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半导体 广告 2024电机评选 广告 2024秋季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 广告 2024第五届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2 广告

OLED已经“兵临城下” 大陆面板产业正面临大考

2012-07-02 09:41:48 来源:LED环球在线

摘要:  2012年,OLED显示技术在平板电视上的应用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三星和LG8.5代线量产计划的逐步推进,OLED电视机将很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比LCD液晶电视的普及速度,这种被称做“终结者”的梦幻显示技术,OLED彩电的普及效率将达到LCD产品的两到三倍。

关键字:  OLED显示技术,  平板电视,  

2012年,OLED显示技术平板电视上的应用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三星和LG8.5代线量产计划的逐步推进,OLED电视机将很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比LCD液晶电视的普及速度,这种被称做“终结者”的梦幻显示技术,OLED彩电的普及效率将达到LCD产品的两到三倍。

LCD液晶电视对CRT的替代作用,在国内彩电市场集中表现为一系列中小品牌的消失,市场集中度的增强。LCD产品的普及还促进了国内彩电市场销售额规模的增长,并促使IT代工产业进入彩电制造业。而LCD对CRT替代过程中引起的产业巨变,会不会在OLED产品普及的过程中再次重演,民族彩电产业在OLED转型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怎样的挑战呢?

预期转型期更短,时间更紧迫

与LCD对CRT技术的替代效应一样,OLED彩电产品的出现、普及必将给整个彩电业注入崭新的活力。业界预期5年内,OLED电视就会进入普及阶段——这一速度将是LCD的两倍以上。(大尺寸液晶显示技术从应用于笔记本和PC电脑到全面在彩电市场普及,至少尽力了15年的时间。)OLED普及速度之迅速,必然对业界厂商提出更为苛刻的考验。

首先,从面板产业看,OLED的普及速度更快。

由于OLED面板将主要来自于LCD面板线的改造型建设,因此投资周期、建设周期都会大幅缩短。例如,在三星的最早的规划中,全球第一条5.5代线OLED面板厂会在2012年投产,而实际投产期提前了两年。在5.5代线之后,三星第一条8代OLED线则会在2012进入投产期。

从5.5代到8.5代,LCD液晶产业用了4~5年的时间,但是OLED却只用了2年的时间。同时,OLED产业直接跳过了6代、7代,直接上升到了8代线。这是液晶产业大规模建设的最大的尺寸线。

预计2013年,三星和LG的8.5代OLED面板线都会投产,并达到较理想的产能,能够为全球提供至少2000万片的OLED面板,或者更高。2015年,则至少会有四分之一的彩电产品采用OLED面板制造。

第二,从终端产业看,OLED的价格下降速度将更快。

按照目前的线性评估理论,OLED彩电的发展预期将比较缓慢,但2012年底,友达六代、LG8.5代、三星8.5代都将进入投产或者试投产状态,并为业界提供千万台以上级别的产能。面板产业的大投资、大产能规律,“在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的前提下,如果还认为一个技术的更替需要很长的周期,就要落后了”,国内著名家电专家罗清启如此表示。

比较激进的预期是LG做出的,其认为采用白光技术的OLED产品会在2016-2018年低于LCD产品的成本。友达移动产品事业群总经理吴大刚则预期,AMOLED在两年后(2015年)成本竞争力不输LCD面板,未来两年是AMOLED成长关键期。在国内著名彩电专家刘步尘看来,“在3~5年之内,OLED电视就会取代现在的LCD电视”。

如果仅以目前55英寸OLED彩电的上市价格8000美元预估,(折合50000元人民币),也较60英寸LCD电视首次上市的18万元售价低很多。因此,OLED电视的普及速度必然超过现有的保守估计:两年大量出现,三年站稳脚跟、四五年形成普及趋势,这样的速度是可以指望的。

本土面板业积累不足

OLED彩电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必然给本土彩电产业带来很大挑战。就如同此前LCD电视的普及过程,国内彩电企业也纷纷经历了数次盈利、亏损的波折,尤其是在上游面板产业上,直到2011年才实现8.5代线的量产。

从技术体系、工艺和产业布局上,OLED面板线将主要来自LCD线的改造:二者同样属于薄膜半导体产业,亦都属于显示产业,采用LCD线改造OLED面板线复合液晶产业升级发展、和彩电产业升级发展的趋势。这也是目前三星、LG加快OLED产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星和LG是较早布局LCD液晶面板线的企业。早起生产线基本已经收回大部分投资,一部分设备也进入更新期、或者大修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其转产新型的OLED产品,能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从而使其市场线利润最大化。事实上,在三星将旧的LCD生产线部分改造成OLED面板线的同时,其LCD线原有专属设备正在准备在大陆苏州设立一条“半新”的LCD8.5代线。

奥维咨询平板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秋纬认为,OLED的生产是建立在LCD基础之上的,在既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升级,是可以生产OLED的。这种做法更经济,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通行做法。“其实只有具备生产LCD能力的厂商,才能去生产OLED。”

OLED产业的这种规律也决定了,我国大陆地区LCD面板起步晚的特点,将“拖累”OLED面板产业的发展。相对的那些在LCD面板线投资较晚的企业,如果跟近三星等企业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造现有的、较新的LCD面板线;其二是建设全新的OLED面板线——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后起LCD面板企业投资OLED更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但是,OLED面板产业是未来的显示产业的核心,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国,我国应该,也必须掌握OLED大尺寸面板产业的相关技术,并建立起现代化的制造能力。

就OLED基础理论和专利而言,主要掌握在美国和英国企业手中。但是,在产业化的工艺技术方面,日本和韩国企业则起步较早。其中,三星更是通过近10年的努力,逐步成为了OLED专业持有数量最庞大,尤其是在大尺寸技术方面最为成熟的企业。

DIGITIMES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指出,TFT-LCD面板最主要的成本在于包括背光模组及玻璃基板等项目的材料成本,约占面板生产成本的65%,固定资产(主要是设备)折旧摊提只占15%~18%。而AMOLED面板的生产成本中,材料成本超过4成,固定资产折旧摊提亦约占4成左右。因此,对于AMOLED制造商来说,如果能与设备商及材料商密切合作,将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超越竞争对手。这正是日韩企业的优势。SMD在材料供应方面,三星集团内的第一毛织比较领先。在设备厂商方面,韩国当地厂商SNU、SFA,以及APSystems都较为先进。此外,LG化学本身在AMOLED材料方面也具竞争力,并已协助其协力厂商周星(Jusung)开发AMOLED生产设备。

相对而言,台湾企业则在基础储备和产业链完整性上不如日韩。技术和上游设备方面对日本的依赖很大。台厂的思路是加强与日本材料与设备供应商合作,或进行专利技术授权、合作生产部分尺寸AMOLED面板,以加速提升竞争力。这也是最近传出索尼和友达共同开发OLED项目的重要原因。

大陆企业中,京东方亦有220亿的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项目,然而业内认为,这个投资200多亿元的新项目,却不得不面临技术专利、产业配套和未来产能放大带来的盈利压力等大问号,同时在资金上也困难不小。此外,成都长虹虹视、昆山维信诺、顺德彩虹等在中小尺寸OLED领域布局,广州创维华工、顺德彩虹也开始建设4.5代中试线。

我国OLED面板产业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二是配套、三是资金。事实上,第一、二点的本质也是资金。著名家电专家罗清启认为,当下韩国企业是要在OLED的材料、装备、面板与整机等环节中跳脱出“日本技术”的框架,这与韩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投资OLED不无关系。另一位国内彩电技术专业刘步尘也认为,国家应该在“资金”问题上大力支持民族面板业。

目前在OLED体系性的技术上,日韩各成一派,台湾所有势力但是不得独立,大陆基础更差一些。而在投资实力上,韩国企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技术上并不落后的日本,则由于近年来的显示和家电产业巨亏、日元升值,处于投资疲软期。同时,由于LCD面板业务的亏损,台湾面板企业也在寻求OLED项目上的合作者。这种局势显然有利于台湾企业连日制韩,也有利于大陆企业依托市场层面的关系补充前期技术和配套投入的不足。现在,国内OLED产业最需要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切不可拥有“LCD液晶寿命还长久”的“妥协”思维。

本土整机企业面临OLED大考

OLED彩电的兴起,不仅会考验我国显示产业的上游,同时也会给下游终端品牌厂商到来实实在在的市场压力。

今年五月份,LG OLED电视即将在全球市场正式登陆,同时三星OLED电视也会在伦敦奥运会前正式上市。传闻中,索尼、苹果公司也在计划推出OLED电视。国内彩电企业也渴望在年底或者明年获得部分韩国或者台湾地区OLED面板的供应,进而推出OLED彩电产品。

按时间进度,2012年必然是OLED电视市场元年。OLED电视的到来,则会形成一种彩电升级热潮:效果更好售价更高的OLED电视更适合高端消费家庭的差异化选择,也能为电视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但是,对于多数企业而言,初期的OLED市场还是一个“面子问题”。作为一线彩电企业,即便不能在第一时间推出OLED电视,也必须在“第二”时间上市类似产品。这与企业的品牌形象、科技形象、技术形象等息息相关,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OLED电视的初期市场上,面板资源必然会稀缺:国内菜单企业或者拿不到足够数量的产品,或者不得不以高价从LG、三星等竞争对手除获得——这将显著影响国内彩电企业OLED产品的竞争力。分析认为,LG、三星,甚至部分日系企业渴望通过OLED技术上的领先,在国内一二线城市和高端消费群体中再次提升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和盈利能力。

虽然,随着OLED面板产能的扩展,国内彩电业的OLED面板采购能力会得到加强,OLED彩电也不会长期成为少数先进品牌的独有产品,但是,这不意味着国内彩电企业面临的OLED彩电转型冲击的结束。

OLED面板与LCD面板的重要差异在于没有“背光源”,也就是没有所谓的“后段模组工艺”。而投资后段模组工艺是国内彩电企业,在LCD时代增强盈利的重要举措之一:几乎所有品牌企业均有涉足。在后段模组上的投入,占据有国内彩电产业平板终端生产性投资的三分之一。但是,OLED电视采用自身发光技术,该技术的普及必然会使得“后段模组”这部分产能被淘汰。这将会在OLED电视的普及中后期,对国内彩电企业资产减值形成很大的压力。

但是,这种压力将是阶段性和暂时的。只要国内彩电企业科学处理不同市场层面的关系:不同技术、不同消费能力、不同消费需求,本土彩电企业必然能够顺利的迎接新型的OLED显示时代的到来。

国内行业同仁正在加强OLED产业布局,各地政府和中央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产业的重要性,提出了众多支持意见和措施,并准备在财税资金上进一步支持本土面板产业。OLED产品的出现将是一个本土显示产业的巨大机遇:LCD液晶面板产业韩国等地领先的产能优势已经形成,本土企业、后起之秀的竞争压力很大;但OLED是新兴产业,各国都没有成功的先例,即便日韩起步较早,相对液晶LCD而言我国本土企业与其主要对手的差距也更小。因此,OLED产业也该看作是本土显示产业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机遇窗口。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