起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而日本尽管在这方面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各部门之间似乎还有壁垒。  

    A:各部门之间的壁垒是有。即使同样的工艺,负责光刻和蚀刻的人员尽管表面上关系不错,但在酒场等私下场合里就会相互诋毁,“那帮搞光刻(或者搞蚀刻)的完全就是一群笨蛋。”在这种状态下,即便心里清楚只要让对方的部门稍加改变,事情就会顺利地进展下去,但由于根本无法说服对方,因此只好作罢。韩国厂商干这个非常拿手。  

    C:不仅是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包括供应商和设备厂商在内,韩国厂商具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利用外部力量,提高产品性能,削减成本,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笔者:原来如此。听到这里,笔者明白一个道理,韩国厂商之所以使用外部力量,并非没有技术实力,而是因为这样做能使整体上达到最佳状态。然而,日本厂商普遍喜欢自主研制设备,而韩国厂商更愿意从外部购买设备,二者在这方面是不是有什么观念上的差异?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