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内争的真相:王宁国腹中空、用人不当

2011-07-06 09:46:08 来源:大比特半导体器件网 点击:1103

摘要:  在王宁国的权威和权力都受到挑战的时候,也正是江上舟董事长病重的时候。王宁国为了挽救他的地位,跑去动员了最赏识他而且最有私交的张文义,希望张由退休重新出山,接任中芯董事长,这样王的权力就可保得住了。外传江上舟临终托付之事好像不太可能,因为江是看好杨士宁接王宁国的班的。张文义过去比较相信台湾人来领导半导体,认为“洋拐棍”还是必须的,因为国内人才还没有起来。可能他的看法已经改变了。也可能还没有。不知大唐抢先在股东大会上票逐王宁国之事,是否是要抢在张担任董事长之前,以免担忧日后有变?如果大唐的担忧是有根据的,那么宁的可能是宁国,不宁的可能是士宁。而且,中芯国际以后将无宁日了。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张汝京,  台积电,  王宁国,  杨士宁

最近几天有好几篇评论中芯内争的报道。由于中芯目前还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企业,许多人对它寄予厚望,不希望它出现内斗,影响它的发展。甚至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是国内某股东偏好中芯某一派系,在老董事长刚去世,“尸骨未寒”之时,发动政变要夺权,并为之惋惜。甚至有耸听的谣言,说内斗造成了90多名台干出走。事实上这些出走的台干是王宁国去年的政绩,不是现在进行式。

本人是在业界较久,对中芯国际较为知情的人士,与之有多年渊源,并且与该公司有些高层员工和大客户有一定程度的沟通。中芯内争的背景原因,可能根据各人的视角观点而有所不同,但本人所作的披露,应有相当的代表性,其中有些论断可能是主观的,或是难以证实的,但是正因它们有代表性,所以在此不避臆断之责,有话直说了。目的是希望引发更多讨论,相信群众对是非自有公断,也希望中芯国际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尘埃落定,继续向前发展。

2009年底,中芯国际张汝京因经营管理不善和与台积电诉讼的严重处理不当,遭到董事会的解聘,仓促中通过由王宁国接任CEO的职务。这是外界熟悉的事。但是不为外熟悉的,是在王宁国上任后超过一年半以来掌管公司的一些情况以及为什么他在公司部分管理层和员工内,甚至部分关键董事内引起强烈不满的原因。

王宁国到底是名实相符,还是名不符实,一直存在着争议。王在应用材料有他英雄时势的辉煌时期,他在贝尔实验室的导师 Dan Maydan 的带领下在80年代开发出8100/8300 Plasma Etching 和5000 CVD/Etching 等极为成功的半导体关键设备产品,成为应用材料的一大功臣。 Maydan 在1994 后十年多的时间里担任应材的总裁,也把王带到公司管理层去,先后担任过亚洲部总裁,总裁办公室EVP和全球维修服务的主管,直到2005年辞职加入华虹集团担任CEO。但在最后十年,王主要是在Maydan的大树下吃老本,似乎并没有从一个技术管理者升级到公司管理者。在几个不同的岗位上,不是闲差就是有名无实。譬如,亚洲总裁的职务,看似重要,其实是个公关型的职务,与公司老总和相关政府官员饮酒吃饭,搞好关系以利行销。应用材料公司里的上层员工对他的评价,说他是个不进入情况的人(not a hands-on person);喜欢在空泛的哲学层次上作些“指导”。虽干得轻松,但本身长进是有限的。

这里分析王的历史背景,有两个现实意义。一是他在搞亚洲公关时与当时华虹集团董事长的张文义结下了深厚的私谊,启开了他在中国公司担任领导之门,也为这次在中芯国际的领导层权力斗争中,因张文义的突然介入而增加了大量的悬念。二是他在应材辉煌而不踏实的经历下养成的空泛而不切实的管理风格,夸夸其谈而不解决实际问题,在华虹和中芯都引起广泛的争议。华虹最终没有把这位超级人才留任,中芯国际有管理高层和股东要请他走路,都不是无风起浪,无事生非的。

先说华虹集团。王宁国在张文义的大力延揽下,2005年9月到任,负有双重使命: 一是帮助华虹建设一条拥有国际竞争力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二是带领华虹转型成为一家拥有设计、生产等综合实力的国际化IDM半导体公司。到2007年6月离任,近两年的时间,动作不小,成果是零。以成败论英雄,他固然是失败的,但是最大的失败,是他的管理才略和做事方法与他在应用材料公司的EVP职位极不相称。第一个致命弱点是众所周知的,不懂半导体设备以外,山高水阔的商务面和经营面。他远未达到像美国有经验的CEO那样,凭管理才略和做事方法,就能跨行业进行管理。他对当时12寸芯片生产线的项目规划书(Business Plan) 自己一筹莫展,在他的行业影响圈里也找不到能帮助他的能人。只能找几个他的朋友东拼西凑,连项目基本面都罩不住,更惶论有所创新,能吸引投资界和合作者的青睐了。他这方面的幼稚性,和由幼稚性带来的虚妄性,使得许多潜在的国际合作伙伴如ST Micro 等在接触过后望而却步。没有国际伙伴的支持这个大项目自然就无法起飞了。他做事的逻辑和章法,也受到华虹集团领导们的质疑。在项目规划书的撰写和合作伙伴的意向都远未完成时,他就大张旗鼓地雇人,建立经营团队,后来徒劳无功,浪费了不少人事费用,也耽误了一些过早依附他的人的前程。他对许多该有的基本认识缺乏洞见。譬如,需要本土和国际充分结合的关键职位之一的CFO,他却找来的以前在应用材料作分部财务总监(Division Controller) 的一位韩裔同事,他只会英文,又完全不懂国情,不仅起不了作用,还造成开会和沟通的困难。王自己身为华人,曾身为美国大公司高管,在本土化合国际化两方面都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他在华虹的任务以失败告终。他的缺乏才干,倒使得华虹集团里一些本土高管产生了想法,与其请个不会念经的洋和尚,不如自己领头干吧。 两年半后,第一个全部12寸的Foundry 上海华力微电子宣告成立。

王宁国退休赋闲了不到两年半,当时是63岁。做梦也没有想到一顶中芯国际CEO的乌纱帽突然掉在自己头上。他一向是个架子大,权力心大的人,飞来一顶世界第四大半导体代工公司的CEO官帽,自然喜出望外。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已经经历了“四上四下”的季克非请回来当首席商务官CBO,掌管市场行销。

季克非是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他长期在联电UMC担任运营副总,管理生产。他在联电权力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产生了上下人缘皆不佳的问题,被权力中心外放到联电在新加坡的合资公司。约一年左右被请走了。后来加入美国德州的Freescale,担任管理Foundry外包的副总,不到半年也被请走了,原因据Freescale 的老美说,是他以极其不当的露骨的方式,在内部搞串联(alliance),要某些人效忠他, 因为Foundry业务都是亚洲人的天下。这人犯的是自我过度膨胀,脚跟没站稳就在美国人圈子里玩起洋政治来了。后来去了台湾,在一家TFT面板的公司当个高管,也因不明原因不到一年就走路。后来中芯国际张汝京收容了他,先是以客卿身份辅助意大利人COO马可,后来在宋姓副总辞职后接任市场行销副总。季克非的基本经历是生产,有一些间接的市场行销经验。读了个MBA,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他能言善道,好发表高论,喜欢不分是非地把前人的做法全部推倒重来。他为人傲慢,不讲公正公平,不尊重部属同事。因此他的特点是永远的光杆司令:没有一个部属同事会跟他加入新的公司。张汝京最讨厌的就是高谈阔论的人(因为公司只允许一个人高谈阔论)不到半年就请他走路了。这只是表面的理解。真正的理由是季不断揶揄和攻击张汝京在台湾一手建立的销售代理Ablelink.。 Ablelink 作为中芯在台湾的代理商享受丰厚的利润原本也无可厚非,因为中芯因政治原因不方便在台湾直接露面。但关键是Ablelink有以低价促量的嫌疑,而且它的销售抽成的比例是直接向张汝京报告,公司里的销售副总和财务主管都不得而知。季的傲慢和多言,让他触动了禁忌的地雷。

对季克非多一点的着墨是有必要的。王宁国在华虹的失败他自己是很清楚的,就是自己不懂商务和运营。季有丰富的运营背景,对商务虽缺乏直接经验,但以MBA的训练,能侃侃而谈,能撰写不错的商务报告。这造成了王宁国对季的过度依赖,而给予季过大的权力,造成了后来市场行销部门的血雨腥风。王对季的依赖有一点可窥其一斑。在早期开商务方面的干部会议时,如果季因事缺席,王竟然会要求会议取消,因为季若不在,王因听不懂而不敢自己作决定。季本来就是个傲慢之人,加上王对他的信赖有加,更变得嚣张跋扈,毫无忌惮了。王宁国在应用材料后面十多年所学不多,但是学到了那里闻名业界的血腥整风。凡是应材有了高管的异动,常常不分青红皂白的带一批人去换掉原有的一批人。这讲穿了也就是工业界的一个阴暗面,新的领导若不换一批人,事后的公司的改善的功劳就很难完全归功于后来的人了。问题是这在美国高级人才济济的地方尚无大碍,在中国半 导体新兴事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这就是不负责任了。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季在王的支持和纵容下傲慢无理地更换了大部分的市场行销高管,包括三位资历口碑和业绩都很好,为中芯做出很大贡献的副总。 他用高薪从比中芯档次低的公司聘用了替补的人选,他们有些还在位上,有些已经因业绩太差又被季替换掉了。他们的能力和表现,中芯内部和行业里自有公论,这里就不浪费笔墨了。2010年是个市场极为旺盛的一年,是客户追求产能的的一年,是历来少有代工可以普遍加价的一年。张汝京留下的烂摊子(主要表现为不良资产)也有继任者毫无负担地大部分注销了,大大减轻了成本负担。这一年若没有30% 的毛利可以说是失职。王宁国的转亏为盈,是中芯多年来的盛事,但是业界和股市并没有把王宁国当英雄,甚至没给好评,是不难理解的。

王宁国的官运一直还是不错的。就在他上任中芯CEO不久,杨士宁在Chartered 的制程工程和研发团队因受到Global Foundry 并购的影响,开始向中芯靠拢并陆续报到。杨士宁在Chartered 成功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65纳米的工艺,并顺利进入量产,为Chartered 带入博通和德仪等大客户。反之,中芯国际因管理用人方面的问题,自90纳米以来研发一直滞后,在12寸的生产方面大幅度落后于Chartered。 杨团队进入中芯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把65纳米的工艺做了改善,并在量产方面赢得了大客户的信心。同时,在40纳米研发方面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得到大客户将来的订单许诺。这使得王宁国终于敢于在去年下半年把揣在怀里多时的设备订单发了出去。有关大举投资的豪言壮语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出的。 去年的景气满载,价格持稳甚至增加,再加上政府可观的专项经费补助,王宁国看到了转亏为盈的希望,也为许多员工一直偏低的工资做了调整。无论如何,这是王意气风发的一年。

大家心知肚明,让王能够挺起腰杆做人的,是杨士宁。季克非在去年基本忙于拆建团队,拆了又建,不好再拆。他的傲慢和出尔反尔,在做产能分配时得罪了不少大小客户,尤其是国内客户,在季的歧视下因分不到产能而群起告到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设计分会的王芹生那里。 说季克非歧视中国客户,一点也没有夸大。他一直把客户按营收分成A,B和C三等,要求销售人员区分对待,而中国客户很少不是C等的。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中芯国际居然是歧视国内客户的,难怪要群情激愤。季克非甚至在骨子里还有国民党式的反共情绪。据称,在2009年市场销售部门的尾牙席上,前台播放国旗歌。有对国内不熟悉的台湾人称赞此歌听来激动人心,季显然因不喜欢歌词里五星红旗之类的字眼,马上扳着脸说,此歌虽好听但歌词要改掉。当时同席的有七,八人听到他的话。

中芯国际的内部矛盾起自何处?为什么杨士宁和部分股东对王宁国有很深的不满?这个症结还在于王宁国本人德能不足以服人,和他一连串引起争议的人事做法。其中引起最大争议的,是启用已经退休的香港人,前应用材料的Barry 关,担任首席行政官CAO。 除了少不了的高薪外,王宁国还破天荒地以中芯国际一栋价值200万美元的大别墅一栋相赠,没有任何附带条件。这个做法是私相授受,是违法的,严格地说可以引发香港证监会的调查。连关带来的秘书都立马发给公寓一栋,特权远驾临其它员工之上。连杨士宁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事后许多人发现,关某能力和工作动力都很有限。他对迫切需要的工资改革一筹莫展,只好再用高薪聘请一位人事副总来办理。王为什么要如此出格地聘用关呢?后来看出玄机来了。原来关虽然不干事,但是确实成了王宁国建立亲信网的工具。派系里的人什么工资待遇都可破格,派系外的就把规矩拿出阻拦。据说搞得杨士宁深恶痛绝。还有一个是CFO曾宗琳。曾短暂在台积电担任过财务工作,职位不详。在台湾连接频繁换了几个工作之后,基本上都在中国大陆流浪打工,没有在像样的公司做过。据说他和他下面的一个财务总监都是天价聘用。曾某自己平庸无能,这又引起一些人对王宁国用人的能力或动机起了怀疑。王宁国在用私人这方面是大胆无忌讳的。他刚到中芯上班当天,就把他在华虹的小秘书带来,取代了原来很能干的一位。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这位小秘书做事糊涂无比,绝对够不上总裁秘书的资格,更远比不上张汝京原有的秘书们。同一天,王宁国还带来他的一位在化工界退休了的朋友Otis, 在总裁办担任业务开拓副总。因为Otis 不懂行,往往要其它副总为他打下手才能工作。而其它副总只要一个人就能做得更好。王是个视公平为无物之人。

须知张汝京留下的摊子,尤其是运营和研发方面,整理起来需要作大量的工作,非常辛苦。 这些工作大多落在杨士宁团队身上。而在CEO 那边,不仅无能,而且不勤。最让人不服的是,王宁国的国王人马,王季曾关,有特权而做有益之事不多。王作为中芯掌门人,除了享受2010年的景气外,对公司发展的蓝图和办法一点办法也拿不出来。

中芯的内部矛盾从今年第一季后开始点燃。原因是景气过了,原有的弱点都藏不住了。季克非大言炎炎,得罪了不少客户,当产能一旦有余裕他们就流向他方。对于一些明显的产品迁移变化,季也没有掌握到,造成8寸厂产能大幅空缺,第一季营收下降,第二季更不看好。这次中芯管理层的内争,主要是实力团队对CEO 的德和能都无法心服,对公司在这样的领导(leadership)之下,感到失望和担忧。王宁国作为临危受命的CEO,受限于自己的商务和运营的无知,只能过度依赖一个有基本人格缺陷,在过去几年连续在四家公司被快速淘汰出局的问题人物。这个问题人物对中芯和中芯的客户关系造成了很大的损害。王用人不当,把关和曾两个庸才当作至宝,无论是无能识人,或是私心用人,都引起了向心力和士气的问题。

王季曾关,都不是国内的或国内出去的海归子弟,可能缺乏本土的认同感,使命感和亲和力,他们都已超过六十岁,在目前职位上的延续是否符合企业和产业利益也到了要考虑的时候了。

还听到有人担忧一种可能。在王宁国的权威和权力都受到挑战的时候,也正是江上舟董事长病重的时候。王宁国为了挽救他的地位,跑去动员了最赏识他而且最有私交的张文义,希望张由退休重新出山,接任中芯董事长,这样王的权力就可保得住了。外传江上舟临终托付之事好像不太可能,因为江是看好杨士宁接王宁国的班的。张文义过去比较相信台湾人来领导半导体,认为“洋拐棍”还是必须的,因为国内人才还没有起来。可能他的看法已经改变了。也可能还没有。不知大唐抢先在股东大会上票逐王宁国之事,是否是要抢在张担任董事长之前,以免担忧日后有变?如果大唐的担忧是有根据的,那么宁的可能是宁国,不宁的可能是士宁。而且,中芯国际以后将无宁日了。

中芯国际内争的真相:王宁国腹中空、用人不当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