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4.0来了,比亚迪SiC汽车明年登场

2018-12-13 14:04:59 来源:半导体器件应用网 作者:陈钰晶 点击:3447
 

12月10日,比亚迪在宁波发布了IGBT4.0,IGBT被称作是电动汽车的“cpu”。但IGBT基本都是由欧美和日本半导体巨头垄断,比亚迪本次发布的IGBT4.0,打破了国际垄断。同时,比亚迪宣布已经布局投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并将在2019年推出SiC汽车。


IGBT芯片打线

打破国际“垄断”

而IGBT90%的市场份额一直都是被外国巨头所垄断。中国大陆功率半导体市场占世界市场的50%以上,但在中高端MOSFET和IGBT主流器件上,90%主要依赖进口,基本被国外欧美、日本企业垄断。

国内IGBT企业缺乏技术自主性,而IGBT集成度高的特点又导致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和国内厂商相比,英飞凌、三菱、富士电机等外国大厂占据市场绝对优势。

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厂商起步早,研发积累大,形成了较高的专利壁垒。

IGBT对于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了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设计门槛高、制造技术难、投资大,甚至被称为电动车技术的“珠穆朗玛峰”,成为了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

比亚迪作为国内电动汽车的领军企业,经过十年技术积累,它将TGBT4.0带到了聚光灯下,突破了国际垄断,告别了IGBT“卡脖子”时代。

制造IGBT难度极大,在大规模应用的1200V车规级IGBT芯片的晶圆厚度上,比亚迪将晶圆厚度减薄到120um(约两根头发丝直径)

IGBT4.0三大优点

比亚迪此次推出的IGBT4.0,在芯片损耗、模块温度循环能力、电流输出能力等性能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据介绍,有以下三方面优点 :

1. 电流输出能力较当前市场主流的IGBT高15%,支持整车具有更强的加速能力和更大的功率输出能力。

2. 同等工况下,综合损耗较当前市场主流的IGBT降低了约20%。这意味着电流通过IGBT器件时,受到的损耗降低,使得整车电耗显著降低。

3. 温度循环寿命可以做到当前市场主流IGBT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比亚迪电动车在应对各种极端气候、路况时,能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比亚迪IGBT4.0晶圆

据了解,到今年年底,IGBT4.0月产量5万片,预计2020年月产量将达到10万片。另外,车用IGBT模块目前月产量达5万,比亚迪将投资超1亿元进行扩产,预计2019年6月每月产量可达到10万。

国内碳化硅技术有望实现反超

发布会上,比亚迪又将目光投向更远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海外电动汽车市场上,特斯拉正为旗下部分车型采碳化硅功率电子件,碳化硅运用到电动汽车当中已是大势所趋 。

比亚迪宣布,成功研发了芯片损耗更低、电流输出能力更强的SiC MOSFET。目前已大规模用于车载电源,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将实现SiC基车用功率半导体对硅基IGBT的全面替代。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

对于电动车来说,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具有其高转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温稳定性、低功率损耗等优点。它帮助汽车实现轻同时能提升电动车10%以上的续航里程。

目前我国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水平与国外差距相差不大,有望在未来实现技术“反超”。据前瞻网介绍,我国碳化硅技术水平从专利技术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月底,我国碳化硅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36008件。国内在SiC的研究进展非常活跃。

国内在车用SiC领域的研究情况初见成效,初步建立了SiC“单晶-外延-器件”产业链条。

在SiC芯片方面,泰科天润实现量产600-1700 V SiC SBD;中科院微电子研制了1200 V/1700 V SiC MOSFET器件,与中车集团共同研制1200V/100A SIC SBD。

在SiC功率模块设计方面,中科院电工所正在开展包含大数量芯片模块设计;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各自开展SiC功率模块的高温封装材料研究。

在SiC高功率密度控制器方面,中科院电工所采用SiC混合模块和直接冷却技术提升控制器功率密度至10.3 kW/L。

在车载应用方面,深圳欣锐特推出高效混合动力车/电动采用Cree公司1200V C2M系列SiC MOSFET,效率达到96%。

 

本文出自大比特资讯(www.big-bit.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Big-Bit 商务网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x
凌鸥学园天地 广告