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用户成不了霸王 定制手机不懂中国
摘要: 定制机,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移动运营商定制的手机,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所接受。定制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机身会有G3、天翼或者沃这样的LOGO,同时在一些功能上会植入运营商的服务。定制机在国外早已经成为统治地位,不过在国内,用户还是更加倾向于从传统的零售渠道来购买手机,对于定制机,似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定制机似乎并不是很懂中国。
定制机,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移动运营商定制的手机,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所接受。定制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机身会有G3、天翼或者沃这样的LOGO,同时在一些功能上会植入运营商的服务。定制机在国外早已经成为统治地位,不过在国内,用户还是更加倾向于从传统的零售渠道来购买手机,对于定制机,似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定制机似乎并不是很懂中国。
就手机市场来说,如果说中国是传统零售渠道的代表,渠道分销还占有大部分比例,那么日本就是另外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因为在日本没有零售手机可买,甚至定制机上连手机制造商的LOGO都没有,而仅有运营商的标识。再来看看国际上大多数的国家,以美国为例,用户选择运营商的定制机能够获得巨大的话费补贴,手机几乎是免费获得,如果选择零售非合约购机,那么价格将非常离谱,这是为何大部分手机为定制的原因。
不管怎么说,定制机的普及是大势所趋,即便我们现在不喜欢国内一些定制机的套路,然而定制机依旧在逐渐的被接受和普及,像苹果iPhone、三星GALAXY S和华为C8500这样的手机正越来越多的被用户所接受,只是这样的进程显得有些缓慢而已。并非是国内的手机用户不喜欢定制机,只是现在的定制机不太懂用户的心思,定制机还不太理解中国,下面就随同笔者去数落下定制机的“罪状”吧。
简单粗暴不能成功
国内的定制机一直走简单粗暴的路线,特别是让用户很反感的内置大量运营商的应用程序和客户端接入。这种套路在早期的定制机里非常的普遍,而现在则收敛很多,然而被早期定制机伤透了心的用户心中依旧对这样类型的定制机很排斥,尤其是有收费的陷阱。笔者认识的许多用户总是会努力去删除这些内置的运营商程序,遗憾的是大多数都不能完全删除(这在非智能手机上最明显),这也说明了国内用户对这些内置的程序认可度不高。
运营商希望其内置的应用能够被用户所接受,但是却有不少的收费陷阱(必须承认,近年来这样的现象几近绝技),这种设计极大的败坏了定制机用户的兴致。而用户的兴趣却是很难被修复和转变的,笔者身边的朋友有深受其害者,这对于运营商本身的信誉也有较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则是产生在智能手机之后,定制机不能够享受正常的升级。当然,这不仅仅是国内定制机的问题,像是T-Mobile定制、Verizon定制都会遇到一些升级困难,只是国内运营商更难和零售版的手机一起获得升级,特别是Android系统里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包括三星I9088、国外的T版HTC HD2和三星T959都有这个情况,这也影响了部分用户对定制机的积极性。
定制机的优势在改变
运营商越来越强势,手机厂商将不得不寻求向运营商的妥协,这3G时代到来后更加明显,因为GSM时代手机厂商和运营商是一个扁平的关系,而3G时代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关系垂直化,运营商则掌控了更多的优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双模手机,这也算得上是国内的一大特产,事实上,只有运营商的推动,双模手机才可能有市场。
也正因为运营商的实力越来越强,凭借网络和资金优势,运营商通过话费还返和套餐优惠来吸引用户使用定制机,用户承诺在网期限甚至可以免费赠送手机,这样运营商最终在话费之中抽取一部分给手机厂家。
然而定制手机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程序植入,这些程序应该提供给用户选择,而不应该是强制使用,而且这些应用也应该是可以删除的,用户应该具备这些基本的自由。用户需要的定制机应该是更具个性和具备更专业的功能的手机,比如QQ手机、微博手机,这些手机将一整套的服务全部打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定制手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